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女人》:世上的另一个我
“不过,我会合上这本日记。一个女人,要么嫁人,要么写日记,两者不可兼得——我不想在离开日记本前,不带着希望的喜悦、喜悦的希望说这句话。我们会去那儿,不过,不是用音乐会那晚想到的方式。(我写下来,日记就别再写了,为自己好。)我会在桥上找到她,我们会四目相对。音乐会那晚,耳边响起桥下冰面破裂的声音。这将是王后打击恶意奉承、阴谋篡权的胜利。如果她真的是我,她会屈服,她会投身到更光明、更美丽、更真实的我这边。只要走到她身边,把手放在她肩上就足够。”
◆
【 象征 】
[ 1 ] 拆拼词游戏 & 王后
“王后”这个词最初在睡前的拆拼词游戏里出现。Alina Reyes,es la reina y...;“阿丽娜·雷耶斯,是王后和……”。译注中说,“雷耶斯”同时是“国王”的意思,所以,这句话又有了另一层意思:“阿丽娜既是国王又是王后。”
阿丽娜本人爱这句话,“因为它没说完,它意犹未尽”。阿丽娜是王后,又是“什么”?
拆拼词游戏在某个听音乐会的晚上又作为比喻出现了:“音乐厅直通广场,直通两侧大柱林立的桥头。可我确实在想这些,注意,它相当于在拆拼词游戏中把Alina Reyes替换成esla reina y...”
这是一个平凡又神奇的音乐会。主人公阿丽娜在音乐会期间神游。存于她幻想世界中的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广场和桥,与现实的音乐厅连通了,前者和之前的幻想相比,更为具象,宛如再真实不过的经历过的场景:河水像稀释的蛋黄酱、桥下的冰面正在破裂、小雪落地即融。
幻想和现实之连通,科塔萨尔用了这个比喻:阿丽娜·雷耶斯,这个现实的“此在”,替换成了“是王后和……”的语义彼端。
”王后“在其后又出现两次。新婚的丈夫路易斯·玛利亚同意和阿丽娜去布达佩斯——那个在阿丽娜幻想中亦真亦幻的城市,这时的阿丽娜觉得丈夫有如”国际象棋中王后派去解决战斗的小卒“,不,不仅是王后,还是”王后和……“。这就像“王后”和“……”的共谋。
去之前,小说中最后一篇日记,阿丽娜似乎下定决心,还自己一个正常生活。她为自己辩解:前去布达佩斯,见那个幻想中的女人,不会让自己迷失,只会让自己寻回自己——那个”她“会投诚于”更光明、更美丽、更真实的我这边“,”这将是王后打击恶意奉承、阴谋篡权的胜利“。这是“王后”和“……”的争斗。
这样看来,”Alina Reyes,es la reina y...“,一个简单的拆拼词游戏的短句式,亦是《远方的女人》这部短篇小说的”句式“浓缩:
Alina Reyes —— ”我“,小说的主人公,一个身陷日常生活的上层(至少中产阶级)女子,熟悉文字和音乐,身边有妈妈、妹妹和追求者,生活除了有点琐碎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其他的遗憾,可是她出于一定的心理,在幻想中创造了另一个阿丽娜·雷耶斯。那是一个与她声息相同甚至血脉相连的女子,那是另一个她的另一种命运:卑微,受苦,被殴打和欺辱。越是感到幸福的时候,阿丽娜越是感到痛苦,因为那另一个她正在被殴打、虐待。她痛恨那个她,又莫名地爱她,甚至觉得那才是真实的她,于是她在幻想中完善另一个自己的世界,直到这现实的世界,与那幻想的世界完全重叠……
Reyes —— 是阿丽娜·雷耶斯的姓,也是”国王“的意思。因此,”Alina Reyes,es la reina y...“也可理解为”阿丽娜既是国王也是���后“。好吧,这是一个(语义上)的诡辩。但也未必是诡辩。如果”王后“是一个出离(幻想)的阿里娜,那么”国王“就是一个守住”此在“的阿丽娜。我很愿意将”阿丽娜既是国王也是王后“看成”阿丽娜既在这里又在那里“……
es la reina y... —— ”是王后和……“,确实意犹未尽。既然”王后“能代表一个出离(幻想)的阿丽娜,那么,”……“就是这个出离(幻想)的阿丽娜的幻想的产物:那另一个阿丽娜。世上的另一个我。
让我们总结一下:
阿丽娜、国王、王后、”……“
人,此在(现实承认的)的人,出离(幻想)的人,幻想中的人。
好一个拆拼词游戏!
[ 2 ] 动物:
小说里没有动物。只有人。但那”世上的另一个我“确实是一种动物性的存在。
现在可以回到科塔萨尔的夫子自道:”我对野兽感兴趣并不意味着在我心中它们是慈善的。它们在我的作品中总扮演反面角色。我的小说里有一篇叫《动物寓言集》是有道理的。那里有真正的动物,也有像人的动物。是的!在我的作品里就像在噩梦中一样,动物执行着既定的使命,它们都是象征。“
布达佩斯的阿丽娜·雷耶斯,就是某种”像人的动物“。”她“在你幸福的时候用”她“的痛苦鞭打你。”她“的受虐,”她“的一文不名,”她“近乎野兽的野蛮命运,起初令你反感,但渐渐地,你迷恋上了”她“,你向”她“趋近,甚至你发觉那是真正的你。
关于施虐和受虐(S/M)并非小说象征所需要诠释的重心之一。但是不妨回味小说中提供的一个生动场景,来为这个”人·兽“的命题作出强化:中产阶级文艺女青年阿丽娜·雷耶斯坐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厅内,听着钢琴家演奏的肖邦,却魂飞天外,想象另一个自己正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中被殴打,或者走在破碎的冰面,雪渗进鞋子,就如平时她被爱人拥着跳舞,爱人的手搭在她的腰上,一点一点往上移的时候,她在想着(另一个)自己正在被人殴打虐待一样……
◆
【 文本 】
这个寥寥数千字的短篇小说,起初是一个名叫阿丽娜·雷耶斯·德·阿拉奥兹的女人的日记的摘选,最后是一段第三人称(非全知)叙事,交代结局。
我不了解阿根廷人的名字规则,但猜想这个女子名字中的”德“,大抵说明其贵族或上层社会的身份,至少她是中产阶级。
小说并未明确指出阿丽娜·雷耶斯是哪里人,生活在哪个城市,不过从文中一场钢琴音乐会透露的信息来看,应该也是在阿根廷——音乐会的演奏者是阿根廷人。同样,这个问题对于能够判断出阿丽娜·雷耶斯·德·阿拉奥兹是不是一个阿根廷名字的人来说,也不是问题。
从阿丽娜·雷耶斯的日记摘选来看,她幻想了一个同样叫做阿丽娜·雷耶斯的女人,她能感应到这个女人的痛苦:冷、被殴打、被羞辱。
这个幻想中的女人出现后,起初她痛恨”她“,大概是因为”她“给她完美幸福的生活带来了不快;而后她愈对”她“的不幸感同身受,就愈加沉溺其中,甚至涌现柔情。她逐渐完善这个女子:”她“住在布达佩斯,那里有桥,有雪,那里有一个成天打”她“的男人叫罗德,而”她“爱他。接着,很自然的,她开始认为”她“就是她。对这个女子的找寻就是她对自己的找寻。在一场充满象征意味和标志性的音乐会上,神游布达佩斯的阿丽娜·雷耶斯让自己的幻想完全具象化——那个幻想世界已经被她构划得如同现实一般清晰,一切历历在目。于是她接受求爱,要求新婚的丈夫带她到布达佩斯,去见证那个幻想的世界,以及,存于那个世界的她自己。
出发之前,她说服自己接受现实。她嫁人了,不该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中,所以,与其说她是去布达佩斯冒险,不如说她是过去与另一个自己达成和解。她不能允许那个”她“僭越自己,摧毁自己现有的生活,而且她认为这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那个”她“一定会屈从于自己,因为现在自己的这个生活,”更光明、更美丽、更真实“。
但我们从小说结尾的第三人称叙事中得知,事情是出乎意料的。果然布达佩斯的一切如阿丽娜·雷耶斯设想:桥,雪,桥中央的女人。那女人也在等待与阿丽娜·雷耶斯的相逢。两人无言相拥,似乎完全融为一体。之后分开。
谁胜利了?谁屈从了?无从得知。我甚至怀疑这二人在相拥时彼此交换了意志、灵魂和命运,幸福的阿丽娜·雷耶斯留在了布达佩斯受苦,不幸的阿丽娜·雷耶斯回到了阿根廷享福。但这也是无从确认的。唯一知道的事实由小说的叙事者所透露:在这场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邂逅之后两个月,阿丽娜·雷耶斯离婚了。
◆
【 寓言 】
这不是个秘密。写作者科塔萨尔已经坦白:《远方的女人》是一则关于王后和乞丐的怪奇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最终和布达佩斯的女乞丐交换了灵魂。如果这是一场斗争,那么,胜利者是最终寄居在阿丽娜·雷耶斯肉体内的女乞丐。
王后的生活满满当当,弹钢琴的时候甚至还备着一个追求者含情脉脉地看着她。乞丐在布达佩斯的一座覆盖着雪的桥上,她冷,雪水渗进鞋子。她日复一日被殴打。
她的幸福就是她的痛苦。她们之间产生奇异的通感。最后,某种叫做命运的东西让她们相逢。她的幸福和她的痛苦作了交换。
交换之后,她获得痛和冷,全身都在痛,禁不住叫出了声。那个人获得幸福,走开,“美不可言”。
这是一出像路易斯·布努埃尔《白昼美人》电影那样,关于资产阶级抑或贵族阶层妇女不切实际幻想的讽喻剧吗?还是属于类似基斯洛夫斯基《双面维罗尼卡》电影中“世上的另一个我”那样的神秘主义文学?还是一个关于幸福和痛苦的二重悖论的寓言故事?或者,仅仅是女人婚前恐惧症的心理小说?甚至是关于施虐与受虐的萨德摹本?
不管怎样,这是一个关于“秘密”的故事。是女主人公创造并完善了这个秘密,然后她合上日记本,拿这个秘密去交换另一个秘密(夏宇:只有秘密才能交换秘密)。秘密的存在让这个世界的两个人拥有了神秘主义的纽结:这个秘密对于另一个秘密而言,那就是身外的另一个自己。
◆
【 小说 】
小说是文字和幻象的艺术。文字是道,幻象是路。
现实主义文学批评者认为,道路通向现实:现实和文学双向往来,彼此连通,互为镜像。阿丽娜是国王也是王后。
超验主义的写作者和批评者则将道路的彼端视为一个省略号:阿丽娜·雷耶斯,是王后和……
《远方的女人》开篇用私我的写作(日记)记录幻象的生成,收篇回归第三人称的有限全知叙事,记录主体和幻象的邂逅(交媾)。幻象在日记的最初仅仅是作为一个模糊的客体而存在,渐渐随着主体的幻想而羽翼丰满。具体的场景生成了(布达佩斯、桥、雪),主客体互相渗透,生息相通,直至融为一体。幻象之“路”,并非通向现实,而是通向主体意识。那是一个省略号,代表无根生成的世界所变化无端的可能。
受到这个无根世界的引诱,主体试图以现实世界的逻辑去验证它、确证它,这时最为惊人的场景出现了:现实世界已经完全沦为幻象世界的摹本,一切仿如预先设计、排演经年,在布达佩斯这个陌生城市的桥上。幻象业已溢出文字之城,进入现实之境,并且全面覆盖。在这样超验而奇妙的新世界中,灵魂的交换并不会显得多么古怪。
这是一篇完美的小说。请记住,灵魂的交换完全服从这篇小说的内在逻辑。它在小说的自足世界里是绝对的现实。在很多失败的小说里,哪怕最现实的场景和情节也会显得突兀,因为它们和小说中的那个世界并不洽和。在这里,我们谈论的逻辑,不是现实的逻辑,而是文学的逻辑——某个幻象世界的规则。这就像回文和拆拼字游戏的规则一样,它们仅仅是自足的,这就够了。
◆
【 象征 】
[ 1 ] 拆拼词游戏 & 王后
“王后”这个词最初在睡前的拆拼词游戏里出现。Alina Reyes,es la reina y...;“阿丽娜·雷耶斯,是王后和……”。译注中说,“雷耶斯”同时是“国王”的意思,所以,这句话又有了另一层意思:“阿丽娜既是国王又是王后。”
阿丽娜本人爱这句话,“因为它没说完,它意犹未尽”。阿丽娜是王后,又是“什么”?
拆拼词游戏在某个听音乐会的晚上又作为比喻出现了:“音乐厅直通广场,直通两侧大柱林立的桥头。可我确实在想这些,注意,它相当于在拆拼词游戏中把Alina Reyes替换成esla reina y...”
这是一个平凡又神奇的音乐会。主人公阿丽娜在音乐会期间神游。存于她幻想世界中的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广场和桥,与现实的音乐厅连通了,前者和之前的幻想相比,更为具象,宛如再真实不过的经历过的场景:河水像稀释的蛋黄酱、桥下的冰面正在破裂、小雪落地即融。
幻想和现实之连通,科塔萨尔用了这个比喻:阿丽娜·雷耶斯,这个现实的“此在”,替换成了“是王后和……”的语义彼端。
”王后“在其后又出现两次。新婚的丈夫路易斯·玛利亚同意和阿丽娜去布达佩斯——那个在阿丽娜幻想中亦真亦幻的城市,这时的阿丽娜觉得丈夫有如”国际象棋中王后派去解决战斗的小卒“,不,不仅是王后,还是”王后和……“。这就像“王后”和“……”的共谋。
去之前,小说中最后一篇日记,阿丽娜似乎下定决心,还自己一个正常生活。她为自己辩解:前去布达佩斯,见那个幻想中的女人,不会让自己迷失,只会让自己寻回自己——那个”她“会投诚于”更光明、更美丽、更真实的我这边“,”这将是王后打击恶意奉承、阴谋篡权的胜利“。这是“王后”和“……”的争斗。
这样看来,”Alina Reyes,es la reina y...“,一个简单的拆拼词游戏的短句式,亦是《远方的女人》这部短篇小说的”句式“浓缩:
Alina Reyes —— ”我“,小说的主人公,一个身陷日常生活的上层(至少中产阶级)女子,熟悉文字和音乐,身边有妈妈、妹妹和追求者,生活除了有点琐碎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其他的遗憾,可是她出于一定的心理,在幻想中创造了另一个阿丽娜·雷耶斯。那是一个与她声息相同甚至血脉相连的女子,那是另一个她的另一种命运:卑微,受苦,被殴打和欺辱。越是感到幸福的时候,阿丽娜越是感到痛苦,因为那另一个她正在被殴打、虐待。她痛恨那个她,又莫名地爱她,甚至觉得那才是真实的她,于是她在幻想中完善另一个自己的世界,直到这现实的世界,与那幻想的世界完全重叠……
Reyes —— 是阿丽娜·雷耶斯的姓,也是”国王“的意思。因此,”Alina Reyes,es la reina y...“也可理解为”阿丽娜既是国王也是���后“。好吧,这是一个(语义上)的诡辩。但也未必是诡辩。如果”王后“是一个出离(幻想)的阿里娜,那么”国王“就是一个守住”此在“的阿丽娜。我很愿意将”阿丽娜既是国王也是王后“看成”阿丽娜既在这里又在那里“……
es la reina y... —— ”是王后和……“,确实意犹未尽。既然”王后“能代表一个出离(幻想)的阿丽娜,那么,”……“就是这个出离(幻想)的阿丽娜的幻想的产物:那另一个阿丽娜。世上的另一个我。
让我们总结一下:
阿丽娜、国王、王后、”……“
人,此在(现实承认的)的人,出离(幻想)的人,幻想中的人。
好一个拆拼词游戏!
[ 2 ] 动物:
小说里没有动物。只有人。但那”世上的另一个我“确实是一种动物性的存在。
现在可以回到科塔萨尔的夫子自道:”我对野兽感兴趣并不意味着在我心中它们是慈善的。它们在我的作品中总扮演反面角色。我的小说里有一篇叫《动物寓言集》是有道理的。那里有真正的动物,也有像人的动物。是的!在我的作品里就像在噩梦中一样,动物执行着既定的使命,它们都是象征。“
布达佩斯的阿丽娜·雷耶斯,就是某种”像人的动物“。”她“在你幸福的时候用”她“的痛苦鞭打你。”她“的受虐,”她“的一文不名,”她“近乎野兽的野蛮命运,起初令你反感,但渐渐地,你迷恋上了”她“,你向”她“趋近,甚至你发觉那是真正的你。
关于施虐和受虐(S/M)并非小说象征所需要诠释的重心之一。但是不妨回味小说中提供的一个生动场景,来为这个”人·兽“的命题作出强化:中产阶级文艺女青年阿丽娜·雷耶斯坐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厅内,听着钢琴家演奏的肖邦,却魂飞天外,想象另一个自己正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中被殴打,或者走在破碎的冰面,雪渗进鞋子,就如平时她被爱人拥着跳舞,爱人的手搭在她的腰上,一点一点往上移的时候,她在想着(另一个)自己正在被人殴打虐待一样……
◆
【 文本 】
这个寥寥数千字的短篇小说,起初是一个名叫阿丽娜·雷耶斯·德·阿拉奥兹的女人的日记的摘选,最后是一段第三人称(非全知)叙事,交代结局。
我不了解阿根廷人的名字规则,但猜想这个女子名字中的”德“,大抵说明其贵族或上层社会的身份,至少她是中产阶级。
小说并未明确指出阿丽娜·雷耶斯是哪里人,生活在哪个城市,不过从文中一场钢琴音乐会透露的信息来看,应该也是在阿根廷——音乐会的演奏者是阿根廷人。同样,这个问题对于能够判断出阿丽娜·雷耶斯·德·阿拉奥兹是不是一个阿根廷名字的人来说,也不是问题。
从阿丽娜·雷耶斯的日记摘选来看,她幻想了一个同样叫做阿丽娜·雷耶斯的女人,她能感应到这个女人的痛苦:冷、被殴打、被羞辱。
这个幻想中的女人出现后,起初她痛恨”她“,大概是因为”她“给她完美幸福的生活带来了不快;而后她愈对”她“的不幸感同身受,就愈加沉溺其中,甚至涌现柔情。她逐渐完善这个女子:”她“住在布达佩斯,那里有桥,有雪,那里有一个成天打”她“的男人叫罗德,而”她“爱他。接着,很自然的,她开始认为”她“就是她。对这个女子的找寻就是她对自己的找寻。在一场充满象征意味和标志性的音乐会上,神游布达佩斯的阿丽娜·雷耶斯让自己的幻想完全具象化——那个幻想世界已经被她构划得如同现实一般清晰,一切历历在目。于是她接受求爱,要求新婚的丈夫带她到布达佩斯,去见证那个幻想的世界,以及,存于那个世界的她自己。
出发之前,她说服自己接受现实。她嫁人了,不该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中,所以,与其说她是去布达佩斯冒险,不如说她是过去与另一个自己达成和解。她不能允许那个”她“僭越自己,摧毁自己现有的生活,而且她认为这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那个”她“一定会屈从于自己,因为现在自己的这个生活,”更光明、更美丽、更真实“。
但我们从小说结尾的第三人称叙事中得知,事情是出乎意料的。果然布达佩斯的一切如阿丽娜·雷耶斯设想:桥,雪,桥中央的女人。那女人也在等待与阿丽娜·雷耶斯的相逢。两人无言相拥,似乎完全融为一体。之后分开。
谁胜利了?谁屈从了?无从得知。我甚至怀疑这二人在相拥时彼此交换了意志、灵魂和命运,幸福的阿丽娜·雷耶斯留在了布达佩斯受苦,不幸的阿丽娜·雷耶斯回到了阿根廷享福。但这也是无从确认的。唯一知道的事实由小说的叙事者所透露:在这场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邂逅之后两个月,阿丽娜·雷耶斯离婚了。
◆
【 寓言 】
这不是个秘密。写作者科塔萨尔已经坦白:《远方的女人》是一则关于王后和乞丐的怪奇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最终和布达佩斯的女乞丐交换了灵魂。如果这是一场斗争,那么,胜利者是最终寄居在阿丽娜·雷耶斯肉体内的女乞丐。
王后的生活满满当当,弹钢琴的时候甚至还备着一个追求者含情脉脉地看着她。乞丐在布达佩斯的一座覆盖着雪的桥上,她冷,雪水渗进鞋子。她日复一日被殴打。
她的幸福就是她的痛苦。她们之间产生奇异的通感。最后,某种叫做命运的东西让她们相逢。她的幸福和她的痛苦作了交换。
交换之后,她获得痛和冷,全身都在痛,禁不住叫出了声。那个人获得幸福,走开,“美不可言”。
这是一出像路易斯·布努埃尔《白昼美人》电影那样,关于资产阶级抑或贵族阶层妇女不切实际幻想的讽喻剧吗?还是属于类似基斯洛夫斯基《双面维罗尼卡》电影中“世上的另一个我”那样的神秘主义文学?还是一个关于幸福和痛苦的二重悖论的寓言故事?或者,仅仅是女人婚前恐惧症的心理小说?甚至是关于施虐与受虐的萨德摹本?
不管怎样,这是一个关于“秘密”的故事。是女主人公创造并完善了这个秘密,然后她合上日记本,拿这个秘密去交换另一个秘密(夏宇:只有秘密才能交换秘密)。秘密的存在让这个世界的两个人拥有了神秘主义的纽结:这个秘密对于另一个秘密而言,那就是身外的另一个自己。
◆
【 小说 】
小说是文字和幻象的艺术。文字是道,幻象是路。
现实主义文学批评者认为,道路通向现实:现实和文学双向往来,彼此连通,互为镜像。阿丽娜是国王也是王后。
超验主义的写作者和批评者则将道路的彼端视为一个省略号:阿丽娜·雷耶斯,是王后和……
《远方的女人》开篇用私我的写作(日记)记录幻象的生成,收篇回归第三人称的有限全知叙事,记录主体和幻象的邂逅(交媾)。幻象在日记的最初仅仅是作为一个模糊的客体而存在,渐渐随着主体的幻想而羽翼丰满。具体的场景生成了(布达佩斯、桥、雪),主客体互相渗透,生息相通,直至融为一体。幻象之“路”,并非通向现实,而是通向主体意识。那是一个省略号,代表无根生成的世界所变化无端的可能。
受到这个无根世界的引诱,主体试图以现实世界的逻辑去验证它、确证它,这时最为惊人的场景出现了:现实世界已经完全沦为幻象世界的摹本,一切仿如预先设计、排演经年,在布达佩斯这个陌生城市的桥上。幻象业已溢出文字之城,进入现实之境,并且全面覆盖。在这样超验而奇妙的新世界中,灵魂的交换并不会显得多么古怪。
这是一篇完美的小说。请记住,灵魂的交换完全服从这篇小说的内在逻辑。它在小说的自足世界里是绝对的现实。在很多失败的小说里,哪怕最现实的场景和情节也会显得突兀,因为它们和小说中的那个世界并不洽和。在这里,我们谈论的逻辑,不是现实的逻辑,而是文学的逻辑——某个幻象世界的规则。这就像回文和拆拼字游戏的规则一样,它们仅仅是自足的,这就够了。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