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E3 | 看起来最荒谬的一集
来自: Xieirse
初看完S2E3,可以说是自HOTD开播以来观感最差的一集。大量时间都是塑造角色,只有戴蒙降临赫伦堡和最后雷妮拉私会阿莉森算重要的剧情推进。然而恰恰是最后雷妮拉私会阿莉森的情节,看起来最荒谬。
太不《冰与火之歌》
很多人可能认为雷妮拉混入绿党严防死守的君临是笑话,但雷妮拉能混入君临可能是整段雷妮拉私会阿莉森的戏中最可信的部分。相比较经常在市井混迹,能被很多市民认出的伊耿二世,雷妮拉在君临几乎没下过街面(参看S1E4戴蒙带她参观君临的兴奋劲),且长时间生活在龙石岛,被普通市民和基层的绿党士兵认出来的可能性确实不高。君临按照设定是人口有五十万的大城市,以维斯特洛中世纪封建制的组织和管理能力,雷妮拉在一个铁卫守护和白蛆的情报支持下混进城和阿莉森单独会面在绿党目前草台班子掌权的情况下不是不可能。反正她也没有硬闯红堡。
这一段情节真正让人感到疑惑的地方在于,雷妮拉去君临私会阿莉森这个决定。
我可以理解编剧室要借助《血与火》伪史书的形式在“父权制下历史叙事压制女性”这个主题上做文章,呈现雷妮拉和雷妮斯等女性角色的审慎。然而,改编虽然不可能也不必处处还原原著,但必须和原著文本构成打开阐释、感受空间的互文性。HOTD第二季第三集雷妮拉私会阿莉森这一段改编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
第二第三两集对雷妮拉的塑造试图呈现雷妮拉据理力争在庙算层面和平解决战争的企图(E2怒斥戴蒙、E3不断延宕发兵决策并决定进君临)。在S2E3最后,她在尝试失败后才不得不面对战争。然而,相似的角色发展路线不已经在S1E10中被呈现出来了吗?S1E10雷妮拉基于父亲交代给她的责任(冰与火之歌,维护七王国团结),谨小慎微力排众议没有直接否定奥托提的条件。之前的剧评我就指出,雷妮拉没当面拒绝奥托,其实在S1E10的时间节点可以理解:维斯特洛的封建制导致奥托等绿党虽然控制君临但没有控制七大王国。雷妮拉确实可以通过庙算拉盟友、搞封锁让黑绿实力绝对不平衡逼绿党就范,只不过她的努力最终因客观条件(小路意外死亡事件)无以为继,因此构成悲剧。
S2前三集对雷妮拉的呈现把S1E10以看上去非常糟糕的方式又演了一遍。
相比S1E10最后一个镜头与S2E1中的类你来,S2E2和E3中雷妮拉更主动,更不为情绪所动。S1E10和S2E1她不得不承受丧子创伤,反应更直接也更情绪化。而在S2的E2和E3中,她面对丧子之痛、自己遭遇刺杀企图还用尽全力试图避免战争。但是,这样的塑造也是最成问题的地方。雷妮斯极力劝阻雷妮拉可以理解,因为她和海蛇虽然和黑党绑定,但其实不是直接当事人,可以从中立视角来考虑所有问题,她当然可以提出建议,反正不是她最终做决定。但雷妮拉和雷妮斯不一样,她自始至终置身其中。在小路死后她反对戴蒙报复无辜的小杰赫里斯勉强还说得过去,但在小路身死、自己也经历绿党发动的刺杀后还站在一种试图调和黑绿斗争的立场并决定冒险亲赴君临和阿莉森私下会面实在显得太不可信。观众甚至可以注意到连小杰、Rhaena和Baela都对她感到不耐了。
编剧室明显想呈现女性极力避免战争但在维斯特洛中世纪父权制和男性好战欲望的裹挟下不得不卷入战争并最终在历史叙事中背锅。但问题在于,S1E10的呈现已经达成这一效果,为何在S2E2和E3里又演一遍? S1E8阿莉森误解韦赛里斯遗言与S1E10小路意外死亡这两处情节在第一季播出后曾受到质疑。批评观点指出这是把血龙狂舞的起因建基于巧合与偶然之上。但我觉得第一季这两个情节反而算比较成功的改编,不但渲染出古典悲剧的色彩,而且也呈现出历史进程中偶然性(事件)如何引爆结构性的矛盾,历史的进程如何在偶然事件构成的网络中展现出必然性或者说宿命性(尽管这种必然性是回溯性视角中被发现的),个体角色在其中的挣扎透露出无力感。
甚至可以说S2E3对雷妮拉的呈现反而破坏了第一季末尾呈现的历史感与无力感。
S2E3中的雷妮拉,力排众议,在连Rhaena和Baela都已经开始质疑她决定的情况下还极力避免做决定投入战争,去君临和阿莉森见面。在误会被澄清但明白局势已经让战争无法避免后,雷妮拉主动接受战争而不是像第一季最后一个镜头一样不得不面对战争。然而这种对雷妮拉“主体性”的凸显恰恰把S1末尾角色的无力感消解了。
S1E10雷妮拉在得知绿党篡位后不立即开战以呈现一种女性的悲悯和审慎尚且合理。但S2E3中,经历小路死亡、遭遇刺杀后,编剧室还要让雷妮拉避免战争就显得很荒谬。她仿佛是一个随时可以从自己情感、欲望、视角、工具理性和客观条件限制中抽身出来反思自身的现代理性主体。然而即便是在现代社会,这种观念化的主体也从来没有真正存在过。没有阅读过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和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仅仅依靠常识也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实:女性个体和其他所有身份的个体一样是在,并不独立于历史、经济、制度、文化、风俗、经验、情感、身体、自然环境等外在于思想观念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实践。女性的主体性是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成为可能而不是凭空生成。雷妮拉自然不例外。
马丁《冰与火之歌》作为一部魔幻小说最具突破性的地方恰恰在于他的写作是历史唯物主义式的。角色的言行以其所处的家族、制度、社会、习俗、文化、经济关系、性别为可能性条件,换言之,角色是其“所处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例子,龙家甚至整个瓦雷利亚群体中两性更平等是因为龙消弭了男女个体勇武差异在战争中的意义。与此同时马丁的写作又没有陷入庸俗的机械唯物论,有丰富的细节支撑角色,人物行为在呈现出某种受社会、文化根源决定的趋势的同时表现出足够可信的个性。
S2E3里雷妮拉在小路身死、自己遭遇刺杀、河间地局势因布雷肯和布莱伍德家族世仇被意外点燃、Baela已经查明绿党派出军队奔向赫伦堡的时候还决定到君临和阿莉森私会,无论从情感还是理性的角度看,都显得太悬浮、太荒谬。雷妮拉何以能不顾自己的情感、不顾理性偏执地维护七王国和平,难道她是一个穿越到维斯特洛的当代美国进步女性?在维斯特洛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她怎么可能获得这类观念,并且坚信不疑,且仍未自己能说服阿莉森?
S2E3中阿莉森见到雷妮拉正要叫出声,雷妮拉对她说:“我必须与你对话I must speak with you.”这里雷妮拉其实有一个预设,仿佛通过对话,双方能获得相互理解,而双方获得相互理解,战争就能避免。
她当然错了。
其实还是我在S1E10剧评里就提过的那些问题。
……HOTD编剧室实际上确实在剧本里建构了角色的多面性导演也用视听语言呈现出来了,但观众因为要跟上叙事节奏和时间跳跃也的确可能会不注意角色塑造的细节,觉得角色有脱节感。 另外一个问题是,尽管HOTD的剧本总体上看在表达女性主义主题和对父权制批判的时候有避免观念先行的意识(第一季阿莉森、雷妮拉、雷妮斯的角色塑造,编剧都尽量让其言行符合其所处语境,且角色发展都保留了相当的开放性和多义性)但个别段落的剧本还是带着某种英美编剧特有的保守倾向(这恰恰是Sara Hess这类资深编剧容易犯的一个错):太注重角色动机呈现,写作上不够大胆。
相比之下颇受诟病的Alicole(阿莉科尔CP)都显得越发可信。阿莉森的纠结(一会儿放纵完全从利益和欲望出发,一会儿又充满罪孽感看重道德)但反而更贴近真实的人。阿莉森的性格是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形成的,一方面因为父权制、封建制、宗教信仰,压抑欲望,另一方面恰恰因为外在道德律令的存在她又很享受不断尝试摆脱外在禁令的快感。而科尔虽然是个小人,但他的性格和抉择其实和他的成长环境相关,不管观众喜不喜欢,这个角色至少是可信的。出身低微受大贵族鄙视,所以需要靠能力上位,又因为缺乏根基(出身低微缺乏物质根基,S1E4-E5违背誓言后缺乏精神层面的根基)而没有安全感,所以极度渴求事功以至于做事没轻没重没有底线(S1E9误杀财政大臣,S2E2甩锅Arryk)。当然,S2里阿莉森和科尔的塑造明显在补足两个角色在S1中虽然被呈现但很容易被忽视的维度(阿莉森纠结的心理机制和科尔小人形象的环境根基)。
雷妮拉台词数量可视为一种症候。S1E10最后一个镜头雷妮拉一言不发。S2E1雷妮拉只有一句台词“我要伊蒙德.坦格利安!”S2E2和E3,雷妮拉台词越来越多,但反而不如S1E10和S2E1中可信。
更多“冰与火之歌”
不过,台词量这也是一个提示。S2E3最后一个镜头中雷妮拉的沉默值得注意。可以看到,雷妮拉的神情从劝和不成(无法完成对父亲的诺言)的茫然转变为某种确信的神情。她因何获得这种确信?当然是和阿莉森对话时提到“冰与火之歌”后阿莉森的反应。对方的反应让她意识到,韦赛里斯临死都在传递“冰与火之歌”的责任,而如果战争不可避免,她作为韦一唯一指定继承人就该通过在战争中胜利承担起这个责任。
唯一可以使S2E3雷妮拉去君临私会阿莉森可信的正是她对韦赛里斯一世所传“冰与火之歌”责任的信念。 “冰与火之歌”实际上是韦一传递甚至强加给她的上帝视角教条。对这一教条的信仰可能让她超越情感和理性不顾一切追求和平,同时也可以让她看上去从历史中抽身的现代主体式行动在冰火世界的历史环境中有支撑和真实的肉身。
S2E3与阿莉森的话无疑又更坚定了她的这种信念。这种不顾一切地虔信(同时抛开情感和理性)反而比那种启蒙式女性主义主体更具身,因而也更贴合实在的经验(在宗教实践和非宗教实践中都可以观察到因信念超越理性和情感的例子)。而S1中雷妮拉和韦赛里斯的几次私会确实有一条潜在的叙事:雷妮拉逐渐接受父亲交代给她的责任,或者说承担一种不同于戴蒙的瓦雷利亚性。S1E1末尾韦赛里斯告诉她“冰与火之歌”。E4和E5她在和科尔、戴蒙的交往中感受到不顾责任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E6和E7让她在权力斗争中体验“冰与火之歌”的重担,E8和E10让她确信父亲只把“冰与火之歌”传给她。S1E10里她和戴蒙的冲突庶几可以看成对坦格利安瓦雷利亚性不同理解的差异。
问题在于S1虽然构造了雷妮拉逐渐形成“冰与火之歌”信念的潜在叙事线,但雷妮拉S2E2和E3里她一系列行动与她对“冰与火之歌”的信念以及她身上瓦雷利亚性(文化的、血统的)的关系不明显,直到E3结尾才在演员细微的表演中得到暗示。
如果剧集之后对雷妮拉的塑造往雷妮拉对“冰与火之歌”和自身瓦雷利亚文化-血统的探索特别是她对“冰与火之歌”责任的执念这个方向上发展,倒未尝没有挺有潜力。
这里我提一个参照,《迷失》里的洛克。
据我观察,很多国内的《迷失》观众很不喜欢洛克,因为对国内观众而言这个角色太神棍,完全陷入对小岛的盲信之中,对小岛的虔敬近乎宗教迷信,但在我看来这恰恰是这个角色塑造上最成功和真实的维度。洛克在《迷失》中构成男主杰克那种典型理性主体的反题(整个《迷失》都可以看成某种理性与非理性的互搏过程,很多人把众人逃离小岛的过程看成主线,但角色的精神历险其实才是《迷失》主线)。在我看来,S2E3之后的雷妮拉似乎可以往这个方向塑造。一方面,这可以让雷妮拉在S2E2和E3里对和平的执念获得在冰与火世界历史语境中的可信度(如前所分析的那样),让编剧室对历史叙事与历史关系的探索在冰与火的世界里构成可信的互文而不是使得现代进步观念被硬套到中世纪社会的角色身上。另一方面,如果把雷妮拉对“冰与火之歌”的执念呈现好,也可以解释雷妮拉在“血龙狂舞”后期一些偏执的操作。S2E2中似乎可以看到一些暗示:雷妮拉会在龙石岛的书架上翻找旧文献。
HOTD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太想让当代美国观众与角色共情了,问题在于,观众不必理解和认同角色。
权游里的瑟曦和《继承之战》里的Shiv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恐怕很少会有观众喜欢、认同这两个角色,但恐怕很少会有观众认为这两个角色塑造失败。
总结
【提醒一句,这部分总结包含一些关于原著后续剧情的轻微剧透】
首先,前三集女性角色以雷尼拉为代表的塑造看上去是不成功。原因很简单,就是现在前三集明显是把雷尼拉往瘫痪状态塑造,而且还有意朝迎合了现代进步观念的方向塑造,仿佛女性都在避战而男性都在促战。与此同时女性角色似乎都执着于妇人之仁以至于没有一个像真正有统治和掌舵维斯特洛的能力能力。因为这些女性仿佛都只有一些好的、zzzq的理念但没有真正在维斯特洛或者说冰火中世界里心动的能力,仿佛都是启蒙之后的现代人而非中世纪角色。
但是,上述看法基于一个预设,即编剧室想这样塑造女性,并且觉得这就是角色塑造的正路。直到E3最后一个镜头前我都觉得这个预设成立。可恰恰E3最后一个镜头让我感觉(结合其他一些前面铺陈的细节),S2前三集对主要女性角色的塑造极有可能是编剧室虚晃一枪误导观众。从下一集开始,雷妮拉偏执于“冰与火之歌”信念的维度可能被强调甚至关联到她后期占领君临后的一些举措。如果是这样,那雷妮拉前三集在情感和理性层面都站不住脚的对和平的坚持,就不是现代观念套到中世纪角色身上反而是雷妮拉身上文化和血统层面瓦雷利亚性在起作用。这样的话雷妮拉现在这些荒谬的行动恰恰是具有历史真实性的,她极力维护她父亲韦赛里斯交给她的和平责任可以被视为她对“冰与火之歌”宗教般信仰的产物。这个信仰产生的过程见第一季第1(听说预言)、3(见到白鹿)、4、5(看到自身放纵的严重后果)、8(在韦赛里斯窗前再次确认冰与火之歌责任)、10(被戴蒙掐脖子那一段),直到她在S2E3结尾发现和平无法维持,彻底转变态度。基于S2E3最后一个镜头,几乎可以肯定她的下一步行动可能就完全是雷霆手段(甚至在占领君临后也如此,因为在“血龙狂舞”开打的时候正好是冬季来临,她极有可能自命为“冰与火之歌”预言里的那个人)。注意兰娜尔两个女儿,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她们的个性S2E3开始被强调(未必都是好的特质,比如Baela第一季就暗示而在这一集里明显展现出好战冲动的一面,她降低高度追击科尔其实没有遵守雷妮拉的命令)。因此我发现这样一个潜在的趋势,即编剧室可能并不像前三集呈现出来的那样,想把女性角色个个塑造成美式zzzq的形象。目前呈现出的这种趋势极可能只是虚晃一枪,而之后将开始呈现女性角色在维斯特洛封建社会具体的历史、社会环境里或好或坏的多元性(这显然好于那种为了彰显进步观念把女性全部塑造成正面角色的思路)。
这种虚晃一枪的写法有非常成功的先例,即HBO剧版《守望者》,也是在前四集里虚晃一枪,给人感觉要大搞zzzq(当时豆瓣、IMDb全在骂)但从后半段开始发力呈现完全不同的视角并大获成功。雷妮拉身上偏执甚至有些疯的那股劲可能会成为之后塑造的一个方向。
我原来也分析过剧版《守望者》,这里不重复。HOTD这么写能不能成功还有待观察,因为《守望者》能成功是因为那部剧主持编剧室的showrunner是Damon Lindelof(也是《迷失》编剧,他在《迷失》结局被骂之后已经通过《守望尘世》和《守望者》翻身,毫无疑问是《黑道家族》的David Chase和《火线》David Simon后美国最好的电视编剧之一)。这种虚晃一枪的写法难度非常大,因为后期要把前期剧本引导观众得出的“偏见”翻转过来,做到真实可信切让角色的丰富性、复杂性得到呈现非常考验编剧功力。有这个意识并不一定代表能执行出来,而HOTD的Showrunner有没有能力执行出相似的效果有待观察。
PS
E3其他值得一提的细节有这么几处。
一是伊蒙德的塑造(其实也是在进一步强化S1的塑造),他的强硬人设和脆弱内心互为表里。这可能也会影响到他之后去河间地的行为。
第二是戴蒙抵达赫伦堡,开始和亚丽河文有互动,而且一贯不信预言的戴蒙开始遭遇赫伦堡神秘力量对他心智的侵袭。
加尔温.海塔尔(S1E1里被戴蒙耍赖挑翻的那位)正式登场,可能也会给绿党内部的互动带来一些变化,不过信息有限,暂不分析。不过这个角色至少衬出了科尔性格和能力得以成型的外部条件:阶层(贵族-寒门矛盾)、地域(河湾地-多恩敌对)。
另外,放一个不负责任的猜测。Showrunner曾透露“蘑菇”一角在HOTD第一季中已经出现,但剧集里并没有雷妮拉的弄臣出现。我推测剧中的“蘑菇”就是雷妮拉的侍女(上集和她一起遭遇刺杀那个)。这个角色S1里就已经出现,对得上“蘑菇”出现的场合,很可能是剧集最后处理整个“血龙狂舞”历史叙事成型过程的关键。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S2E4|问个题外话,如果是现代武器装备能否战胜龙族? (Saintman)
- 科尔其实就是守序白骑破誓恶堕 (Hiro)
- 产出|戴蒙王子的书信 (怎会如此)
- 剧情分析|S1E8|韦一的遗言以及阿莉森到底听懂了啥?E09观前... (glj)
- S1E4|雷妮拉的演员长得真的好幼 (Magno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