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作者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哲学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被奉为现代西方经济学鼻祖。本书是斯密的伦理学著作,主要阐明了道德情感的本质、道德评价的性质和斯密以“公民的幸福生活”为目标的伦理思想。斯密把他认为是人的本性中所有的同情情感作为阐释道德的基础。他用同情的原理来解释人类正义感和其他一切道德情感的根源,来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并以此为基础表明各种基本美德的特征,论述了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应该怎样控制他的感情和行为,以及怎样建立一个具有确定行为准则的社会。
道德情操论的创作者 · · · · · ·
-
亚当·斯密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亚当·斯密(1723-1790):生于苏格兰,青年时期就读于牛津大学。1751年至1764年在格斯哥大学任哲学教授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为他在学术界赢得了声誉。他发表于1776年的《论国民与国家的财富》使他终于享有荣誉和爱戴。他于1790年去逝。一生未娶,没有子女。
目录 · · · · · ·
告读者
第一卷 论行为的合宜性
第一篇 论合宜感
第一章 论同情
第二章 论相互同情的愉快
第三章 论通过别人的感情同我们自己的感情是否一致,来判断它们是否合宜的方式
· · · · · · (更多)
第一卷 论行为的合宜性
第一篇 论合宜感
第一章 论同情
第二章 论相互同情的愉快
第三章 论通过别人的感情同我们自己的感情是否一致,来判断它们是否合宜的方式
· · · · · · (更多)
告读者
第一卷 论行为的合宜性
第一篇 论合宜感
第一章 论同情
第二章 论相互同情的愉快
第三章 论通过别人的感情同我们自己的感情是否一致,来判断它们是否合宜的方式
第四章 续前章
第五章 论和蔼可亲和令人尊敬的美德
第二篇 论各种不同的适宜的激情程度
第一章 论从肉体产生的各种激情
第二章 论由于想象的某种特殊倾向或习惯而产生的那些激情
第三章 论不友好的激情
第四章 论友好的激情
第五章 论自私的激情
第三篇 论幸运和不幸对人们判断行为合宜性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为什么在一种情况下比在另一种情况下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赞同
第一章 虽然我们对悲伤的同情一般是一种比我们对快乐的同情更为强烈的感情,但是它通常远远不如当事人自然感受到的强烈
第二章 论野心的起源,兼论社会阶层的区别
第三章 论由钦佩富人和大人物,轻视或怠慢穷人和小人物的这种倾向所引起的道德情操的败坏
第二卷 论优点和缺点;或,报答和惩罚的对象
第一篇 论对优点和缺点的感觉
引言
第一章 任何表现为合宜的感激对象的行为,显然应该得到报答;同样,任何表现为合宜的愤恨对象的行为,显然应该受到惩罚
第二章 论合宜的感激对象和合宜的愤恨对象
第三章 不赞同施恩者的行为,就几乎不会同情受益者的感激;相反,对损人者的动机表示赞同,对受难者的愤恨就不会有一点同情
第四章 对前面几章 的扼要重述
第五章 对优点和缺点感觉的分析
第二篇 论正义和仁慈
第一章 两种美德的比较
第二章 论对正义、悔恨的感觉,兼论对优点的意识
第三章 论这种天性构成的作用
第三篇 就行为的优点或缺点,论命运对人类情感所产生的影响
引言
第一章 论这种命运产生影响的原因
第二章 论这种命运产生影响的程度
第三章 论这种情感变化无常的最终原因
第三卷 论我们评判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基础,兼论责任感
第一章 论自我赞同和不赞同的原则
第二章 论对赞扬和值得赞扬的喜爱;兼论对责备和该受责备的畏惧
第三章 论良心的影响和权威
第四章 论自我欺骗的天性,兼论一般准则的起源和效用
第五章 论道德的一般准则的影响和权威,以及它们被公正地看作造物主的法则
第六章 在什么情况下,责任感应该成为我们行为的唯一原则;而且在什么情况下,它应该同其它动机一起发生作用
第四卷 论效用对赞同情感的作用
第一章 论效用的表现赋予一切艺术品的美,兼论这种美所具有的广泛影响
第二章 论效用的表现赋予人的品质和行为的美,以及关于这种美的概念可能在何种程度上被看成一种原始的赞同原则
第五卷 习惯和风气对有关道德赞同和不赞同情感的影响
第一章 论习惯和风气对我们有关美和丑的看法的影响
第二章 论习惯和风气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第六卷 论有关美德的品质
引言
第一篇 论个人的品质,就它对自己幸福的影响而言;或论谨慎
第二篇 论个人的品质,就它可能对别人的幸福发生影响而言
引言
第一章 论天性致使个人成为我们关心和注意的对象所依据的次序
第二章 论天性致使社会团体成为我们慈善对象的次序
第三章 论普施万物的善行
第三篇 论自我控制
第六卷结论
第七卷 论道德哲学的体系
第一篇 论应当在道德情感理论中加以考察的问题
第二篇 论已对美德本质作出的各种说明
引言
第一章 论认为美德存在于合宜性之中的那些体系
第二章 论认为美德存在于谨慎之中的那些体系
第三章 论认为美德存在于仁慈之中的那些体系
第四章 论放荡不羁的体系
第三篇 论已经形成的有关赞同本能的各种体系
引言
第一章 论从自爱推断出赞同本能的那些体系
第二章 论把理性视为赞同本能的根源的那些体系
第三章 论把情感视为赞同本能的根源的那些体系
第四篇 论不同的作者据以论述道德实践准则的方式
译后记
人名译名对照表
· · · · · · (收起)
第一卷 论行为的合宜性
第一篇 论合宜感
第一章 论同情
第二章 论相互同情的愉快
第三章 论通过别人的感情同我们自己的感情是否一致,来判断它们是否合宜的方式
第四章 续前章
第五章 论和蔼可亲和令人尊敬的美德
第二篇 论各种不同的适宜的激情程度
第一章 论从肉体产生的各种激情
第二章 论由于想象的某种特殊倾向或习惯而产生的那些激情
第三章 论不友好的激情
第四章 论友好的激情
第五章 论自私的激情
第三篇 论幸运和不幸对人们判断行为合宜性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为什么在一种情况下比在另一种情况下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赞同
第一章 虽然我们对悲伤的同情一般是一种比我们对快乐的同情更为强烈的感情,但是它通常远远不如当事人自然感受到的强烈
第二章 论野心的起源,兼论社会阶层的区别
第三章 论由钦佩富人和大人物,轻视或怠慢穷人和小人物的这种倾向所引起的道德情操的败坏
第二卷 论优点和缺点;或,报答和惩罚的对象
第一篇 论对优点和缺点的感觉
引言
第一章 任何表现为合宜的感激对象的行为,显然应该得到报答;同样,任何表现为合宜的愤恨对象的行为,显然应该受到惩罚
第二章 论合宜的感激对象和合宜的愤恨对象
第三章 不赞同施恩者的行为,就几乎不会同情受益者的感激;相反,对损人者的动机表示赞同,对受难者的愤恨就不会有一点同情
第四章 对前面几章 的扼要重述
第五章 对优点和缺点感觉的分析
第二篇 论正义和仁慈
第一章 两种美德的比较
第二章 论对正义、悔恨的感觉,兼论对优点的意识
第三章 论这种天性构成的作用
第三篇 就行为的优点或缺点,论命运对人类情感所产生的影响
引言
第一章 论这种命运产生影响的原因
第二章 论这种命运产生影响的程度
第三章 论这种情感变化无常的最终原因
第三卷 论我们评判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基础,兼论责任感
第一章 论自我赞同和不赞同的原则
第二章 论对赞扬和值得赞扬的喜爱;兼论对责备和该受责备的畏惧
第三章 论良心的影响和权威
第四章 论自我欺骗的天性,兼论一般准则的起源和效用
第五章 论道德的一般准则的影响和权威,以及它们被公正地看作造物主的法则
第六章 在什么情况下,责任感应该成为我们行为的唯一原则;而且在什么情况下,它应该同其它动机一起发生作用
第四卷 论效用对赞同情感的作用
第一章 论效用的表现赋予一切艺术品的美,兼论这种美所具有的广泛影响
第二章 论效用的表现赋予人的品质和行为的美,以及关于这种美的概念可能在何种程度上被看成一种原始的赞同原则
第五卷 习惯和风气对有关道德赞同和不赞同情感的影响
第一章 论习惯和风气对我们有关美和丑的看法的影响
第二章 论习惯和风气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第六卷 论有关美德的品质
引言
第一篇 论个人的品质,就它对自己幸福的影响而言;或论谨慎
第二篇 论个人的品质,就它可能对别人的幸福发生影响而言
引言
第一章 论天性致使个人成为我们关心和注意的对象所依据的次序
第二章 论天性致使社会团体成为我们慈善对象的次序
第三章 论普施万物的善行
第三篇 论自我控制
第六卷结论
第七卷 论道德哲学的体系
第一篇 论应当在道德情感理论中加以考察的问题
第二篇 论已对美德本质作出的各种说明
引言
第一章 论认为美德存在于合宜性之中的那些体系
第二章 论认为美德存在于谨慎之中的那些体系
第三章 论认为美德存在于仁慈之中的那些体系
第四章 论放荡不羁的体系
第三篇 论已经形成的有关赞同本能的各种体系
引言
第一章 论从自爱推断出赞同本能的那些体系
第二章 论把理性视为赞同本能的根源的那些体系
第三章 论把情感视为赞同本能的根源的那些体系
第四篇 论不同的作者据以论述道德实践准则的方式
译后记
人名译名对照表
· · · · · · (收起)
喜欢读"道德情操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 思想录 8.7
- 社会契约论 8.9
- 实践理性批判 9.3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9.0
- 爱弥儿 8.7
- 政府论(上篇) 8.1
- 国富论 9.0
- 判断力批判 9.1
- 小逻辑 8.6
-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 9.1
道德情操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9 条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2 )
-
Penguin Classics (2010)8.7分 63人读过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8)8.5分 1491人读过
-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8)8.4分 385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08)8.8分 18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我的书目-哲学部分(译著) (忆未名)
- 1632年至今古典自由主义历史年表:著作 (abcdxjs)
- 以心灵成长为主 (laoshan)
- 管理人必看的300本书籍(1) (tony)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道德情操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Dubos 2010-04-22 18:09:16
每当我怨恨和丧失希望时,这本书都是我最好的心理医生。 http://www.econtalk.org/bookclub.html
10 有用 ae 2009-07-18 12:41:53
硬译的。难免拗口
14 有用 lucky 2018-10-03 22:28:29
后面的章节全都胡乱翻完了事,几乎每一分钟都在怀疑自己,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这本书上。即使作者是亚当斯密,也无法掩盖思想上的老套和僵化,时代与环境的普遍性产物,高度和新意基本没有。最无法忍受的还是把这些简单的观点用不同说法重复几百遍的毛病,有种在看人性的弱点的错觉。再次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尝试用哲学写作,很有可能只是让自己变成比祥林嫂清醒一些的话痨而已。
5 有用 独自等待 2012-10-21 20:27:29
道德的丰满带来内心的平静和力量,我太缺了
4 有用 萌绘 2008-07-09 11:13:27
读《国富论》,一定也要读《道德情操论》,斯密一生的两本巨著。。。斯密和休谟,两位被仰望的伟人。
0 有用 芯田说 2024-11-03 16:31:50 广东
我不认同作者想法。它说人的情绪行为,不管好坏,要根据社会大众接受标准来表达。例如:你失去亲人,你不能太伤心,不然你就是不正常。如果你的伤心,刚好是大众所接受的程度,那你的行为才算合适。如果你能超过大众认知,表现得很冷静,那你就是高尚的人。作者不管什么都用社会大众当做标准。第一,作为一个人,为什么我伤心就不可以大哭。要人压抑情绪,就叫高尚?我哭了,请问伤害到谁?就是他这种想法,才会有那么多人得心理病... 我不认同作者想法。它说人的情绪行为,不管好坏,要根据社会大众接受标准来表达。例如:你失去亲人,你不能太伤心,不然你就是不正常。如果你的伤心,刚好是大众所接受的程度,那你的行为才算合适。如果你能超过大众认知,表现得很冷静,那你就是高尚的人。作者不管什么都用社会大众当做标准。第一,作为一个人,为什么我伤心就不可以大哭。要人压抑情绪,就叫高尚?我哭了,请问伤害到谁?就是他这种想法,才会有那么多人得心理病!第二,用社会大众作为唯一标准,如果那个社会想法本来就是病态了。那不就成了乌合之众的事。例如,以前人们认为:人有贵贱之分,男准女卑的思想。那我坚持这错误的社会想法为标准,社会会进步吗?能有我们现在和平的生活吗?就是每个勇于突破陈旧���败的世俗的人,改变了这个世界。建议看下《逃避自由》,就明白我的意思。 (展开)
0 有用 安非良 2024-10-18 13:25:10 美国
富人愈富,穷人愈穷。尊重是为地位,是为关注。同情是为自我。 追逐直白的地位与金钱并非坏事,但追逐自我的品德才是万物之法。 此非道德高地的蔑视,而是人类惶惶中的低喃。
0 有用 F16888 2024-09-18 23:49:11 浙江
20240909-20240918L
0 有用 绿苡 2024-09-10 13:41:44 法国
研究人性真有趣
0 有用 煜 2024-09-04 19:05:23 安徽
很有意思 情感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