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卻不失嚴謹、值得一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雖然這不是一本嚴謹的專著,但也算得上是一本帶着科研印記的科普小冊子,不過分晦澀、亦不失嚴謹。對於學術研究來說,任何一個概念、名稱都需精確、顯示地定義,纔能夠避免不必要的歧義和模糊空間。如本書,討論的是「中國」的統一和分裂,那麼這個動作的主體「中國」則必須在一開頭明確定義,纔有接下來談論統一和分裂的餘地。在我理解,當代或現代的中國是一個國家的概念,而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北京政權、北京當局、etc.)或是中華民國(ROC、臺北政權、臺北當局、etc.)都是部分有效統治中國這個國家(China)的政權。因爲中國的主體民族是漢族,所以很自然傳統觀念裏代表中國的基本上都是漢族政權,稱爲「正統」。漢族政權歸於一統,則列爲國家統一的階段。而依葛書的觀點,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任何處於中國範圍內民族建立的政權都是中國的一部分,若各政權之間沒有從屬關係,則國家仍舊屬於分裂狀態,最明顯的例子則是兩宋與遼金、西夏的對峙。不同的觀點導出不同的結論,這無可厚非,只需要這個理論本身自洽、能夠合理描述事實,就是個合格的理論,即便它在某種程度上會與人們的第一印象相牴觸。
本書自一六年七月八日購於當當網以來(發現自己網購的書大部分購自當當網),到今天方纔真正讀完,其實主體部分早就讀完了,是三個附錄拖了後退。這本書的版權頁有點意思,其實本書早就由三聯出版,〇七年中華書局再版,一三年版權再轉給商務印書館,真是個曲折的過程,說明這是本老書。但是從版權頁來看「2013 年 8 月第 1 版」,並沒有以往版本的引述,還讓人以爲這是本新書呢。不過「2015 年 12 月第 6 次印刷」,短短兩年就重印六次,可見此書大受歡迎,可惜版權頁卻不再列出印數多少冊,不能窺得更爲準確的受歡迎程度。說到此讓我想起今年得諾獎的 Thorne 的《Gravitation》,七三年由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初版以來再版無數,今年版權轉給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但新書的版權頁卻不敢忘記列出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的貢獻,讓人得以一窺一本書的完整脈絡,這點需要點讚!
作爲國人,或多或少都有點大國沙文主義的感覺,領土面積自然也是越大越好,看着今天的疆域範圍,東北割掉兩塊、西北割掉一塊、北邊外蒙古跑了,每每想起不時捶胸頓足。但是從歷史脈絡看起來,尤其是漢族政權疆域範圍的盈虧,或許就好受多了。當初西域還是佛教文化,但自從唐朝覆滅之後,再次回來卻已是深扎於伊斯蘭的千年之後了。而今不少人心心念念的鴉片戰爭之後丟掉的領土,又需要多少年的輪迴呢?古代不像現在的交通通訊這麼發達,所謂天高皇帝遠,即便是中央集權的郡縣制、行省制等等,對偏遠地方的統治依舊是以夷制夷、相當薄弱的,比如說雲南、西藏哪有像今天這般牢牢地直接統治?即便是在四九年之前的中華民國時期,雖說是一個統一的「朝代」,但其實這個統一是相當薄弱的,最直接的證據就是中央政府沒有能力對大部分省份徵稅,比如說南京國民政府的有效統治區域就是江蘇周圍的一些省份,而共產黨又偏偏在這些省份鬧騰得特別厲害,你說蔣光頭氣不氣?而對於遠處的新疆王、雲南王、青海王啊這些,只能名義上一統,實則鞭長莫及。正如書中所言,��遠地方打下來容易守起來難,對於農業文明的中央王朝往往是個負擔,所以開疆擴土的意願也就不那麼強烈了。李世民曾曰「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而自唐朝以後則不見中原王朝染指朝鮮半島,反而邊界越來越北縮也有部分這個原因。當初的大一統王朝還擁有日本海的出海口,而現今東北完全封閉,不知天朝會不會有所念想呢?
本書附錄三提到當時(九十年代末)「省—縣兩級制」的弊端而欲堅持兩級制提出劃小省區的設想,如今看來這個設想並沒有實現(指的是劃小省區面積),倒是省—市(地)—縣三級制更爲常見,不知道三級制是否已爲憲法所認可(沒有查證)。
人們常常爭論,最後卻發現雙方爭執的並不完全是同一個東西,如此費時費力卻毫無成果。所以能夠在一開頭明確所討論的內容,是非常好的一個開頭。最近看新聞說韓國某教授在自己的書裏因爲描述慰安婦而入刑,我沒有讀過這本書不瞭解具體情況,我想會不會由於大家對慰安婦這個名詞的界定不同而造成麻煩呢?就像臺灣反課綱時出現的慰安婦自願說法,如果界定慰安婦都是被迫的或者說只有被迫的才能被稱爲慰安婦,是否就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爭執呢?而這些是嚴謹的學術纔能考慮的東西,非我所能及啦。
本書自一六年七月八日購於當當網以來(發現自己網購的書大部分購自當當網),到今天方纔真正讀完,其實主體部分早就讀完了,是三個附錄拖了後退。這本書的版權頁有點意思,其實本書早就由三聯出版,〇七年中華書局再版,一三年版權再轉給商務印書館,真是個曲折的過程,說明這是本老書。但是從版權頁來看「2013 年 8 月第 1 版」,並沒有以往版本的引述,還讓人以爲這是本新書呢。不過「2015 年 12 月第 6 次印刷」,短短兩年就重印六次,可見此書大受歡迎,可惜版權頁卻不再列出印數多少冊,不能窺得更爲準確的受歡迎程度。說到此讓我想起今年得諾獎的 Thorne 的《Gravitation》,七三年由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初版以來再版無數,今年版權轉給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但新書的版權頁卻不敢忘記列出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的貢獻,讓人得以一窺一本書的完整脈絡,這點需要點讚!
作爲國人,或多或少都有點大國沙文主義的感覺,領土面積自然也是越大越好,看着今天的疆域範圍,東北割掉兩塊、西北割掉一塊、北邊外蒙古跑了,每每想起不時捶胸頓足。但是從歷史脈絡看起來,尤其是漢族政權疆域範圍的盈虧,或許就好受多了。當初西域還是佛教文化,但自從唐朝覆滅之後,再次回來卻已是深扎於伊斯蘭的千年之後了。而今不少人心心念念的鴉片戰爭之後丟掉的領土,又需要多少年的輪迴呢?古代不像現在的交通通訊這麼發達,所謂天高皇帝遠,即便是中央集權的郡縣制、行省制等等,對偏遠地方的統治依舊是以夷制夷、相當薄弱的,比如說雲南、西藏哪有像今天這般牢牢地直接統治?即便是在四九年之前的中華民國時期,雖說是一個統一的「朝代」,但其實這個統一是相當薄弱的,最直接的證據就是中央政府沒有能力對大部分省份徵稅,比如說南京國民政府的有效統治區域就是江蘇周圍的一些省份,而共產黨又偏偏在這些省份鬧騰得特別厲害,你說蔣光頭氣不氣?而對於遠處的新疆王、雲南王、青海王啊這些,只能名義上一統,實則鞭長莫及。正如書中所言,��遠地方打下來容易守起來難,對於農業文明的中央王朝往往是個負擔,所以開疆擴土的意願也就不那麼強烈了。李世民曾曰「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而自唐朝以後則不見中原王朝染指朝鮮半島,反而邊界越來越北縮也有部分這個原因。當初的大一統王朝還擁有日本海的出海口,而現今東北完全封閉,不知天朝會不會有所念想呢?
本書附錄三提到當時(九十年代末)「省—縣兩級制」的弊端而欲堅持兩級制提出劃小省區的設想,如今看來這個設想並沒有實現(指的是劃小省區面積),倒是省—市(地)—縣三級制更爲常見,不知道三級制是否已爲憲法所認可(沒有查證)。
人們常常爭論,最後卻發現雙方爭執的並不完全是同一個東西,如此費時費力卻毫無成果。所以能夠在一開頭明確所討論的內容,是非常好的一個開頭。最近看新聞說韓國某教授在自己的書裏因爲描述慰安婦而入刑,我沒有讀過這本書不瞭解具體情況,我想會不會由於大家對慰安婦這個名詞的界定不同而造成麻煩呢?就像臺灣反課綱時出現的慰安婦自願說法,如果界定慰安婦都是被迫的或者說只有被迫的才能被稱爲慰安婦,是否就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爭執呢?而這些是嚴謹的學術纔能考慮的東西,非我所能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