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发现的孙郁
11月12日
孙郁《革命时代的士大夫:汪曾祺闲录》一书读完了。孙郁对汪的文字有感情,又和他有过交往,来写这样的一本书,是合适的。汪曾祺曾说过,他下放时,闲着无聊,读鲁迅的小说,想着一篇篇写下自己的读后感。但因为懒,终究没实现。汪曾祺的文字,其实不算多,若是对其感兴趣,写写和他交往的人,他的阅历,他的文字的师承及特点,是挺有意思的。现在由孙郁写出了。
我是抱着看看的角度来读这本书的。——我对汪曾祺感兴趣,过去是因为文字,现在,对他的生平,也感兴趣。喜欢一个作家的文字,了解一下他,也是很有必要的。孙郁是个善于发现的评论家。但在这里,他的文字太过抒情了。有时候我会没耐性看。我现在读书,喜欢看有干货的。直来直去。跳着看,那自然就会忽略了很多他用心的地方。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了。书是好书,多读两遍,收获相信更多。
孙郁的后记这段话,说得好:“鲁迅、沈从文、张爱玲、张中行、汪曾祺的文章还在被不断地阅读,大概是还含着不灭的智慧,有人性的温度。就审美而言,他们把传统的与域外现代的艺术结合得较好,或者说是融会贯通了。当代的作家,有此功夫的不多,汪曾祺等人也因此显得弥足珍贵。”他会沉浸于汪的文字,并且花了几年时间,断续写了这本书,可以看出,他对当代的作家,是隐含着批评的。
我说作者善于发现,并不是空话。举简单一例。最后一章《张爱玲的眼光》,他说,“他(指汪)对乡下的美食过于敏感,就像张爱玲对声音、色彩敏感一样。两个敏感的人发现了不那么敏感的话题。其实好的小说家,就是对细节敏感的人,在别人看不到内容的地方,能发现故事。”这是好的小说家的标准。汪有汪的特点,张有张的。模仿者不能得起真髓,就是这个道理。“汪曾祺对现代派的理解,有一点皮毛,未必进入了精神的深层领域,只是那些感觉吸引了他而已。张爱玲的现代主义感受是真的,可是却包藏在古典的语境中,以很东方的方式出现,味道就新鲜了。”看,作者并不迷信的,他能一眼看出汪的不足,也能看出张的优点。而他寥寥几句,就点出了问题所在。这是一个评论家的判断能力所在。
贾平凹的《浮躁》,得到美国“飞孚文学奖”,汪曾祺的极力推荐,是功不可没的。但是,孙郁难道是不了解这个背景,反正他是忽略不提了。或许他本来就没有打算将此书写成传记那般严谨。而是借汪曾祺,来抒发心境罢了。我猜想,晚年的汪曾祺及孙犁,怕是对贾平凹不欣赏的,我是指《废都》,这个,和他们的审美相异。孙郁指出了汪和贾相同的地方,“进出之间还是士大夫语境”,不足则是“都少了些知识分子期待的丰厚”。这是有见地的。我看评论文章,不仅要看评论者说好话是不是挠到了痒处,还要看他对被评者,有没有清醒的判断,指出其弱点。孙郁的眼光,我从来都是相信的。他说贾平凹,“他不惜以自然主义的方式来描写人欲,灰色的世纪末青节颇为浓厚”,“越来越喜欢打量那些丑的存在,对人性丑陋的地方作直观的展示”,“不放过那些黑色和龌龊的存在,而且对此津津乐道”,写狐怪,“大概是往后走,贴着民间写,没能出来”。这些话,都点中了贾的死穴。这是他的气度和气质,也是学识不足的原因吧。但是,他的成功,又让他有了那么点自信。这是不足取的。我相信孙郁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本书,出彩的是散落在���个篇章的评点。但恕我没耐心一点点抄出来了。感兴趣者,可以看看。我的话,也就那么多了。书,有机会,我会重看。道理简单,——写得好。
孙郁《革命时代的士大夫:汪曾祺闲录》一书读完了。孙郁对汪的文字有感情,又和他有过交往,来写这样的一本书,是合适的。汪曾祺曾说过,他下放时,闲着无聊,读鲁迅的小说,想着一篇篇写下自己的读后感。但因为懒,终究没实现。汪曾祺的文字,其实不算多,若是对其感兴趣,写写和他交往的人,他的阅历,他的文字的师承及特点,是挺有意思的。现在由孙郁写出了。
我是抱着看看的角度来读这本书的。——我对汪曾祺感兴趣,过去是因为文字,现在,对他的生平,也感兴趣。喜欢一个作家的文字,了解一下他,也是很有必要的。孙郁是个善于发现的评论家。但在这里,他的文字太过抒情了。有时候我会没耐性看。我现在读书,喜欢看有干货的。直来直去。跳着看,那自然就会忽略了很多他用心的地方。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了。书是好书,多读两遍,收获相信更多。
孙郁的后记这段话,说得好:“鲁迅、沈从文、张爱玲、张中行、汪曾祺的文章还在被不断地阅读,大概是还含着不灭的智慧,有人性的温度。就审美而言,他们把传统的与域外现代的艺术结合得较好,或者说是融会贯通了。当代的作家,有此功夫的不多,汪曾祺等人也因此显得弥足珍贵。”他会沉浸于汪的文字,并且花了几年时间,断续写了这本书,可以看出,他对当代的作家,是隐含着批评的。
我说作者善于发现,并不是空话。举简单一例。最后一章《张爱玲的眼光》,他说,“他(指汪)对乡下的美食过于敏感,就像张爱玲对声音、色彩敏感一样。两个敏感的人发现了不那么敏感的话题。其实好的小说家,就是对细节敏感的人,在别人看不到内容的地方,能发现故事。”这是好的小说家的标准。汪有汪的特点,张有张的。模仿者不能得起真髓,就是这个道理。“汪曾祺对现代派的理解,有一点皮毛,未必进入了精神的深层领域,只是那些感觉吸引了他而已。张爱玲的现代主义感受是真的,可是却包藏在古典的语境中,以很东方的方式出现,味道就新鲜了。”看,作者并不迷信的,他能一眼看出汪的不足,也能看出张的优点。而他寥寥几句,就点出了问题所在。这是一个评论家的判断能力所在。
贾平凹的《浮躁》,得到美国“飞孚文学奖”,汪曾祺的极力推荐,是功不可没的。但是,孙郁难道是不了解这个背景,反正他是忽略不提了。或许他本来就没有打算将此书写成传记那般严谨。而是借汪曾祺,来抒发心境罢了。我猜想,晚年的汪曾祺及孙犁,怕是对贾平凹不欣赏的,我是指《废都》,这个,和他们的审美相异。孙郁指出了汪和贾相同的地方,“进出之间还是士大夫语境”,不足则是“都少了些知识分子期待的丰厚”。这是有见地的。我看评论文章,不仅要看评论者说好话是不是挠到了痒处,还要看他对被评者,有没有清醒的判断,指出其弱点。孙郁的眼光,我从来都是相信的。他说贾平凹,“他不惜以自然主义的方式来描写人欲,灰色的世纪末青节颇为浓厚”,“越来越喜欢打量那些丑的存在,对人性丑陋的地方作直观的展示”,“不放过那些黑色和龌龊的存在,而且对此津津乐道”,写狐怪,“大概是往后走,贴着民间写,没能出来”。这些话,都点中了贾的死穴。这是他的气度和气质,也是学识不足的原因吧。但是,他的成功,又让他有了那么点自信。这是不足取的。我相信孙郁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本书,出彩的是散落在���个篇章的评点。但恕我没耐心一点点抄出来了。感兴趣者,可以看看。我的话,也就那么多了。书,有机会,我会重看。道理简单,——写得好。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