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 以铁路为方法、为契机、为理解中国现代性的钥匙 🚆
📕 编辑推荐
⭕“大沨”书系005
⭕哈佛大学教授李欧梵作序推荐
⭕以铁路为方法、为契机、为理解中国现代性的钥匙
本书不是讲述中国人的世界出现了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一个连贯的故事;铁路成为现代中国人与世界的 中介,冲击了我们的视觉感受,改变了我们体验时空的方式,更新了我们的语言认知,重塑了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它不仅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实际作用,也在历史文化领域渗透着强力影响。
⭕融合历史分析、哲学思辨、文学文本的跨学科研究佳作
如果理论不能用来思考问题而只能生产喧嚣,那么我们还不如到具体的文本中,寻找承载历史隐喻、文学意义的铁路。作者将历史的宏大视野与哲学的深度思辨结合起来,在具体文本资料和情境中,探讨铁路在晚清民国如何与现代的想象、经验勾连在一起,呈现出铁路之于现代性的派生过程。
📕 推荐...
🚆 以铁路为方法、为契机、为理解中国现代性的钥匙 🚆
📕 编辑推荐
⭕“大沨”书系005
⭕哈佛大学教授李欧梵作序推荐
⭕以铁路为方法、为契机、为理解中国现代性的钥匙
本书不是讲述中国人的世界出现了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一个连贯的故事;铁路成为现代中国人与世界的 中介,冲击了我们的视觉感受,改变了我们体验时空的方式,更新了我们的语言认知,重塑了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它不仅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实际作用,也在历史文化领域渗透着强力影响。
⭕融合历史分析、哲学思辨、文学文本的跨学科研究佳作
如果理论不能用来思考问题而只能生产喧嚣,那么我们还不如到具体的文本中,寻找承载历史隐喻、文学意义的铁路。作者将历史的宏大视野与哲学的深度思辨结合起来,在具体文本资料和情境中,探讨铁路在晚清民国如何与现代的想象、经验勾连在一起,呈现出铁路之于现代性的派生过程。
📕 推荐语
文化研究( Cultural Studies)是西方(特别是英美)学院中较为新颖的学科,或可称为“跨学科”,因为它横跨文学、视觉研究( Visual Studies)、性别研究、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然而就我看来,文化研究存在两大弊病,一是缺乏历史的视野(因为只关心、追逐当前的热门问题和流行学说),二是达不到哲学思辨应有的深度。李思逸现在终于弥补了这个缺陷,而且犹有过之——写出了一本独特的跨学科著作。
——李欧梵(哈佛大学荣退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晚清至民国的时间顺序,围绕铁路与火车所引起的时空体验和文化想象的主题,通过大量的史料钩沉和文本分析来解读现代性之于铁路的派生方式:时空概念的演变、意识形态的争论、(乘坐在开行的)火车中的身体感受,以及文学文本再现的人物主观经验等。
作者以铁路为方法、为契机、为理解中国现代性的钥匙,分析1840年至1937年铁路进入中国之后引发的冲击与适应,探讨铁路在晚清民国的具体历史情境中是如何与现代的想象与经验勾连在一起的。
铁路现代性的创作者 · · · · · ·
-
李思逸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李思逸,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哲学博士,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曾任教于香港不同高校,发表研究论文数篇,著有《铁路现代性:晚清至民国的时空体验与文化想象》《文学与电影十讲》。
目录 · · · · · ·
🚆 导论 以铁路为方法,言说现代性
铁路研究的路径之一:作为现代性的象征
铁路研究的路径之二:作为决定现代性的技术
现代性的言说方式之一:经验的追踪与描述
现代性的言说方式之二:理论思辨的建构
· · · · · · (更多)
🚆 导论 以铁路为方法,言说现代性
铁路研究的路径之一:作为现代性的象征
铁路研究的路径之二:作为决定现代性的技术
现代性的言说方式之一:经验的追踪与描述
现代性的言说方式之二:理论思辨的建构
物的启示与可能
铁路之于中国现代性的六个面向
🚆 第一章 沿着语言概念的轨迹:铁路的命名故事
物的名字
“铁路”的由来
从“火车/火轮车”到“‘火’车”
作为认知装置的铁路火车
概念的象征化:《“火”车》
🚆 第二章 从视觉图像出发:《点石斋画报》中的铁路与火车
“马拉火车”的“传统”陷阱
《点石斋画报》研究与“现代性”争议
认知范式的潜移:吴友如笔下的火车与巨龙
新经验的默化
🚆 第三章 回归物的历史:从吴淞铁路到洋务运动
事件、话语,和物的历史
事件:吴淞铁路
话语:洋务运动中的铁路论战
🚆 第四章 民族国家的想象与测绘:孙中山的“铁路梦”
中国的铁路,铁路的“中国”
孙中山早期的铁路规划
孙中山后期的全国铁路系统
🚆 第五章 风景之于主体:民国时期的铁路旅行与文学书写
铁路旅行的研究策略
异邦的火车旅行:瞿秋白与徐志摩的苏俄之旅
尾声:风景淡出,他/她者进入
🚆 第六章 邂逅他/她者:车厢中的界限与陌生人问题
反思车厢的可能性
施蛰存笔下的铁路与欲望试炼
《平沪通车》中的信任危机与欺诈游戏
🚆 结语 无尽的铁路
🚆 注 释
🚆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喜欢读"铁路现代性"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铁路现代性"的人也喜欢 · · · · · ·
铁路现代性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晚清至民国的时空体验与文化想象
>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emoji请滚出图书简介 | 来自purrr | 2024-01-31 16:00:16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化研究系列 新书 (赵舒默)
- 万物皆媒介 (romeobleu)
- 「后浪2024书目」 (后浪)
- 2023年人文社科新书 (蒹木)
- 2024年购书目录 (思郁)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铁路现代性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Heaven 2024-03-03 14:54:13 北京
作为实体的铁路很少出现在作者的笔下,作者更多把铁路当作一个切口、一种话题般的存在以便其借由铁路讨论中国近代认识论、民族主义、公共空间、风景的变迁与意义。阅读过后虽然不能在史学层面上丰富对铁路的认知,但通过作者绵密的推演还是能获得不少“如何思考铁路”的新知。
0 有用 雨霖铃 2024-07-27 16:24:32 河北
点石斋画报一篇写得很好。两种巨兽并存的具有连续性的世界图景,有意义的是我们突破了被视作理所当然的原有论述框架,发现了那些长期被忽略的细节与事物,进而真正见识到经验与认知模式是如何在视觉层面上具体转化的。孙中山对三大干线的设计是在为统一中国的形象提供合法性。
0 有用 Z 2024-08-25 01:12:49 广西
谈的其实是人与物的关系。喜欢谈“卧游”的那一段,观者立足于原地的精神神游,追求的是“山水、个人、天地和谐唯一的整体格局”(99),真实立足于景色中的在地游是“视觉上的观看者与移动中的旅行者合二为一”(100),好有意思的区分啊。
6 有用 索芝麻麻麻 2024-01-16 09:16:59 北京
很好的博士论文,就是这个注释啊.......非得都放文末排了五百多个吗?
9 有用 耐克内衣 2024-01-27 15:22:54 湖北
远超期待,博士论文的范本。如果这算文化研究的话,那确实比99%的文化研究作品都要好。
0 有用 Tomatooo 2024-11-04 19:28:47 上海
诗人的敏感在于其很早就意识到:不论铁路、火车如何改天换地、缩小世界、撼动贫富贵贱,真正能保证其力量得以施展、影响得以实现的不是技术、不是制度、不是资本、不是权力,而是人终有一死的事实。这比有时会逆向而行的时代列车要更为彻底和坚决。
0 有用 teriyaki 2024-10-31 16:53:13 上海
可读性(accessibility)奇差
0 有用 梦中的彩笔 2024-10-23 11:43:39 四川
简体版将“殖民”全部改为“移民”,帝国主义殖民成帝国主义移民,笑死
0 有用 BLZY 2024-10-13 21:23:05 上海
更像是诸多读书笔记的杂烩,有精彩和发人深省的,有趣味和开拓眼界的,但也有不明所以和故作高深的。或许是带着博士论文的标准阅读此书,读完后只能感慨隔行如隔山。
0 有用 胡同 2024-09-28 11:03:49 广东
如何体面合理且优雅地显示出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