内容简介 · · · · · ·
我在教书之余,陆续用了两年时间写出此书,总算告一段落了。编排目录后,才发现与预期的样子有别,然而生出来的孩子也只能如此。这本书,是对自己年轻时期的记忆的一次回溯,自然也有内心的寄托在。但要说有什么意义,却有些茫然,自己也理不清的。我只是想通过汪曾祺,来写一群人,沈 从文、闻一多、朱自清、浦江清、朱德熙、李健吾、黄裳、黄永玉、赵树理、老舍、邵燕祥、林斤澜、贾平凹、张爱玲等,在革命的时代,他们有着挫折的体验,不都那么冲动,还有士大夫的遗传在。这些文人数目不多,在五十年代已经溃不成军,但其余绪却奇迹地保留下来。我们的文化没有被无情的动荡完全摧毁,大概和他们的存在大有关系。
现代以来的革命,自然有必然的逻辑,是社会矛盾与历史合力的结果。看秦汉以来的历史,我们似乎摆脱不了这样的巨变,那也是潮流所致。但回望那个血色的年代,我个人的经历快乐殊少,而是蒙受着难以承受...
我在教书之余,陆续用了两年时间写出此书,总算告一段落了。编排目录后,才发现与预期的样子有别,然而生出来的孩子也只能如此。这本书,是对自己年轻时期的记忆的一次回溯,自然也有内心的寄托在。但要说有什么意义,却有些茫然,自己也理不清的。我只是想通过汪曾祺,来写一群人,沈 从文、闻一多、朱自清、浦江清、朱德熙、李健吾、黄裳、黄永玉、赵树理、老舍、邵燕祥、林斤澜、贾平凹、张爱玲等,在革命的时代,他们有着挫折的体验,不都那么冲动,还有士大夫的遗传在。这些文人数目不多,在五十年代已经溃不成军,但其余绪却奇迹地保留下来。我们的文化没有被无情的动荡完全摧毁,大概和他们的存在大有关系。
现代以来的革命,自然有必然的逻辑,是社会矛盾与历史合力的结果。看秦汉以来的历史,我们似乎摆脱不了这样的巨变,那也是潮流所致。但回望那个血色的年代,我个人的经历快乐殊少,而是蒙受着难以承受的痛苦。所以现在有谁歌颂“大跃进”与“文革”,内心总是不舒服的。那原因是自己做过奴隶。如果那样的革命是对的,我以为还是拒绝为好。它和李大钊、鲁迅那代人理解的革命殊远,也是对先贤的背叛。无奈,我们就曾在这样的背叛先贤的时代走过来的。
我感到幸运的是,在革命起伏不定的青年时代,结识了几个老人。他们在没有暖意的地方,给世间留下了温情。我见过许多“革命者”的面孔,一个个都很无趣,相反却在这些入世的隐者那里,见到了美丽的性灵。这些都神异地闪现在灰色的天幕上,给无聊的寒夜些许明快之色,才使我知道思想还可以这样开始,诗意的表达原来能够那样进行。那是怎样的有趣,我的冻僵的心似乎蠕活了。也恰是那样的遇合,有了我人生的变化。知道了应做什么,不做什么。虽然已晚,而望道无先后,其乐是一样的。
不错,士大夫有士大夫的问题,汪曾祺那代人,比起鲁迅那代知识分子有退化的一面。比如中庸,比如不可避免的奴性等等。在那样严酷的时代,我们也不必苛求前人。在我看来,几千年来的中国,有一个士的传统,这个传统被各类革命基本荡涤后,优劣具损,连闪光的一面也难见了。倘能还有六朝的清峻,唐人的放达与宋明时期的幽婉,也是好的吧?我幼时受到的教育是历史的虚无主义居多,那是一种偏执。现在已经没有前人那样俊美的神采了,因为已经读不懂古人,对历史也知之甚少。
写这本书,是一次补课。许多陌生的资料给我诸多的提示。历史离我们并不远,而有许多存在要理解起来却很难了。我们已经失去了老北大的氛围,失去了西南联大的语境,失去了与古人对话的通道。这些也许只有靠年轻人的重新启动才能解决。那么我的劳作,不过是多种尝试的一种,也算一种微弱的过渡,后继的人,会做得更好的。
现在学界的争论很多,派别林立,是不可免的生态。在我看来,无论左与右,失去了暖意的叙述,缺乏智性的文本,青年人是不会亲近的。鲁迅、沈从文、张爱玲、张中行、汪曾祺的文章还被不断的阅读,大概是还含着不灭的智慧,与人性的温度。就审美而言,他们把传统的与域外现代的艺术结合得较好,或者说是融会贯通的。当代的作家,有此功夫的不多,汪曾祺等人也因此显得弥足珍贵。我沉入此中,不过是寻梦,以填补自己多年无聊的心境而已。
书在,已无需多言了。只是还想听听读者的意见,哪怕是相反的声音,也是好的。出版作品,不都是荣耀,更多的是漏出自己的原态,温吞与偏狭,固执和短视,都含在字里行间,巧饰是骗不了人的。如果因此而受到批评,知道自己的盲点,摆脱晦气,自然也是重新自省的机会。那么,我会更加的感激。
孙郁
2011年1月31日
革命时代的士大夫的创作者 · · · · · ·
-
孙郁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孙郁,本名孙毅,1957年生,做过知青、文化馆员、记者,2002年到鲁迅博物馆主持工作并担任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2009年起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80年代起走上文学批评之路,已出版《鲁迅忧思录》《走不出的门》《文人的左与右》《张中行别传》《鲁迅藏画录》《混血的时代》等近二十部著作,洞察深邃,文字醇雅,是当代中国杰出的学者、批评家。
目录 · · · · · ·
2、在昆明
3、爱的文学
4、教授诗人
5、拍曲
6、浦江清
7、朱德熙
8、文道
9、李健吾
10、黄裳
11、午门上
12、大众之音
13、老舍先生
14、安之若命
15、样板戏
16、革命话语
17、乡土气
18、废 名
19、人间世
20、梨园内
21、文人画
22、贾平凹
23、林斤澜
24、各自的路
25、杂 学
26、美国之行
27、聊斋新义
28、狂放之舞
29、食与色
30、墨痕内
31、张爱玲的眼光
后记
· · · · · · (收起)
喜欢读"革命时代的士大夫"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革命时代的士大夫"的人也喜欢 · · · · · ·
革命时代的士大夫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这本书的名字起得恰当吗??? | 来自中原一点红 | 2016-07-16 17:54:1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海燕出版社 (2019)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4(上) (ICE CHAN)
- 2014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TOP100 (451½°F™)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2014年购书目录(一) (思郁)
- 坐拥书城7 (严杰夫)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9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革命时代的士大夫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木南 2015-09-01 17:01:13
读一半,被QZ抢走了。2015.9.1。 终于读完,读得痛快。2016.11.11 补一句,编辑不合格。
11 有用 邝海炎 2015-03-30 23:56:14
孙郁这家伙喜欢写名人,有点像历史学界的汪荣祖。孙的才气也弱,但很用功很下米,这点倒像路遥[偷笑]他以前写过鲁迅周作人胡适张中行,写张中行的最好,估计是性情相近的原因。而写汪曾祺这本最水,翻遍全书,唯一算是“有那么点见识”的话也就是——“周作人一生喜谈鬼神、岁时、野趣,学问大而广,惜乎不谙小说笔法,人物与图景感弱,是学问家言。”“不过张爱玲对周作人也有不满的地方,比如谈吃食,总是一个路子,缺少变化,... 孙郁这家伙喜欢写名人,有点像历史学界的汪荣祖。孙的才气也弱,但很用功很下米,这点倒像路遥[偷笑]他以前写过鲁迅周作人胡适张中行,写张中行的最好,估计是性情相近的原因。而写汪曾祺这本最水,翻遍全书,唯一算是“有那么点见识”的话也就是——“周作人一生喜谈鬼神、岁时、野趣,学问大而广,惜乎不谙小说笔法,人物与图景感弱,是学问家言。”“不过张爱玲对周作人也有不满的地方,比如谈吃食,总是一个路子,缺少变化,那是因为不懂小说家的笔法,想象力匮乏。周作人太讲学理,张爱玲汪曾祺欣赏学识与诗意,且以一种虚构的方式连缀他们,灵动的意味就浓了。”所以,一个伟大的作家没有小说是说不过去的,尤其是长篇。钱钟书那么自负,还不是要靠小说增强自信?在现代作家里,论写作的丰富性和艺术标高,鲁迅确实是第一名。 (展开)
4 有用 金剛怒目 2015-01-13 13:54:46
何其好���題目,可惜作者對「革命時代」和「士大夫」的理解,都有點隔,對明清、民國和所謂「文人」,又多過於美好的想像。孫院長還是集中寫寫他交往過的人物吧。。。
1 有用 侯磊 2014-07-01 01:01:15
“儒家的不偏不倚、君子忧道不忧贫、敬鬼神而远之等理念,在他的骨髓深处存着,使其在最革命的年代,依然未能忘情其间。
1 有用 雪晴 2019-06-19 14:09:10
这么好的论文题目为什么要写成随笔?真应该对“革命时代”、“士大夫”好好剖析。
0 有用 littletom 2024-06-11 12:42:23 湖北
讲“革命”的部分有新见,提示了诸多线索;讲“士大夫”的部分稍显粗糙(也可能是我自己不感兴趣)。
0 有用 时光追回 2023-03-07 20:48:47 江苏
我孤陋寡闻,但是感觉这本书的价值被严重低估
0 有用 小二 2022-10-31 17:24:58 陕西
22.86。“以一个人写一群人。”“现在缺乏智性的文本”。“由现代派入士大夫”,由“梨园进入反士大夫”。
0 有用 青岚 2022-05-11 16:21:27
舒卷自如。有些地方大有深意,不过都没有展开来谈,蜻蜓点水般过去了。 @2019-08-16 22:28:44
0 有用 我不是。 2021-11-28 19:12:06
熟悉的孙老师的随笔风格。适合借这本书延展材料,顺着孙老师的思路和点到的问题往下做,应该会有不小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