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英文名:Social Psychology 作者:【美】David G Mysers
第1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知识本是一体的,把它分成不同的学科知识屈从了人类的软弱而已——Sir Halford John Mackinder,1887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如何看待彼此,如何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科学。它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如何构建社会世界,我们的社会直觉如何指引我们,而有时候又是如何误导我们的,以及我们的社会行为如何受他人、我们自己的态度和生物性的影响。社会学和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母体。相比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试图在研究内容上更侧重于个体,在研究方法上更侧重于实验。相比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对个体之间的差异关注得较少些,而更多关注人类如何看待影响彼此。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关于环境的科学。它揭示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个人。就人类本性这个主题而言,还可以用其他的视角来看待此问题。每一个视角都对应各自一系列问题与相应的解答。这些不同视角是互补的,而非冲突的。
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
部分学科的层级关系:
综合层面的解释——>基础层面的解释
神学、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
我们的社会行为并不仅仅取决于客观情境,还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其进行主观建构。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社会心理学现象(我们永远不该遗忘的重要观点):
1)我们构建起社会现实(我们总是想要解释行为,对其归因,以使其变得秩序井然,具有可预见性,使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2)我们的社会直觉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但有些时候是很危险的(用批判性的思维来一直直觉冲动)
3)社会影响塑造行为(外在的社会影响力塑造着我们的态度和行为)
4)个人态度和性格倾向塑造行为(当我们感觉自己处处受制于世俗的种种压力时,或许我们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方式来重获自由)
5)社会行为同样也是生物性行为(我们会做出那些有助于我们祖先繁衍生息的行为。我们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的产物)
6)对他人的感受和做出的行为有时候是积极的,有时候则是消极的
客观现实的确存在,但我们总是透过信念与价值观的眼睛观察它们
因为科学有主观性的一面,我们就要放弃它吗?恰恰相反:正是意识到人类思维的某种解释性功能,我们才恰恰需要持有各种不同偏见的研究者从事科学研究分析。通过不断地将我们的信念与实施相互印证,我们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对它们进行检验和约束。系统的观察与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清洗那些用以观察这个世界的镜片。
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
社会心理学家的价值观直接地影响其工作,如对研究课题的选择;同时也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工作,如当他们构建概念,选择描述标签,以及提供建议时所隐含于其中的价值观。人们越来越多意识到了科学解释中存在的主观性,意识到在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与标签中隐含的价值观,以及在对“这是什么”的科学描述与“这应该是什么”的道德处方之间存在的鸿沟。价值观渗入科学现象并非为社会心理学所独有。正是因为人类思维鲜有不偏不倚,所以如果我们想将自己所珍视的思想结晶与真实的社会现实互相验证的话,就需要系统的观察与实验研究。
我早就知道了:社会心理学不过是尝试而已吗
就像生活中许多场景一样,社会心理学的发现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显而易见。然而,实验研究所揭示的结果只是在实施知晓��后才变得“明显”起来。这种事后聪明式偏见常导致人们对自己的判断与预测做出过高评价。
理论是一套原则的整合,它们可以对所观察到的事件进行解释与预测
一个好的理论的标准:
1)能对大范围内的观察结果进行有效的总结
2)对我们如何证明或修改理论、进行新的探索、以及指出可能的应用方向等方面做出清晰的预测
研究方法: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
社会心理学将将他们的想法与发现构建成理论。好的理论将会在一长串事实中提炼出许多简短的预测原则。我们可以利用这些预测原则对理论加以证实,或加以修改,以产生新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主要是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两类。有时候相关研究会进行系统调查,以探寻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教育水平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得知两个事物之间有自然关系这一信息颇有价值,但这一信息并不能指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会尽可能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来探寻因果关系。通过构建一种可控的模拟现实,研究者可以先变化一个因素,再变化另一个,以期发现这两个因素究竟是单独起作用,还是共同起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对行为产生影响的。我们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即被试既可能被分配到实验室处理组的条件下,也可能被分配到实验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处理)的条件下。然后我们就可以把这两个条件下产生的任何差异归因于自变量的变化。
在设计实验时,社会心理学家有时候会涉及哪些引发被试情感的场景。在设计并进行这样的实验时,研究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例如得到被试的准许,保护他们不受伤害,以及在实验后向他们解释任何先前的暂时欺骗行为。实验室的研究使得社会心理学家能够对来自生活经历的垫底灵感进行验证,然后再将这些原则与研究发现重新应用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
用批判的思维代替直觉,用判断力提纯情感,用理解替代幻想。
第一编 社会思维
第2章 社会中的自我
焦点效应(spotlight effect):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透明度错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cy):我们往往认为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心情(焦虑、愤怒、开心等),我们的面容就会很清楚地表现出这种心情并且使别人注意到。事实上,我们可能比自己意识到的还要模糊不清。别人并没有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
我们和他人之间的交往是双向的。我们对自己的想法和感情会影响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和回忆,也会影响对其他人的反应。而他人也有利于我们进行自我塑造。
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它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很好的回忆。
用积极的信息来提高自尊,会激发个体做出更大的成就。
一个具有相互依赖自我的人会有更强烈的归属感。
控制我们社会行为的心理过程与解释我们行为的心理过程截然不同。理性的解释可能会因此而忽略实际上指引我们行为的内在态度。
自我概念:我是谁
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组织思想和行为。当我们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时,我们可以很好地回忆它(一种叫做自我参照效应的现象)。自我概念的成分包括知道我们对于自我相关的信息进行特殊加工的自我图式,和我们梦想或害怕成为的可能的自我。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整体认识,影响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特点和能力。
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自我概念?其中有很多影响隐私,包括我们扮演的角色,我们所做的比较,我们的社会同一性,我们如何知觉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以及成功和失败的经历。文化也会塑造自我。某些人,特别是在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中,假定存在一个独立的自我。还有一些人,主要存在于亚洲和第三世界文化中,假定存在一种相互依赖的自我。这些不同的观念有助于解释社会行为的文化差异。
我们的自我认识存在有趣的缺陷。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以这种方式行动。当观察者也无法发现我们行为的有力影响作用时,我们也会忽视它。这些控制我们行为的内部的微妙过程可能与我们对它有意识的、清楚的解释不同。我们也往往会错误地预测自己的情绪。我们会低谷心里免疫系统的力量,并且因此倾向于高估我们对重大事件的情绪反应的持久性。
知觉到的自我控制
效能感和控制感的好处很多。相信自己有能力和效率的人以及那些内控的人,比那些习得性无助和悲观绝望的人会应对得更好,并取得更大的成就。但是要注意的是,自我效能的主要来源是对成功的体验,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替代。
是以圣人去甚(过分)、去奢(奢华)、去泰(骄纵)——老子
At no time in the world will a man who is sane Over-reach himself, Over-spend himself, Over-rate himself.——Laotze
要想获得成功和出类拔萃,既需要足够的乐观精神以支撑希望,同时也需要足够的悲观心态以激起对利害的关注
自我服务偏见
与“多数人可能都遭受的自尊和自卑感的折磨”的假设相反,研究者们发现多数人都表现出自我服务偏见。在实验和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发现,人们总是在失败的时候怨天尤人而在成功的时候安享荣誉。我们在一些主观性和盲目赞许性的特征和能力方面,往往认为自己要比一般人要好。过分相信自己,使我们显现出对未来的盲目乐观。我们还容易高估自己观点和弱点的普遍性(虚假普遍性),同时低谷自己能力和品德上的普遍性(虚假独特性)。这些感知在一定程度上来自我们“维持和增强自尊”的冬季,这一动机有利于我们抵制忧郁,但却会引起错误平啊级和群体冲突。
自我展示
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调整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以适应我们的观众。我们在不同程度上监控自己;我们对自己的表现加以注意,不断调整它以创造一个我们所希望的形象。这种印象管理的策略可以用来解释虚伪谦逊的案例,在这些案例中,人们贬低自己,恭维未来的对手,或是当中感谢他人而私下里把荣誉归于自己。有时人们甚至会以自挫行为来实现自我妨碍,用以为失败提供借口,从而保护自尊。
自我效能感可以鼓励我们在逆境中也不要轻言放弃,即使一开始就失败了也要坚持下去,全力奋斗而不要因为怀疑自己而过于分心。高自尊也具有类似的适应性意义。当我们相信自己的美好未来时,我们就不容易沉沦,同时也有利于我们的成功。
那些有关盲目乐观以及其他形式的自我服务偏见的事实,提醒我们自我效能感无法解释自我在社会世界中的全部问题。因此而往往没有考虑到困难常常来自社会环境中不可抗拒的力量,这使我们不但责怪别人甚至苛刻自己。生活中最了不起的成就,和最让人沮丧的挫折。都来自对自己高标准的预期。
任何一个单独的真理都是不充分的,因为世界是很复杂的。任何一个真理如果脱离了和它互补的真理,就只能算是部分真理而已。
第3章 社会信念与判断
我们在自己关注的地方寻找原因
人们从一条一般公里演绎出一个具体例证是很慢的,但是他们从某一个鲜明的例证归纳出一般公里则是非常迅速的。
新闻制作中存在的6个方面的认知偏见:
1)先入之见可能会影响解释
2)确证偏见可能引导他们趋向能确证自己先入之见的信息来源和问题
3)坚定不移的信念可能会以怀疑的面目支持先入之见
4)生动的轶闻趣事看起来可能比统计信息提供更多的信息
5)实际上并不存在相关的事件可能看起来具有相关性
6)事后聪明使时候分析变得非常容易
我们如何解释他人
归因研究者研究了我们怎样接受行为,我们什么时候将人们的行为归结于个人特质,什么时候该将其归结为环境影响?基本上我们都会做出合乎情理的归因。然而,在即使他人的行为时,我们却常犯基本归因错误(也叫对应偏见)。我们会把他人的行为更多地归结为内在的特质和态度,而很少考虑环境的影响限制,即使它们是很显著的。如果一个气球的运动是由我们看不见的风推动所造成的。我们不会认为它是有内在动力的。但人不是无生命的物体,因此当一个人在活动时,我们通常轻视“环境的风”而集中考虑内在的动力。我们会犯这种归因错误,部分原因是我们观察某个人的表现时,那个人就是我们注意的中心,而环境相对是不可见的。但当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时,我们的注意力通常是放在需要做出反应的情境上,这个时候,情境就是可见的了,因此我们会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敏感。
我们怎样感知和回忆我们的社会生活
我们的先入为主会强烈地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解释和记忆。在许多实验中,人们实现的判断会强烈影响他们知觉和解释信息的方式。其他一些实验在给被试提供信息之初会在他们头脑中根植下判断或错误信念。这些实验揭示出,正如事前判断会扭断我们的知觉一样,时候判断也会扭曲我们的回忆。
精神分析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也是具有这些倾向。我们都会选择性地注意、解释和回忆某些事件以支持自己的观点。我们的社会判断(Social judgement)是一个融观察、期望、推理和热情为一体的混合体。
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心理学研究者一直以来都在探索大脑信息加工方面的惊人能力。我们在自动、有效和直觉思维方面拥有巨大的能力。我们的认知效率尽管在通常情况下适应良好,但偶尔也会以出错为代价。既然一般情况下我们意识不到这些进入我们头脑中的错误,那么明确我们形成并维持错误观念的途径——“非理性的原因”——对我们就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经常高估自己的判断。这种过度自信现象部分来源于我们更容易描绘自己正确而非错误的缘由。另外,人们更有可能去寻找那些支持而非否定自己的信息。
其次、当别人给我们提供很有说服力的轶闻或甚至是毫无价值的信息时,我们经常会护士有用的基准信息。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更容易回忆起(易得性)生动的信息。
第三、我们经常在相关错觉和个人控制之间摇摆。在不存在相关的地方知觉到相关(错觉相关)和认为自己可以预测并控制随机事件(控制错觉)听起来很诱人。
最后、情绪会影响判断。好的坏的情绪会机器个体对与之相关的经历的回忆。情绪会给我们对当前经历的解释着色。通过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情绪还会影响我们做判断时思考的深度和效率。
我们的信念倾向于自我实现吗
对社会信念和判断的研究揭示出:我们怎样形成和维持通常运作得很好但有时会令我们误入歧途的信念。正如视错觉是帮助我们组织感觉信息的认知机制的副产品一样,我们的错误判断也是运作得很好的思维策略(直觉)的副产品。但是它们依然是错误,会扭曲我们对现实的知觉并削弱我们对别人的判断。因此社会心理学同时关注社会思维的优势和不足。
第4章 行为和态度
态度(attitude)可以界定为个体对事情的反应方式,这种积极或消极的反应是可以进行评价的,它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者行为倾向中
态度的ABC理论:感觉(affect)、行为倾向(behavior tendency)和认知(ecognition)
真理只有在被发现时才会变得显而易见
态度决定行为吗
我们精通并擅长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原因,但却非常不善于做我们已找到原因的事
人们表现出的态度很难准确预测他们的各种行为
当我们观察个体总体的或通常行为而非单独某一次行动时,态度对于行为的预测效应会变得更明显
我们内在的态度是如何与我们外部的行为相联系的呢?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态度和行为互相支持。流行的大众观点强调态度对行为的影响作用,但令人惊奇的是,态度——通常被认为是对一些事物或人的感情——经常不能很好地预测行为。并且,改变人们的态度很显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行为。这些发现让社会心理学家急于去寻找我们经常言行不一的原因。最终得出的答案是:我们所表露的态度和做出的行为各自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在3种情况下,我们的态度能够预测我们的行为:
1)如果把“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
2)如果态度与预测的行为(比如对投票的研究)紧密相关
3)如果态度是强有力的(以某一些事情提醒我们牢记这点,或通过直接的经验意识到这点)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的所想所感与我们的所为会紧密相关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当一个人的话语没有令人信服的外在解释时,语言就会变成为信念
在我们答应一个小要求之前,考虑一下后果是什么
态度——行为之间的关系也以相反的方向起作用;不仅态度会影响行为,行为也可能影响态度。当我们做事时,我们往往会夸大事情的重要性,特别是当我们为该事负责时。许多研究都可以证实这一点。对登门槛(foot-in-the-door phenomenon 如果想要别人帮你一个大忙,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先请他们帮一个小忙)现象的研究说明,对一个小行为的承诺可以让人们更愿意做一件更大的事。行为也影响我们的道德态度:我们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正确的。同样地,我们的种族政治行为也可以塑造我们的社会意识;我们不仅仅坚持自己相信的,我们也相信自己所坚持的。
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如果我们觉得腰围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话,我们的态度就会依从行为
当做出重要决策以后。我们会过高地评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以此来减少不协调
当人们在没有报酬或强迫的情况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他们会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对这种活动的兴趣。而外部引导人们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激励性因素,从而破坏了内部动机。
三种不同的理论可以解释行为对态度的影响。自我暗示理论假定人们适当调整自己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控制自己行为一致,尤其是那些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我们可以找到证据证实人们确实会因他人的想法而调整自己的态度,但与此同时也发现有时真的会引发真实态度的改变。
另外两种理论认为我们的行为会促使真实态度做出改变。不协调理论的解释是,当我们的行为与态度相反或者很难做决定时,我们会感到紧张。为了降低这种情绪的激活,我们会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不协调理论进一步认为,我们不当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少,我们越觉得自己对其负有责任,从而会产生越多的不协调,态度也改变得越多。
自我知觉理论则假定,当我们的态度不很坚定时,我们就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及其环境来推断我们的态度。自我知觉的一个有趣的推论是“过度合理化效应”:付给报酬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将他们的这种事转化为苦差(如果这些报酬使他们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报酬)。研究都证实了这两周理论的预期,这表明它们分别描述了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要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去付诸行动。要不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避而远之。要想改变一个习惯,那就做点别的事来取代它。
如果要克服心中那令人不快的紧张情绪,我们必须……冷血地做出与希望自己培养的性格相悖的行为。——威廉詹姆斯,“什么是情绪?”
第二编 社会影响
第5章 基因、文化和性别
人类的自然天性和文化多样性会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人类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方面,存在两种占统治地位的观点:进化观点,强调人类的联系;文化观点,强调人类的多样性。
要了解自己文化的影响,我们只需要接触另外一种文化。同样,了解我们文化中社会规范的最好方法就是进入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中,观察他们是那样行事,而我们是这样行事。
在文化差异的表面下,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
在全世界,人们倾向于用稳定、外向、开放、友好、尽责来形容他人
社会存在的五个社会信念维度:
1)玩世不恭(有权力的人往往会剥削其他人)
2)复杂社会(个体必须根据特定的环境来处理问题)
3)付出回报(如果个体真的尝试了,他/她就会成功)
4)精神支柱(宗教信仰有助于心理健康)
5)命运控制(命运决定了个人的成败)
尽管人类在学习和适应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进化的观点仍然强调人类天性中共有的亲缘关系
文化的观点则强调人类的差异性——那些有助于界定一个群体,并代代相传的行为、思想、传统等。不同文化在态度和行为上的显著差异表明,在一定程度上,人类其实是社会文化规范和角色的产物。
然而,跨文化心理学家也试图寻找人类“内在的统一性”。尽管不同的文化存在着差异,但是它们也有一些相同的社会规范。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规范是关于地位不平等的人们之间如何进行交流。
所有的文化都会赋予个体一定的角色。扮演一定的角色常常会使人们内化自己的行为。改变角色也能改变我们的观点。
如何解释性别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我们不能像鸵鸟一样,由于害怕那些令我们不舒服的事情而把头隐藏起来。
男孩和女孩,男人和女人,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相似。然而他们之间的差异却更为引人注目。尽管男性和女性各自的个体差异远远超过了性别差异,但是在独立性和关联性方面。女性通常更关心他人,表达更多的共情和情绪反应,用更多关系性词汇描述自己。男女两性似乎边线处不同的社会支配性,攻击性和性特征。
我们要牢记这一事实:个体差异远远超过性别差异。女性和男性并不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性别,他们更像一个人的两只手,相似但却不完全一样,彼此非常协调,但当他们紧紧相握时却有所差异
进化与性别:什么样的行为是天生的
随着人类进入中年甚至老年期,女性变得更加独断自信,而男性则更多地与他人共情,更少支配他人。极速滨化可能是性别差异减小的一种解释。
防止事后推测偏见的方法是想象一下可能出现的其他发展方式。
进化学派心理学家提出进化如何决定两性在行为上差异的理论,比如攻击性和性活动的主动性。他们认为,自然界中的择偶行为要求男性对女性——尤其是那些具有较强生殖力的生理特征的女性——更加主动,而且要求男性通过攻击与支配来与其他男性竞争。女性由于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升职机会,所以会仔细考虑男性保护和赋予后代的囊里。批评者认为进化学派的解释是从事实倒推出来的,而且无法解释文化差异。达成一致的观点是自然赋予了我们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文化与性别:我们的行为是由文化影响的吗
显著的跨文化、跨时间的差异表明,进化和生物学并不能解释性别角色的差异,而是文化塑造了性别
孩子们比较关注的其实并不是父母怎么想,而是他的同伴怎么想。
受到最多研究的社会角色——性别角色,反映了文化的重大影响。不同文化背景及不同时代的性别角色差异非常大。主要的文化影响并不是由父母直接带来的,而是通过同伴的影响
结论
社会情境的确会强烈地影响个体,但是个体也会影响社会情境,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至少是以三种方式进行的:
1)某一种特定的社会情境通常会对不同人产生不同的影响
2)由于人们通常会选择自己所处的环境,于是人的因素就会和环境因素发生交互作用
3)人们会创造自己的环境。社会环境和天气不一样——仅仅发生在我们周围。环境更像是我们的家园——一个我们自己创造的地方。
生物和文化解释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实际上它们是相互影响的。生物因素在文化背景下起作用,而文化因素则在生物因素基础上世家影响。
如果不考虑人的力量的话,有关社会影响额重要事实就只是半个事实而已。个人和情境至少通过三种方式相互影响。首先个体对某一个特定情境的解释和反应有差异。其次,人们会选择对自己有影响的环境。第三,人们会创造自己的社会环境。因此力量根植于个人和环境根植于力量和环境之中。所以我们既创造我们的世界,也被我们的世界所塑造。
情境与个人之间双向的联系使我们与环境之间存在互动。我们即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建筑师,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那么是不是哪一种说法更为明智呢?从某种角度讲,把自己看作环境的产物(否则我们一方面会因为自己是社会的建筑师而过分骄傲。另一方面我们会因为自己而过分指责知己),同时把他人视为自由的行动者(否则我们会变得过于几圈而专断)比较明智。
也许我们按照相反的方式理解会更好——把自己看作自由者,同时关注他人受到的环境影响。这样我们看待自己时会更强调自我效能,同时在看到他人时更多地理解他们的处境(如果我们认为他人是受自己所处环境的影响。这样我们就会更可能理解他人,而不是简单地把其不良行为归因于“不道德”、“残酷”、“懒惰”)。但多数的宗教都鼓励我们自己负责同时尽量少地评价他人。这难道是因为我们人类的天性就是更多地给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而同时却会责怪他人?
第6章 从众
从众(conformity)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一般分为三种:靠外在力量而表现出的从中行为叫做顺从(compliance)(为了得到奖励或避免惩罚);由明确的命令所引起的叫做服从(obedience);真诚的、内在的从众行为叫接纳(acceptance)。前两种是表面上与群体相一致而内心并不赞同,后一种不仅在心动上而且也在信念上与社会压力保持一致。除非我们觉得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责任,否则,我们通常会赞成自己坚持做的事情。
什么是经典的从众研究
三组经典实验展示了研究者如何研究从众的。谢里夫光查到,他人的判断会影响人们对光点移动距离的错觉估计。就这样形成了“正确”答案的规范,并且该规范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并在一批一批研究参与者中流传下来。这种实验暗示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暗示。
所罗门·阿施设计的实验任务非常清晰,不像谢里夫采用的是模糊任务。阿施先让实验者听到其他人做出三条线段中的哪一条与标准线段相等的判断,然后自己做出判断。当其他人一致地给出一个错误的答案后,结果发现有37%的实验者会从众。
谢里夫的程序引发了接纳;另一方面,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实验引发了顺从的极端表现形式——服从。在最理想的条件下——合法、近距离的命令者、遥远的受害者以及没有一个不服从的榜样——65%的成年男性参与者完全服从命令,对隔壁发出尖叫的、无辜的受害者实施具有伤害的电击。
这些经典的实验解释了社会力量的潜能和顺从导致接纳的容易成都。罪恶不只是美好世界中坏人的行为,而且也可能是强有力的情境诱使人们对谬误的从众或向残忍屈服投降的结果。
经典的从众实验解答了一些问题,但也提出了另一些问题:(1)人们有时从众,有时不从众,那么他们什么时候从众?(2)为什么人们会从众?为什么他们不忽视群体“做真实的自己”呢?(3)是否有一种人特别容易从众?接下来让我们依次来探讨这些问题。
什么因素可以预测从众
利用从众实验程序,研究者考察了从众产生的环境条件。某些情境看起来特别有影响力。例如,从众会受到群体特征的影响。当面临意见一致的、3个或更多个有吸引力的、地位高的人时,人们最容易从众。如果个体是在公众场合作出反应并且没有做出事先承诺,那么人们也最容易从众。
个体为什么会从众
实验表明人们之所以从众主要出自两个理由。规范影响来自于人们希望获得别人的接纳。信息影响来自于其他人为自己提供事实证据。当公开作出反应时从众程度较大,这反映出规范的影响力。当遇到难以决策的任务时从众程度也比较大,这反映出信息的影响力。
谁会从众
“谁会从众?”这个问题没有找到确定的答案。一般人格测验分数无法准确地预测个体的特定从众行为,但却是个体一般从众倾向(和其他社会行为)较好的预测指标。特质效应在“微弱的”情境中显得最为强有力,在这种情境中社会力量并不比个性差异占绝对优势。虽然从众和服从是普遍的社会现象,但是文化却使人们表现出或多或少的社会敏感性。
什我们如何抵制从众的社会压力
逆反(reactance):人们确实采取行动来保护他们的自由感,努力限制人们的自由常常会导致反从众和一种称作“回飞镖”的效应。我们并不是追求某种独特性,而是追求正确方向上的独特性。我们要求不只是与众人不同,而是要好于众人。
社会心理学家强调社会压力的重要性,因此必然强调人的力量。我们并不是玩偶。当社会强制变得非常明显时,人们常常会表现出逆反心理——为了恢复自由感而公然蔑视强制力量的动机。当群体所有成员同时表现出逆反心理时,其结果便是反叛。
与群体偏离太远,我们会感到不舒服,但是我们也不想和其他人太一致。于是,我们就会以那种坚持自己独特性个性的方式行事。在群体中,我们最可能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
作为个体,我们需要平衡自己的独立性需要和依恋需要,私密性和公共性,个体性和社会同一性。
第7章 说服
说服(persuasion):说服有利有弊。说服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而是信息背后的目的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决定了我们对好坏的判断。我们称不好的说服为“灌输”,而好的说服则为“教育”。与灌输相比,教育以事实为基础,并且较少使用强制手段。我们的观点总是有一定来源的,因此,无论是教育还是灌输,说服都是不可避免的。
说服的途径有哪些
有时候说服是发生在人们关注某个论题并且对其做出积极思考的时候。当人们自然而然地对论点进行分析时,使用的是说服的“中心途径”。如果论题没有引发个体作出系统的思考,个体只是根据一些具有偶然提示性的线索下定论时,说服会通过速度更快的“外周途径”发生。由于中心途径的说服更具理性,因此更加持久,也更有可能改变行为。
说服的要素有哪些
人类相互关系和影响的六大原则:
1)权威性:而你们会听从可行的专家。建立你的专业知识,确定你已经解决的问题和你说服过的人。
2)偏好:人们对自己所喜欢食物的反应更加积极。赢得朋友并且影响他人,在相似兴趣的基础上建立联系,当众公开表扬。
3)社会证明:人们利用他人的例子来证实自己怎样思考,感觉和行动。利用“同辈力量”——让那些受尊敬者指引方向。
4)互惠性:人们感觉自己应该去回报所得到过的东西,
5)一致性:人们倾向于遵守自己公开作出的承诺。让别人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或者说出来。不要说“请在......情况下做这件事”,而要通过提问引发肯定的回答。
6)珍奇性:物以稀为贵。真诚地强调信息或者机会的唯一性。
说服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组成部分:1)传达者;2)信息内容;3)沟通渠道;4)听众
谁是发言者? 可靠的传达者给人的感觉就是值得信赖的专家。那些讲话预期果断、语速较快并直视听众眼睛的人通常较为可信。那些特与个人利益相悖观点的人也会让人产生同样的感觉。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信息传达者在品位和个人价值方面也非常有效。
说了些什么? 当一条信息与好心情联系起来的时候会更有说服力。人们在情绪好的时候一般会做出更多更为爽快、不假思索的判断。而一些引起恐惧心理的信息也同样有效,如果信息接收者能够采取预防行为的话,则更是如此。
一种信息与听众已有观念之间会产生怎样的差异,取决于传达者的可信度。而究竟是单方面信息还是双方面信息更有说服力取决于:如果听众已经赞成该信息,而且过后不大可能会考虑相反的意见,那么单方面的观点可能更有效。而当听众心思较为缜密或者并不赞同该信息时,那么包含正反两方面的信息则更为有效。
当涉及某个问题的正反两方面时,观点出现的哪种顺序会更有优势呢?最具普遍性的结论就是首因效应。但是如果观点之间存在时间间隔,那么较早呈现的信息作用会减小;如果在第二条信息呈现完后立即作出判断,那么对于该信息的印象还很清晰,很可能会出现近因效应。
沟通渠道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信息是如何被传达和交流的。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通常都是最有效的。然而对于复杂难懂的信息来说,书面文字媒介则是卓有成效的。然而对于复杂难懂的信息来说,书面文字媒介则是卓有成效的。当问题无关紧要(例如该买哪个牌子的阿司匹林)或情境比较陌生(如在两个不知名的候选人之间做出选择)时,大众传媒则较为有效。
观众 最后,信息的接收者也很重要。听众们接受信息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他们是在考虑有力的想法还是想做出反驳?他们是否被事先警示过了?此外听众的年龄也有影响作用。对人们做过长期反复调查的研究者们发现,年轻人态度的稳定性较差。
现实生活中的说服:邪教(cults)是如何进行精神灌输的
宗教邪教的成功让我们有机会见识了强有力的说服过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种成功看来是源于对行为承诺的强调,运用有效的说服原则,以及将人们孤立在思想同化的团体中。
应该如何抵制被说服
人们应该如何抵制被说服呢?预先公布自己的立场(这可能是受到别人对自己立场轻微的攻击而引发出来的),会导致个体抵制随后的劝说。温和的攻击还可以起到免疫的作用,使个体对可能到来的更强烈的攻击做好反驳的准备。结论看似矛盾:加强现有态度的方法之一竟然是对其发出挑战;当然,这种挑战的强度必须始终,不至于颠覆其以后的观点。
总结:开明带不要天真
作为说服的接收者,我们人类的任务就是在天真轻信和愤世嫉俗之间求生存,有人认为,容易被说服是人类的一个弱点。我们主张“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但是,拒绝一切信息的影响到底是一种优点呢,还是一种对狂热的掩盖?我们如何让能够在保持其谦卑和开明的同时,对说服进行批判性思考呢?
作为开明的人,我们可以假设自己所遇到的每一个人在某方面都可以充当我们的指导老师。我所遇到的每个人都有某种超越我的专长,因此总有可以教给我的东西。当我们建立联系的时候,我希望能够从这个人身上学到一些东西,并且能够与他分享我所拥有的知识来作为回报。
作为批判性的思考者,我们可以从预防研究中得到启示。你是否想在接触确凿的信息之前就建立对说服的防御机制?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和批判性的思考者吧。强迫自己与之争论。听完一次政治演说之后,与别人一起讨论。换句话说,不要光听,还要做出反应。如果该信息经不起仔细推敲,那么它就再糟糕也不过如此。如果禁得起推敲的话,它对你的影响可能会更为持久。
第8章 群体影响
群体(group):两个或更多互动并相互影响的人。群体成员把自己群体中的人看作是“我们”而不是“他们”。群体的存在可能有许多理由——为了满足归属的需要,为了提供信息,为了给予报酬,为了实现目标等等。
社会助长作用:我们是怎样受他人在场影响的
他人在场问题是社会心理学家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对于该问题的早期研究发现,观察者或者共事者的存在会提高个体的作业成绩。另一些人则发现他人在场会降低个体的作业成绩。扎伊翁茨用一个知名的实验心理学定律吧这些发现融合了起来。这个定律即是:唤起能促进优势反应。由于他人在场能引发唤起状态,所以,观察者或共事者在场,会提高简单任务(其优势反应是正确的)的作业成绩,但会降低复杂困难任务(其优势反应是错误的)的作业成绩。
然而,我们为什么会因为他人的在场而被唤起呢?实验表明:这种唤起部分来自己评价顾忌,部分来自己分心——注意他人和注意当前任务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另一些实验(包括一些动物实验)表明,即使我们不存在评价顾忌或者分心,仅仅是他人在场也会引起唤起的。
社会懈怠:个人在群体中会减少努力吗
社会助长研究的是个人作业成绩能得以单独评价的任务中人们的行为表现。然而,在许多工作情境中,人们汇聚个人努力以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个人的努力却无法单独被评价。研究表明群体成员在完成这样的“集体任务”时,就不会那么努力了。这正如我们平常所见的;如果个人的责任被群体分散了,那么就容易导致个体成员搭群体便车的现象。
去个体化:人在群体中何时会失去自我感
高水平的社会唤起与责任扩散结合有可能使人们放弃自己的道德约束或者丧失自己的个性。当个体处在一个大的群体之中或者身穿有隐蔽作用的服装时,会被唤起,或者分心,进而体验到一种匿名性,在这样的情境中,尤其可能会发生去个性化现象。其结果就是自我觉察和自我约束减弱,而对积极或消极的直接情境因素的反应性增强。
群体极化:群体会强化我们的观点吗
潜在的积极和消极结果都来自群体讨论。在你试图理解群体讨论会加强个体冒险性这一有趣的发现时,研究者发现实际上是讨论加强了原本的主导观点,无论是冒险的还是审慎的。在日常情境中也同样,群体交流会强化观点。群体极化现象为研究者观察群体影响打开了一扇明窗。研究者证实了两种群体影响:信息影响和规范影响。从讨论中收集起来的信息大多有利于大家最初的选择,因此会强化对其的支持。而且,如果人们在比较了各自的立场后,惊奇地发现其他人都对自己最初的意向持支持
态度,那他们就会表现得比以前的意向更胜一筹。
群体思维:群体会阻碍还是促进好的决策
对几大国际事件失败决策的分析表明,群体对和睦一致的渴望要求可能会压倒对相反观点的真实评价。特别是当群体成员猛烈地渴望统一性,或是他们与相反的观点相隔绝,又或是领导暗示了他或她本人的意愿时,这表现得尤其突出。
这种以群体思维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对和睦过分的关注,其症状表现有(1)无懈可击的错觉(2)合理化(3)对群体道义的无可质疑(4)对对方立场的刻板印象(5)从众的压力(6)对异议的自我潜意识压力(7)一致同意错觉(8)保护群体不受不愉快信息干扰的“心理防御”。对贾尼斯的群体思维模型的批评指出,该模型的某些方面(例如支配型领导方式)与错误决策的联系要大于其他方面(例如凝聚力)。
但是,无论是在实验中还是历史事实中,群体有时候也会做出英明的决策。这些案例说明了群体思维的理论仍需加以修正。通过从各方面搜索信息以及改善对各种可能性选择方案的评价,群体能够从其成员整合后的洞察力中获益。
少数派影响:个体是怎样影响群体的
如果少数派的观点永远都不会成功,那么历史就会是静止的,一成不变。在实验中,当少数派具有一致性并且自信地坚持自己的观点时,当多数派中开始有人叛离时,少数派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即是这些因素并不能使多数派采纳少数派的观点,它们也会令多数派产生自我怀疑并且促使多数派考虑其他的可能性选择,并通常可以诞生更好的、更具创造性的决策。
任务与社会型领导,正式和非正式群体的领导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力。那些朝着既定目标坚持不懈并且表现出自信领导气质的人们通常能赢得信任并鼓舞其他人追随自己。
总结:难道群体不利于我们吗
我必须承认,很多人会认为总体而言群体是不好的。在群体中,我们容易被煽动,更有压力,也更紧张,在复杂任务中更易出错。沉浸在给我们提供匿名权的群体中,我们更容易虚掷光阴或是由于去个性化而释放出最糟糕的冲动。政治暴行、私刑、团伙破坏和恐怖分子都是群体现象。群体讨论常常会使我们的观点极化,增强种族主义和敌对主义。它还可能压制异议,产生出导致灾难性决策的一致性的群体思维。难怪我们会颂扬那些为了真理和公正而站出来的个体——由一个人组成的少数派,也就是那些独自反对群体的人。群体看上去实在是非常非常的不好。
所有这些都是真实的,但这只是真相的一般。另一半是,作为社会动物,我们是群居生物。就像我们的远祖一样,我们为了生活资料、支持和安全感而相互依靠。而且,当我们的个体倾向十分积极时,群体交流能使我们变得更好。在群体中、奔跑者会跑得更快,观众会笑得更大声,捐献者会更加慷慨。在自助的群体中,人们可以增强自己戒酒、减肥和努力学习的决心。在志趣相投的群体中,人们会将自己的精神意识扩大化。“有时候精神层面的真诚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心灵的健康,”15世纪的牧师坎佩斯(Thomasa Kempis)观察后这样说到。当人们的信念“相遇、交谈并共同交流”时,尤其如此。
从群体正在扩大或放任自流的倾向出发,群体可以是非常非常好的,也可以是非常非常坏的。所以我们最好能明智而有目的地选择群体影响。
第三编 社会关系
第9章 偏见:不喜欢他人
偏见(prejudice):基于错误和顽固的概括而形成的憎恶感,这是一种没有明显依据的易变的观点。
偏见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
刻板印象是有关其他群体的信念,信念可能准确,也可能不准确,或者过度概括,但是它是基于真理核心的。偏见是一种预断性的负面态度。歧视是不合理的负面行为。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可能指个体的预期态度,或者歧视行为,或者压制性的制度实践(即使并非有意带有偏见)。
刻板化的信念、偏见性的态度和歧视性的行为长期以来一直在危害着人们的生存。根据过去40年美国人对调研人员的陈述来判断,他们对黑人和女性的偏见已经骤然减少。然而,微妙的调查问题、评估人们态度和行为的间接方法,依然能揭示强烈的性别刻板印象和相当程度的掩饰过的种族和性别偏见。偏见虽然不再那么明显,但它依然潜伏着。
偏见有哪些社会根源
社会情境以多种方式滋生并维持着偏见。一个沉醉于社会和经济优越感中的群体,往往会以偏见的信念来他们的地位做辩解。人们同样也在孕育或者减少偏见的方式下被抚养长大。家庭、宗教团体及更广阔的社会都可能维持或者减少偏见。社会制度部分出于惯性的原因也支持主张偏见。
偏见有哪些动机根源
人们的动机会影响其偏见。挫折滋生敌意,人们有时候会将这种敌意发泄到替罪羊身上,有时会更直接地针对��争性的群体来表现这种敌意。人们还有一种愿望,即认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群体比其他群体优越。即使很普通的群体成员身份,也会使人们喜欢自己的群体要胜于喜欢其他群体。自我形象受到威胁会增强这种内群体的偏爱,归属感的缺失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从相对乐观的角度看,避免偏见的动机能够引导人们打破偏见习惯。
偏见有哪些认知根源
近期的研究对偏见有了新的视角,这些研究展示了偏见背后的刻板印象怎样成为我们思维——我们简化世界的方式——的副产品。
首先,将人分门别类的做法,夸大了群体内部的一致性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
第二,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诸如孤零零的一位少数派人士,具有无法抗拒的特点。这种人会让我们意识到在其他情形下注意不到的差异。两个独特事件的发生——或许是一位少数派人士犯了一种非同寻常的罪行——帮助建立了人与行为之间的错误相关(illusory correlation)。
第三,将他人的行为归结于内在品质,会导致利群偏差:将外群体成员的消极行为归结于天生的特点,对他们的积极的行为则闪烁其词。
指责受害者,还源于一个公认的假设:因为这是一个公正的世界,人们得到他们应得的东西。
偏见的后果是什么
偏见和刻板印象会造成非常重要的后果,尤其是当它非常强烈的时候,在判断不了解的个体的时候、在就整个群体做政策决定的时候。刻盘印象一旦形成,就趋向于自行永久存在,并且拒绝改变。它们还会通过自我实现的预言创造出它们相应的现实。偏见通过刻板印象威胁,让人担心其他人会刻板化地看待自己,因而还能放爱一个人的表现。
总结:我们能够减少偏见吗
相对于减少偏见而言,社会心理学家在解释偏见方面做得更为成功。因为偏见源于很多相互关联的因素,所以没有简单的纠正方法。不过,现在我们有望找到一些办法来减少偏见:
1)假如不平等的姿态滋生偏见,那么我们可以谋求建立合作、地位平等的关系
2)如果偏见常常使得歧视行为合理化,那我们可以通过法律要求非歧视
3)如果社会制度支持偏见,那么我们就取消这些支持(例如,说服媒体宣扬种族之间的和睦)
4)如果外群体看起来比事实上更不像某人自己的群体,那么我们可以努力将它们的成员个性化
5)如果自发的偏见致使我们做出一些让我们羞愧难当的行为,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羞愧激励我们打破偏见
第10章 攻击行为:伤害他人
攻击行为(aggression):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或者言语行为。可分为敌意性攻击行为(hostile aggression,由愤怒引起,以伤害为目的)和工具性攻击行为(instrumental aggression,只是把上海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
大多数恐怖活动属于工具性攻击,谋杀大多都是敌意性的。
攻击行为理论
当不幸看上去不可避免时,人们可以耐心地忍受;一旦人们感到他们可以摆脱这些不幸,它们就变得令人无法忍受了
攻击行为的主要原因有3点:
1)人类有基于生物本能的攻击性驱力
与弗洛伊德和洛伦兹关系密切的本能观点认为攻击性的能量会在体内不断积累,就像谁在大把后积聚一样。虽然这种观点很少有直接证据的支持,但攻击行为确实受到遗传、血液化学成分和大脑的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2)攻击行为是对挫折的自然反应
如果存在攻击性的线索,这种愤怒就可能激起攻击行为。挫折感不仅来自剥夺本身,还来自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3)攻击行为是习得的
��� 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别人的成功,我们会习得攻击行为的好处。社会学习使家庭、亚文化和大众媒体都能对攻击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厌恶事件(疼痛、炎热、受到攻击或侮辱)、唤醒(体育锻炼、性兴奋)、媒体(色情文学、性暴力、电视、电子游戏)和群体氛围
一个躯体唤醒状态会引发怎样的情绪,取决于人们对这种唤醒的解释和分类。而且唤醒状态是可以相互增强的。(过山车受到惊吓之后性爱更有激情)
反复观看以快速、强迫的性行为为特征的色情片容易导致:
1)性伴侣的吸引力下降
2)对通奸和女性对男性的性顺从更容易接受
3)男性对女性的感知更容易从性的角度出发
长时间看电视的人会认为世界是个危险的地方
厌恶事件不仅包括挫折,也有不适、疼痛和身体、言语上的人身攻击。几乎任何一种来源,甚至包括身体锻炼或性刺激导致的唤醒,都能被转化为愤怒。
电视表现了相当多的暴力。相关实验研究得出一致的结论:观看暴力节目会
1)导致攻击行为出现一定增长,尤其是在被激怒的人中
2)降低观众对攻击的敏感度和改变他们对现实的觉知。
这两个发现和对观看暴力色情文学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观看色情文学会增加男性对女性的攻击,而且扭曲他们对于女性对性胁迫的态度的知觉。反复玩暴力游戏则会引发更多的暴力攻击性的想法、情绪和行为。
很多攻击性行为是群体发生的。激怒个体的情境同样可能激怒群体。通过分散责任和极化行为,群体情境能够增强攻击反应。
如何减少攻击
宣泄作为一种治疗技术已经存在一百多年了。它一度是心理分析疗法的中流砥柱,但现在已经不是了。它的主要缺点是,没有证据证明它起作用了。当你调查人们是否喜欢宣泄疗法,你听到了很高的赞誉。当你考察它是否带来了变化时,宣泄则鲜有建树。
与宣泄假设相反,发泄攻击更多地引发攻击的产生,而非减少进一步的攻击。
社会学习观点建议通过消除引发攻击的因素来控制它——通过减少令人厌恶的刺激,奖励和塑造非攻击行为,和产生于攻击不一致的反应。
第11章 吸引和亲密:喜欢他人和爱他人
人与人之间的终生的相互依赖性使得人际关系成为我们生存的核心。
什么造就了有益和吸引
影响喜欢和友谊的4个强有力的因素:
1)接近性: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的最好预测因素。接近性有利于双方不断表露自己,从而进行相互交往,这也促进双方去发掘两人的相似之处,感受彼此的喜爱。
2)外表吸引力:我们都倾向于选择有吸引力的人,但是在生活中人民都愿意选择那些大体上与自己吸引力相当(或者,对方魅力不足但具有其他补偿性品质)的人结婚。对有吸引力的人的积极归因形成了关于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也就是“美即是好”的假设。
3)相似性:双方在态度、信仰和价值观上的相似性,会极大地增进一方对另一方的喜欢。相似导致喜欢
4)被喜欢:对立则很少能产生吸引。我们也可能和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建立关系
总而言之:我们喜欢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回报,或者那些与回报事件相联系的人
什么是爱情
完美的爱:亲密+激情+承诺
伴侣之爱:亲密的感情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一种稳固而温馨的爱情
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坠入情网,很难从一段爱情中解脱出来,而且,相比于女性,男性很少会结束一段即将迈向婚姻的爱情关系。但是,热恋中女性则一般会有像她们的伴侣一样多的情感投入,甚至会比对方投入更多。她们更倾向于报告自己体验到的感觉。同样,女性比男性更注重友谊中的亲密感,也会更多地关心她们的伴侣。男性则比女性更多地想到恋爱中的嬉戏以及性的方面。
有的时候,熟悉关系不仅仅会发展为友谊,而且会成为激情之爱。这样的爱情常常是狂喜与焦虑、兴奋与痛苦的混合体。情绪的两因素理论认为,在一个浪漫的情境中,任何刺激(甚至疼痛)造成的唤醒水平的可以被解释为激情。在最完美的感情关系中,最初的浪漫兴奋会逐渐成为更加稳定、更加温情的关系状态,这种关系就被称为伴侣之爱。
哪些因素促进了亲密关系
造成人们亲密关系(伴侣之爱)的起伏的3个因素:
1)依恋类型:安全性依恋、回避性依恋、不安全型依恋
2)公平:双方对自己的付出和所得的感觉(不公平和婚姻紧张会产生恶性循环)
3)自我表露:这是一种随着对方表露程度的提高而做出回应从而逐步达到的一种状态。信任取代焦虑,使我们更容易展现自己,而不需要担心失去他人的友情或爱情。随着相互关系的深入和发展,自我表露的伴侣会越来越多地向对方展现自我;他们彼此的了解越发深入,直到一个适当的水平为止。
亲密关系是如何结束的
人们处理失败婚姻关系的3中方法:
1)忠诚于伴侣,等待时机以改变关系
2)忽略伴侣(尤其是男性),无视另一方的存在并任由婚姻关系继续恶化
3)表达他们在乎的内容,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婚姻关系(如讨论问题、寻求建议、尝试改变)
如果丈夫能够接受妻子的批评,他们的婚姻通常能够继续下去。痛苦和争吵并不能预测离婚,真正能够预测婚姻危机的因素是冷漠、希望破灭和无助。当羞怯的男性找了挑剔的女性为妻(违背传统的性别期望),情况更是这样。幸福的夫妻减少抱怨和责难,增加肯定和赞同,腾出时间表达彼此的观点,每天一起祈祷或悠闲,凝视对方的眼睛
爱情并不总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婚姻解体的预测因素有很多,包括强调感受重于承诺的个人主义文化,以及双方的年龄、受教育水平、价值观和相似性等。夫妻双方分手或重建其婚姻的过程也是因人而异,但是很少是不可解决的,其中共同的是积极的、非对抗的沟通方式。
总结:经营爱情
现代生活的两个事实似乎无可辩驳:
1)亲密而持久的婚姻关系是幸福生活的标志
2)亲密而持久的婚姻关系正在减少
婚姻幸福的心理要素是心意相通,交往和性的亲密、平等地给予和获取情感和物质资源
人们必须付出努力才能防止爱情的衰退。每天挤出时间聊聊当天发生的事情;克制自己的唠叨,不争吵,坦露自己并倾听对方的感伤、关注和梦想;努力使婚姻达到理想的完美境界,成为“社会平等的、无阶级的乌托邦”,伴侣双方都能自由地给予和获取,能够共同作出决策并一起享受生活。
成熟的爱情是被一种信念所支撑的:爱情本身就包括对差异和缺点的承认和接纳;爱情是在内心决定去爱一个人并对其作出长相厮守的承诺;爱情是可以经营的,它需要相爱的人共同去培育。
长久的爱情不会发生在那些轻易分手,棱角分明或者需要小心对待的人身上。
第12章 利他:帮助他人
利他主义(Altruism):是自私自利的反义词。一个利他的人即使在无利可图或不期待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也会关心和帮助别人,终极目的是增加他人的福利。
利己主义(egoism):主张自我利益驱动所有行为,终极目的是增加自己的福利。
我们为什么会有帮助行为
三个理论通过外部的和内部的回报分别解释了利他行为:
1)社会交换理论把帮助行为看作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是由代价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的追求所驱动的。收益也可以是内部的。人们在违规后,进场会更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显然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消除内疚感和维护自我形象。悲伤的人也倾向于作出帮助行为,但是这种坏心情——好行为效应并不会在年幼的儿童身上发生。这种现象说明,帮助行为带来的内部奖励是后期社会化的产物。最后,存在显著的好心情——好行为效应:快乐的人一般也是乐于助人的人。
2)社会规范同样要求人们帮助他人。互惠规范使我们要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报之以帮助而不是伤害。社会责任规范召唤我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只要他们值得帮助,即便他们不能回报,我们也无所谓。处于危难中的女性,部分原因是她们看起来更需要帮助,因此,通常会比男性接收到更多的帮助,特别是来自男性的帮助。
3)进化心理学假定,有两种形式的帮助行为:奉献于近亲和奉献于有互惠关系的人。然而,很多进化心理学家认为,自私的基因比用于自我牺牲的基因更有可能存货下来,因此,整个社会必须交到人们去帮助他人。
除了由内部和外部的回报所驱动的帮助行为,以及为躲避惩罚和痛苦而做出的帮助行为以外,似乎还存在着真正的、基于共情的利他主义。由于共情的唤起,许多人被驱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和处于痛苦中的人,即便他们的帮助是无人知晓的,即便他们的心境不会受其影响。
我们何时会帮助、谁会提供帮助
不同的情境影响因素抑制或鼓励了利他主义。紧急事件随着旁观者数目的增加,每一位旁观者将:
1)更少注意这个事件
2)更少将其解释为紧急事件
2)更少感到责任
除此之外,地域、文化、时间压力、(相貌、气质)相似性等方面都会影响到人是否会提供帮助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以下3种情况下会可能会提供帮助:
1)观察到其他人的帮助行为之后
2)时间不太紧
3)个人因素(心境、宗教、信仰、人格等)
如何增加帮助行为
我们可以用2种方法来增加助人性
1)去除对帮助的抑制:减少模糊性、提高(旁观者)责任感;产生个体化的吸引力;激起人们的内疚感或对自我形象的关注(申诉或留面子)
2)社会化利他主义:教化道德包容;树立利他主义榜样;把帮助行为归因为利他主义;学习利他主义
如果我们想诱导人们的利他主义行为,我们还应到记住过度辩护效应:强制行善常常会减少行善者对善行的自发之爱。如果我们给决定做好事的人提供足够的奖励,但又不过分的话,做好事的人就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自己的利他动机,从而更乐于帮助。对于利他主义的学习,如你刚刚所作的,也会使人们做好准备,更好地知觉他人的需要并进行反应。
第13章 冲突与和解
从一个方面来看,缺乏冲突的关系或组织可能是死气沉沉的。冲突体现了参与、承诺和关心。如果能够被理解和解决,冲突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人们可能很少会想到要面对并解决他们的问题。
在积极的意义上,和平指的不是对公开冲突的压制,也不是一种处于紧张和脆弱状态下的表面平静,它是通过创造性的处理冲突得到的结果,不同团体协调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并达成真正的一致。
什么会引起冲突
当两个人、两个群体或是两个国家交往时,他们就可能因为需要或某个目标产生冲突。当人们将个人的利益看得比集体的利益更重要时,很多社会困境就会出现,囚徒困境和公共地悲剧很好地诠释了这种个人与集体利益间难以抉择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解决办法包括:
1)通过制定法律规则限制利己行为
2)通过划分较小的社会群体使人们有更多责任感
3)通过增进交流减少不信任感
4)通过改变激励机制使合作行为能得到更多回报
5)倡导利他行为的规范
当人们为了某种稀缺资源而竞争时,人际关系也常常陷入偏见和敌意。非赢即输式的竞争使陌生人迅速成为了敌人,即使对那些正常而优秀的男孩,都会引发彻底的争斗。
当人们认为他们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冲突常常会爆发。根据公平理论,人们以付出和获得的均衡来定义公正,当人们认为他们的付出没有得到足够的回报时,他们就会感到不公正,并产生冲突。
在冲突中,双方真正在目标或行为上的对立只是冲突的一小部分,不过由于对对方冬季或目标的误解,使冲突往往显得更加严重。此外,群体的冲突中双方常常会产生镜像知觉,即双方都相信“我们爱好和平,而他们则具有侵略性。”在这种误解下产生的行为,往往会强化原有的误解。而在国际性的冲突当中,“领导邪恶——民众善良”也是一种常常被信以为真的假象。
怎样获得和平
和解的4个建议:接触(contact)、合作(cooperation)、沟通(communication)、调和(conciliation)。
通过以上4种方式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1)接触:在学校中,仅仅威胁种族隔离对于改变民族态度并无多大影响。但是,当种族间的接触促进了与其他种族的个体之间的情感纽带,并且这种接触时建立在双方地位平等的情况下时,敌意通常能股减少。
2)合作:当人们为了克服同一个困难或者实现同一个超级目标而在一起工作时,接触会变得特别有益。
3)沟通:可以通过谈判(bargain)、调解(mediate,请第三方通过提议或促进协商)、仲裁(arbitration,将双方分歧交由第三方)这三种方式进行。
4)和解:GRIT(逐步 graduat、互惠 reciprocat、主动 initiative、减少紧张 tension reduction)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和解策略,可以引发对方回报性的和解心动,减少各方间的紧张状态。
怎样建设性地斗争:
8个不要
1)过早的道歉
2)回避争论,保持沉默,或者夺门而去
3)利用你对别人的了解而攻击对方的缺点
4)引入无关话题
5)当厌恶时假装同意
6)告诉对方他或她自己的感受
7)通过指责对方所看重的东西,含沙射影地攻击对方
8)威胁对方的安全
8要:
1)私下争吵,远离孩子
2)清晰界定问题,用自己的话重复对方的观点
3)抛开你积极或消极的感受
4)接受对自己行为的反馈
5)澄清哪些你同意,而哪些不同意,以及你们彼此最关心的问题
6)提问以及帮助对方表达其观点
7)等待对方自然地平静下来,不要报复
8)提供双方都满意的建议
个人权利和公共权利之间的冲突
很多社会冲突时个人权利和集体权利的���争。而随着个人权利和集体权利之间冲突的继续,文化之间和性别之间的知识可以使我们看到其他文化的价值观,从而使我们对自己的价值观看得更加清楚。
第四编 应用社会心理学
第14章 社会心理学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
什么导致了临床诊断的偏差
临床诊断实际上也是社会决策,因此也很容易受到相关错觉、事后聪明造成的过分自信以及自我真是的判断的影响。因此临床预测的结果往往和统计预测相差甚远(后者更为可靠,并且往往是正确的)。
依靠直觉的判断频频出错,因此必须用严格的检验来证明直觉的结论。科学方法不能解答所有疑问,而且很容易为偏见所作与。但值得庆幸的是,它能帮助我们明辨对错。所以在这里我们需要独创性的思维,否则我们就永远只能做琐碎的测试。但那些所有影响深远的理论都是心理学家从无数相互竞争的论断中途那个过研究筛选出来的。科学永远是直觉和严谨论证的结合,是创造性的直觉和怀疑批判精神的结合。
伴随行为问题的认知过程是什么
社会心理学家正在积极地探索抑郁、孤独、社会性焦虑以及身体有疾病的人们的归因和期望问题。抑郁的人有一种消极的解释风格。与不抑郁的人们相比,他们更加自责,用一种更消极的看法去解释和回忆事情,对于未来也不保用太多的希望。尽管轻度抑郁的人有较消极的看法,但是在实验室测验中他们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现实性。
抑郁者抑郁的思考方式对其行为产生了影响,反过来又使其持续了一种恶性循环。对于那些有长期孤独(消极地知觉他人、感到孤独和被排斥)以及处于社会性焦虑(怀疑我们在社会情境中的能力、过分个人化的情境)状态(例如羞怯)的人,大都是类似的情况。
健康心理学正处于迅速发展中,它探索的是人们怎样判断自己是否生病了,怎样解释自己的症状,以及何时他们会寻求和接受治疗。同时它也在探索消极情绪的影响,以及疾病、压力和消极解释风格之间的联系。
社会心理治疗方法有哪些
在社会心理学原理中,进场被应用于治疗的是以下3个:
1)外在行为的改变能够引起内在的改变
2)通过对行为技能的训练、积极体验改变后的自我知觉、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消极态度和行为所形成的恶性循环可以被打破
3)如果人们将他们的状况的改善归因于他们持续控制下的内在因素而不是治疗计划本身,那么改善的状况能得到最好的维持
心理健康工作者同时也认识到,要改变病人的态度和行为需要说服。治疗师,由于其作为专家和令人信任的交流者对象,可以试图通过有说服力的论证和提出问题来促进更为健康的思维。
社会关系如何促进健康与幸福感
健康和幸福不仅受社会认知影响,而且还为社会关系所影响。那些享受亲密的、支持性的人际关系的人,有较低的患病和早逝的危险性。这类人际关系帮助人们应对压力,尤其是人们能倾诉他们内心的情绪。
亲密的人际关系还提升了幸福感。那些与朋友和家庭成员有亲密的、长期的依恋关系的人能更好地应对失败,并报告了更大的幸福感(已婚者通常比未婚者幸福)。这不仅由于快乐幸福的人有更大的社会成功,也由于一个支持性的生活伴侣带来了幸福舒适。
总结:提升幸福感
关于提升幸福感的10点建议:
1)认识到持久的幸福并不来自“制造它”。人们适应变化的环境——甚至适应财富或残障。因此财富就像健康,没有它会使人痛苦,但是拥有它(或者任何我们渴望得到的环境)也并不一定能保证幸福。
2)控制你的时间。幸福的人感觉他们能控制自己的生命,这通常得益于他们对时间的掌控——设立目标,将它们分解为每天的小目标。尽管我们经常高估在任何特定的一天我们能完成多少任务(其结果使感到挫败),但是我们通常低估一年内我们能完成的工作量,考虑到我们每天只能有那么一点点的进展。
3)表现出幸福。我们至少可以使自己假装一个暂时的心情。做出一个微笑的表情,人们感觉会好一点;当他们皱着眉头板着脸,整个世界似乎也在怒视自己。因此给自己一个的快乐的笑容吧。说话时也好像你感觉到积极的自尊、乐观和友好。体验这些情绪,便可以引发这样的情绪。
4)寻找合适的工作和休闲方式,使得你的技能得以发挥。幸福的人通常处于一种被称之为“心流(flow)”的圈里——专心于一个挑战自我而不会压倒他们的任务。最奢侈的休闲形式(如坐游艇)比起从事园艺、交际或手工制作,通常提供的心流体验要少得到。
5)参加运动。大量的研究揭示,有氧运动不仅促进了健康和精力,也是消除轻度抑郁和焦虑的一剂良药。健全的心灵存在于一个健康的身体中。不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笨拙的、终日懒散、无所事事的人。
6)保证足够的睡眠。幸福的人们过着一种积极的、精力旺盛的生活,同时也预留了时间来补充睡眠和回复独处的宁静。许多人都收到睡眠债,以及随之而生的批发、敏感性下降以及抑郁的心境等的影响。
7)优先考虑亲密的人际关系。与那些非常关心你的人建立亲密的友谊,能够帮助你度过困难的时期。倾诉对于心理和身体都是很好的。要决心去精心培育你最为亲密的关系:不要认为他们对你好是理所当然,要像对待其他人那些对他们显示出你的友善,肯定你的伴侣,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如果要找回你的爱情,就要用这种深情表现的方法来达到。
8)关注自我之外的事物。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幸福能促进人们的助人行为(那些感觉良好的人会更倾向于做好事)。但是,做好事反过来同样能使人感觉很好。
9)记录感恩日记。那些每天停下来思考他们生活中一些积极方面(他们的健康、朋友、家庭、自由、教育、感受、自然环境等)的人体验了更多的幸福。
10)照顾你的精神自我。对于很多人,信念提供了一个支持性的群体,一个超出自我关注的理由,一种生活目的和希望的意识。许多研究都发现,虔诚的宗教信仰者报告自己更加快乐,而且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危机。
第15章 社会心理学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
目击者的证词可靠吗
目击者和陪审员都很容易形成一种村绝,认为目击者拥有的“心里记录仪”是不会犯大错的。但是当目击者从记忆中构建和复述他所观察到的事情时,错误就悄悄潜入了。研究提供了一些方法,能够减少目击者报告中的错误,又减少陪审团运用该报告时的错误。
目击者证词受到一下8个现象的影响(从高到低排列):
1)询问用词:目击者关于事件的证词会受所提问题用语的影响
2)列队指认指导语:警察的知道可以影响目击者进行指认的意愿
3)信心可展性:目击者的信心会受到与辨认的准确性无关的因素的影响
4)嫌犯照片诱导偏见:看见嫌疑犯的照片,增加了目击者后来从列队中指认该嫌犯的概率
5)事后信息:目击者证词不仅反映了他们真实看到的,而且反映了他们后来获得的信息
6)态度和期望:目击者对事件的知觉和记忆可能会被他(她)的态度和预期所影响
7)种族偏见:目击者辨认本种族的人要比辨认其他种族的人更为准确
8)准确性和信心:目击者的信心并不能很好地预测他(她)辨认的准确性
影响陪审团判断的其他因素
案件的事实通常有足够的说服力,使陪审团放下偏见给出一个公正的判决。然而,当证据模糊时,陪审团往往倾向于用他们先入为主的偏见来解释案件,并对有吸引力或者与自己相似的被告表示同情。
当陪审团接触到破坏性的审讯前公开报道或不被允许的证据时,他们会听从法官的指示将其忽略吗?在模拟审讯中,法官的命令有时候是被遵守的,但是通常,特别是当法官的劝诫出现在印象形成以后,则没有被遵守。除此之外,被告的特征(外表吸引力、与陪审员的相似性等)也会影响陪审团
什么影响了个体陪审员
事关重要的不仅仅是法庭上所发生的,陪审员的内心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同样重要。
主要有3个因素影响陪审员的判断:
1)构思出一个可以解释证据的故事
2)考虑法官的指示
3)在他们理解与可能的裁决之间做出比较
在一个封闭案件中,陪审员个人的特征会影响他们的判断。支持死刑或者非常专断的陪审员易于给特定类型的被告定罪。然而,最重要的不是陪审员的个性和总体态度,而是他们必须对之前做出反应的情境。
群体因素对陪审团的影响
陪审团是群体,影响其他类群体的那些力量也会使它们摇摆——说服性论证,多数派和少数派影响的模式,群体极化、信息交换等。研究者也对美国最高法院进来允许小型陪审团和非一致意见决定的陪审团的设想做了检验,并提出了质疑。
模拟陪审团毕竟不是真实的陪审团,因此,我们在把研究结果推广到现实法庭上时必须要多加注意。但是,就像社会心理学所有的实验一样,有关陪审团的实验室试验,有助于我们构建用来解释更加复杂的日常生活世界的理论和原则。
第16章 社会心理学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
什么是全球危机以及如何应对
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从没像今天这样生活得健康而长寿,拥有更多的繁荣景象,更多的人权和更多的先进科技。但是,全世界的科学领袖都指出,我们正面临一场全球性的灾难。迅速增长的人口和不断上升的消费量都使得地球眼中“超载”。今天地球上的汽车数量是半个世纪前的10倍,我们燃烧更多的石油和煤炭来产生电和热,温室气体越来越多,同时这个星球也变得越来越热。
今天的地球已经不能支撑那些发达国家的消费量,更不用说进一步增长的消费量。因此持关注态度的科学家和公民们都在考虑我们人类怎样才能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如果我们提高科技的效率和农业生产力结果会如何?如果我们通过引发刺激,以及改变行为和态度来控制人口节制消费结果又会怎样?在过去40年中,文化发生了快速地变化,作为对全球危机的回应它还会再次发生。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眼中的物质主义和财富
当人们感到不确定、不安全和贫困时,物质主义,即从上金钱和财富的观念,会比较流行。当缺乏安全感时,人们在得到一些新的占有物时常常能获得暂时的情绪提升。但是,这种满足是很短暂的。
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明显的民众信心的提高。当物质财富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转而追求亲密感,个人成长,和为社会事业而奋斗的人会体验到更高质量的生活。
在人类的适应能力(当收入和消费量增加的时候,我们很快就会适应)和社会比较倾向(同其他人相比我们可能发现自己的相对状况并没有发生变化)这两个原则的驱使下,我们无法从物质主义中得到满足,也无法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
社会心理学如何有助于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对于有限世界的致命观念:
1)消费会带来幸福(当我得到那栋度假别墅时我就会很幸福)
2)忽视未来(未来的世界自然而然会好的。我的生活就是现在当前。)
3)增长是好的(越多越好)
4)贪婪是好的(我们都应该尽我们所能去索取)
5)支付得越少越好(不应该通过对汽油征税来促进资源保护——我想要便宜的汽油)
6)如果它还没有出故障,就不要去修理它(全球变暖的预测可能是个错误)
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式:亲密、支持性的关系;团体信仰;积极的特质;全神贯注。
总结:个体如何在现代世界承担自己的责任
社会心理学能够既具有坚实的科学性,同时也是温暖而人性化的,即是客观真实的又是启迪智慧的。社会心理学的知识能够借批判性思维来限制直觉思维,用理解来揭穿幻觉,以同情避免不客观的审判。
“一旦思维得到扩展”,思想“就再也不会回到原本狭小的领域了”
第1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知识本是一体的,把它分成不同的学科知识屈从了人类的软弱而已——Sir Halford John Mackinder,1887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如何看待彼此,如何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科学。它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如何构建社会世界,我们的社会直觉如何指引我们,而有时候又是如何误导我们的,以及我们的社会行为如何受他人、我们自己的态度和生物性的影响。社会学和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母体。相比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试图在研究内容上更侧重于个体,在研究方法上更侧重于实验。相比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对个体之间的差异关注得较少些,而更多关注人类如何看待影响彼此。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关于环境的科学。它揭示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个人。就人类本性这个主题而言,还可以用其他的视角来看待此问题。每一个视角都对应各自一系列问题与相应的解答。这些不同视角是互补的,而非冲突的。
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
部分学科的层级关系:
综合层面的解释——>基础层面的解释
神学、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
我们的社会行为并不仅仅取决于客观情境,还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其进行主观建构。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社会心理学现象(我们永远不该遗忘的重要观点):
1)我们构建起社会现实(我们总是想要解释行为,对其归因,以使其变得秩序井然,具有可预见性,使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2)我们的社会直觉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但有些时候是很危险的(用批判性的思维来一直直觉冲动)
3)社会影响塑造行为(外在的社会影响力塑造着我们的态度和行为)
4)个人态度和性格倾向塑造行为(当我们感觉自己处处受制于世俗的种种压力时,或许我们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方式来重获自由)
5)社会行为同样也是生物性行为(我们会做出那些有助于我们祖先繁衍生息的行为。我们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的产物)
6)对他人的感受和做出的行为有时候是积极的,有时候则是消极的
客观现实的确存在,但我们总是透过信念与价值观的眼睛观察它们
因为科学有主观性的一面,我们就要放弃它吗?恰恰相反:正是意识到人类思维的某种解释性功能,我们才恰恰需要持有各种不同偏见的研究者从事科学研究分析。通过不断地将我们的信念与实施相互印证,我们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对它们进行检验和约束。系统的观察与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清洗那些用以观察这个世界的镜片。
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
社会心理学家的价值观直接地影响其工作,如对研究课题的选择;同时也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工作,如当他们构建概念,选择描述标签,以及提供建议时所隐含于其中的价值观。人们越来越多意识到了科学解释中存在的主观性,意识到在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与标签中隐含的价值观,以及在对“这是什么”的科学描述与“这应该是什么”的道德处方之间存在的鸿沟。价值观渗入科学现象并非为社会心理学所独有。正是因为人类思维鲜有不偏不倚,所以如果我们想将自己所珍视的思想结晶与真实的社会现实互相验证的话,就需要系统的观察与实验研究。
我早就知道了:社会心理学不过是尝试而已吗
就像生活中许多场景一样,社会心理学的发现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显而易见。然而,实验研究所揭示的结果只是在实施知晓��后才变得“明显”起来。这种事后聪明式偏见常导致人们对自己的判断与预测做出过高评价。
理论是一套原则的整合,它们可以对所观察到的事件进行解释与预测
一个好的理论的标准:
1)能对大范围内的观察结果进行有效的总结
2)对我们如何证明或修改理论、进行新的探索、以及指出可能的应用方向等方面做出清晰的预测
研究方法: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
社会心理学将将他们的想法与发现构建成理论。好的理论将会在一长串事实中提炼出许多简短的预测原则。我们可以利用这些预测原则对理论加以证实,或加以修改,以产生新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主要是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两类。有时候相关研究会进行系统调查,以探寻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教育水平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得知两个事物之间有自然关系这一信息颇有价值,但这一信息并不能指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会尽可能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来探寻因果关系。通过构建一种可控的模拟现实,研究者可以先变化一个因素,再变化另一个,以期发现这两个因素究竟是单独起作用,还是共同起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对行为产生影响的。我们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即被试既可能被分配到实验室处理组的条件下,也可能被分配到实验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处理)的条件下。然后我们就可以把这两个条件下产生的任何差异归因于自变量的变化。
在设计实验时,社会心理学家有时候会涉及哪些引发被试情感的场景。在设计并进行这样的实验时,研究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例如得到被试的准许,保护他们不受伤害,以及在实验后向他们解释任何先前的暂时欺骗行为。实验室的研究使得社会心理学家能够对来自生活经历的垫底灵感进行验证,然后再将这些原则与研究发现重新应用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
用批判的思维代替直觉,用判断力提纯情感,用理解替代幻想。
第一编 社会思维
第2章 社会中的自我
焦点效应(spotlight effect):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透明度错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cy):我们往往认为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心情(焦虑、愤怒、开心等),我们的面容就会很清楚地表现出这种心情并且使别人注意到。事实上,我们可能比自己意识到的还要模糊不清。别人并没有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
我们和他人之间的交往是双向的。我们对自己的想法和感情会影响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和回忆,也会影响对其他人的反应。而他人也有利于我们进行自我塑造。
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它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很好的回忆。
用积极的信息来提高自尊,会激发个体做出更大的成就。
一个具有相互依赖自我的人会有更强烈的归属感。
控制我们社会行为的心理过程与解释我们行为的心理过程截然不同。理性的解释可能会因此而忽略实际上指引我们行为的内在态度。
自我概念:我是谁
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组织思想和行为。当我们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时,我们可以很好地回忆它(一种叫做自我参照效应的现象)。自我概念的成分包括知道我们对于自我相关的信息进行特殊加工的自我图式,和我们梦想或害怕成为的可能的自我。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整体认识,影响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特点和能力。
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自我概念?其中有很多影响隐私,包括我们扮演的角色,我们所做的比较,我们的社会同一性,我们如何知觉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以及成功和失败的经历。文化也会塑造自我。某些人,特别是在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中,假定存在一个独立的自我。还有一些人,主要存在于亚洲和第三世界文化中,假定存在一种相互依赖的自我。这些不同的观念有助于解释社会行为的文化差异。
我们的自我认识存在有趣的缺陷。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以这种方式行动。当观察者也无法发现我们行为的有力影响作用时,我们也会忽视它。这些控制我们行为的内部的微妙过程可能与我们对它有意识的、清楚的解释不同。我们也往往会错误地预测自己的情绪。我们会低谷心里免疫系统的力量,并且因此倾向于高估我们对重大事件的情绪反应的持久性。
知觉到的自我控制
效能感和控制感的好处很多。相信自己有能力和效率的人以及那些内控的人,比那些习得性无助和悲观绝望的人会应对得更好,并取得更大的成就。但是要注意的是,自我效能的主要来源是对成功的体验,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替代。
是以圣人去甚(过分)、去奢(奢华)、去泰(骄纵)——老子
At no time in the world will a man who is sane Over-reach himself, Over-spend himself, Over-rate himself.——Laotze
要想获得成功和出类拔萃,既需要足够的乐观精神以支撑希望,同时也需要足够的悲观心态以激起对利害的关注
自我服务偏见
与“多数人可能都遭受的自尊和自卑感的折磨”的假设相反,研究者们发现多数人都表现出自我服务偏见。在实验和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发现,人们总是在失败的时候怨天尤人而在成功的时候安享荣誉。我们在一些主观性和盲目赞许性的特征和能力方面,往往认为自己要比一般人要好。过分相信自己,使我们显现出对未来的盲目乐观。我们还容易高估自己观点和弱点的普遍性(虚假普遍性),同时低谷自己能力和品德上的普遍性(虚假独特性)。这些感知在一定程度上来自我们“维持和增强自尊”的冬季,这一动机有利于我们抵制忧郁,但却会引起错误平啊级和群体冲突。
自我展示
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调整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以适应我们的观众。我们在不同程度上监控自己;我们对自己的表现加以注意,不断调整它以创造一个我们所希望的形象。这种印象管理的策略可以用来解释虚伪谦逊的案例,在这些案例中,人们贬低自己,恭维未来的对手,或是当中感谢他人而私下里把荣誉归于自己。有时人们甚至会以自挫行为来实现自我妨碍,用以为失败提供借口,从而保护自尊。
自我效能感可以鼓励我们在逆境中也不要轻言放弃,即使一开始就失败了也要坚持下去,全力奋斗而不要因为怀疑自己而过于分心。高自尊也具有类似的适应性意义。当我们相信自己的美好未来时,我们就不容易沉沦,同时也有利于我们的成功。
那些有关盲目乐观以及其他形式的自我服务偏见的事实,提醒我们自我效能感无法解释自我在社会世界中的全部问题。因此而往往没有考虑到困难常常来自社会环境中不可抗拒的力量,这使我们不但责怪别人甚至苛刻自己。生活中最了不起的成就,和最让人沮丧的挫折。都来自对自己高标准的预期。
任何一个单独的真理都是不充分的,因为世界是很复杂的。任何一个真理如果脱离了和它互补的真理,就只能算是部分真理而已。
第3章 社会信念与判断
我们在自己关注的地方寻找原因
人们从一条一般公里演绎出一个具体例证是很慢的,但是他们从某一个鲜明的例证归纳出一般公里则是非常迅速的。
新闻制作中存在的6个方面的认知偏见:
1)先入之见可能会影响解释
2)确证偏见可能引导他们趋向能确证自己先入之见的信息来源和问题
3)坚定不移的信念可能会以怀疑的面目支持先入之见
4)生动的轶闻趣事看起来可能比统计信息提供更多的信息
5)实际上并不存在相关的事件可能看起来具有相关性
6)事后聪明使时候分析变得非常容易
我们如何解释他人
归因研究者研究了我们怎样接受行为,我们什么时候将人们的行为归结于个人特质,什么时候该将其归结为环境影响?基本上我们都会做出合乎情理的归因。然而,在即使他人的行为时,我们却常犯基本归因错误(也叫对应偏见)。我们会把他人的行为更多地归结为内在的特质和态度,而很少考虑环境的影响限制,即使它们是很显著的。如果一个气球的运动是由我们看不见的风推动所造成的。我们不会认为它是有内在动力的。但人不是无生命的物体,因此当一个人在活动时,我们通常轻视“环境的风”而集中考虑内在的动力。我们会犯这种归因错误,部分原因是我们观察某个人的表现时,那个人就是我们注意的中心,而环境相对是不可见的。但当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时,我们的注意力通常是放在需要做出反应的情境上,这个时候,情境就是可见的了,因此我们会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敏感。
我们怎样感知和回忆我们的社会生活
我们的先入为主会强烈地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解释和记忆。在许多实验中,人们实现的判断会强烈影响他们知觉和解释信息的方式。其他一些实验在给被试提供信息之初会在他们头脑中根植下判断或错误信念。这些实验揭示出,正如事前判断会扭断我们的知觉一样,时候判断也会扭曲我们的回忆。
精神分析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也是具有这些倾向。我们都会选择性地注意、解释和回忆某些事件以支持自己的观点。我们的社会判断(Social judgement)是一个融观察、期望、推理和热情为一体的混合体。
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心理学研究者一直以来都在探索大脑信息加工方面的惊人能力。我们在自动、有效和直觉思维方面拥有巨大的能力。我们的认知效率尽管在通常情况下适应良好,但偶尔也会以出错为代价。既然一般情况下我们意识不到这些进入我们头脑中的错误,那么明确我们形成并维持错误观念的途径——“非理性的原因”——对我们就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经常高估自己的判断。这种过度自信现象部分来源于我们更容易描绘自己正确而非错误的缘由。另外,人们更有可能去寻找那些支持而非否定自己的信息。
其次、当别人给我们提供很有说服力的轶闻或甚至是毫无价值的信息时,我们经常会护士有用的基准信息。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更容易回忆起(易得性)生动的信息。
第三、我们经常在相关错觉和个人控制之间摇摆。在不存在相关的地方知觉到相关(错觉相关)和认为自己可以预测并控制随机事件(控制错觉)听起来很诱人。
最后、情绪会影响判断。好的坏的情绪会机器个体对与之相关的经历的回忆。情绪会给我们对当前经历的解释着色。通过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情绪还会影响我们做判断时思考的深度和效率。
我们的信念倾向于自我实现吗
对社会信念和判断的研究揭示出:我们怎样形成和维持通常运作得很好但有时会令我们误入歧途的信念。正如视错觉是帮助我们组织感觉信息的认知机制的副产品一样,我们的错误判断也是运作得很好的思维策略(直觉)的副产品。但是它们依然是错误,会扭曲我们对现实的知觉并削弱我们对别人的判断。因此社会心理学同时关注社会思维的优势和不足。
第4章 行为和态度
态度(attitude)可以界定为个体对事情的反应方式,这种积极或消极的反应是可以进行评价的,它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者行为倾向中
态度的ABC理论:感觉(affect)、行为倾向(behavior tendency)和认知(ecognition)
真理只有在被发现时才会变得显而易见
态度决定行为吗
我们精通并擅长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原因,但却非常不善于做我们已找到原因的事
人们表现出的态度很难准确预测他们的各种行为
当我们观察个体总体的或通常行为而非单独某一次行动时,态度对于行为的预测效应会变得更明显
我们内在的态度是如何与我们外部的行为相联系的呢?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态度和行为互相支持。流行的大众观点强调态度对行为的影响作用,但令人惊奇的是,态度——通常被认为是对一些事物或人的感情——经常不能很好地预测行为。并且,改变人们的态度很显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行为。这些发现让社会心理学家急于去寻找我们经常言行不一的原因。最终得出的答案是:我们所表露的态度和做出的行为各自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在3种情况下,我们的态度能够预测我们的行为:
1)如果把“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
2)如果态度与预测的行为(比如对投票的研究)紧密相关
3)如果态度是强有力的(以某一些事情提醒我们牢记这点,或通过直接的经验意识到这点)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的所想所感与我们的所为会紧密相关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当一个人的话语没有令人信服的外在解释时,语言就会变成为信念
在我们答应一个小要求之前,考虑一下后果是什么
态度——行为之间的关系也以相反的方向起作用;不仅态度会影响行为,行为也可能影响态度。当我们做事时,我们往往会夸大事情的重要性,特别是当我们为该事负责时。许多研究都可以证实这一点。对登门槛(foot-in-the-door phenomenon 如果想要别人帮你一个大忙,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先请他们帮一个小忙)现象的研究说明,对一个小行为的承诺可以让人们更愿意做一件更大的事。行为也影响我们的道德态度:我们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正确的。同样地,我们的种族政治行为也可以塑造我们的社会意识;我们不仅仅坚持自己相信的,我们也相信自己所坚持的。
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如果我们觉得腰围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话,我们的态度就会依从行为
当做出重要决策以后。我们会过高地评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以此来减少不协调
当人们在没有报酬或强迫的情况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他们会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对这种活动的兴趣。而外部引导人们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激励性因素,从而破坏了内部动机。
三种不同的理论可以解释行为对态度的影响。自我暗示理论假定人们适当调整自己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控制自己行为一致,尤其是那些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我们可以找到证据证实人们确实会因他人的想法而调整自己的态度,但与此同时也发现有时真的会引发真实态度的改变。
另外两种理论认为我们的行为会促使真实态度做出改变。不协调理论的解释是,当我们的行为与态度相反或者很难做决定时,我们会感到紧张。为了降低这种情绪的激活,我们会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不协调理论进一步认为,我们不当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少,我们越觉得自己对其负有责任,从而会产生越多的不协调,态度也改变得越多。
自我知觉理论则假定,当我们的态度不很坚定时,我们就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及其环境来推断我们的态度。自我知觉的一个有趣的推论是“过度合理化效应”:付给报酬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将他们的这种事转化为苦差(如果这些报酬使他们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报酬)。研究都证实了这两周理论的预期,这表明它们分别描述了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要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去付诸行动。要不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避而远之。要想改变一个习惯,那就做点别的事来取代它。
如果要克服心中那令人不快的紧张情绪,我们必须……冷血地做出与希望自己培养的性格相悖的行为。——威廉詹姆斯,“什么是情绪?”
第二编 社会影响
第5章 基因、文化和性别
人类的自然天性和文化多样性会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人类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方面,存在两种占统治地位的观点:进化观点,强调人类的联系;文化观点,强调人类的多样性。
要了解自己文化的影响,我们只需要接触另外一种文化。同样,了解我们文化中社会规范的最好方法就是进入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中,观察他们是那样行事,而我们是这样行事。
在文化差异的表面下,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
在全世界,人们倾向于用稳定、外向、开放、友好、尽责来形容他人
社会存在的五个社会信念维度:
1)玩世不恭(有权力的人往往会剥削其他人)
2)复杂社会(个体必须根据特定的环境来处理问题)
3)付出回报(如果个体真的尝试了,他/她就会成功)
4)精神支柱(宗教信仰有助于心理健康)
5)命运控制(命运决定了个人的成败)
尽管人类在学习和适应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进化的观点仍然强调人类天性中共有的亲缘关系
文化的观点则强调人类的差异性——那些有助于界定一个群体,并代代相传的行为、思想、传统等。不同文化在态度和行为上的显著差异表明,在一定程度上,人类其实是社会文化规范和角色的产物。
然而,跨文化心理学家也试图寻找人类“内在的统一性”。尽管不同的文化存在着差异,但是它们也有一些相同的社会规范。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规范是关于地位不平等的人们之间如何进行交流。
所有的文化都会赋予个体一定的角色。扮演一定的角色常常会使人们内化自己的行为。改变角色也能改变我们的观点。
如何解释性别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我们不能像鸵鸟一样,由于害怕那些令我们不舒服的事情而把头隐藏起来。
男孩和女孩,男人和女人,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相似。然而他们之间的差异却更为引人注目。尽管男性和女性各自的个体差异远远超过了性别差异,但是在独立性和关联性方面。女性通常更关心他人,表达更多的共情和情绪反应,用更多关系性词汇描述自己。男女两性似乎边线处不同的社会支配性,攻击性和性特征。
我们要牢记这一事实:个体差异远远超过性别差异。女性和男性并不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性别,他们更像一个人的两只手,相似但却不完全一样,彼此非常协调,但当他们紧紧相握时却有所差异
进化与性别:什么样的行为是天生的
随着人类进入中年甚至老年期,女性变得更加独断自信,而男性则更多地与他人共情,更少支配他人。极速滨化可能是性别差异减小的一种解释。
防止事后推测偏见的方法是想象一下可能出现的其他发展方式。
进化学派心理学家提出进化如何决定两性在行为上差异的理论,比如攻击性和性活动的主动性。他们认为,自然界中的择偶行为要求男性对女性——尤其是那些具有较强生殖力的生理特征的女性——更加主动,而且要求男性通过攻击与支配来与其他男性竞争。女性由于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升职机会,所以会仔细考虑男性保护和赋予后代的囊里。批评者认为进化学派的解释是从事实倒推出来的,而且无法解释文化差异。达成一致的观点是自然赋予了我们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文化与性别:我们的行为是由文化影响的吗
显著的跨文化、跨时间的差异表明,进化和生物学并不能解释性别角色的差异,而是文化塑造了性别
孩子们比较关注的其实并不是父母怎么想,而是他的同伴怎么想。
受到最多研究的社会角色——性别角色,反映了文化的重大影响。不同文化背景及不同时代的性别角色差异非常大。主要的文化影响并不是由父母直接带来的,而是通过同伴的影响
结论
社会情境的确会强烈地影响个体,但是个体也会影响社会情境,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至少是以三种方式进行的:
1)某一种特定的社会情境通常会对不同人产生不同的影响
2)由于人们通常会选择自己所处的环境,于是人的因素就会和环境因素发生交互作用
3)人们会创造自己的环境。社会环境和天气不一样——仅仅发生在我们周围。环境更像是我们的家园——一个我们自己创造的地方。
生物和文化解释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实际上它们是相互影响的。生物因素在文化背景下起作用,而文化因素则在生物因素基础上世家影响。
如果不考虑人的力量的话,有关社会影响额重要事实就只是半个事实而已。个人和情境至少通过三种方式相互影响。首先个体对某一个特定情境的解释和反应有差异。其次,人们会选择对自己有影响的环境。第三,人们会创造自己的社会环境。因此力量根植于个人和环境根植于力量和环境之中。所以我们既创造我们的世界,也被我们的世界所塑造。
情境与个人之间双向的联系使我们与环境之间存在互动。我们即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建筑师,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那么是不是哪一种说法更为明智呢?从某种角度讲,把自己看作环境的产物(否则我们一方面会因为自己是社会的建筑师而过分骄傲。另一方面我们会因为自己而过分指责知己),同时把他人视为自由的行动者(否则我们会变得过于几圈而专断)比较明智。
也许我们按照相反的方式理解会更好——把自己看作自由者,同时关注他人受到的环境影响。这样我们看待自己时会更强调自我效能,同时在看到他人时更多地理解他们的处境(如果我们认为他人是受自己所处环境的影响。这样我们就会更可能理解他人,而不是简单地把其不良行为归因于“不道德”、“残酷”、“懒惰”)。但多数的宗教都鼓励我们自己负责同时尽量少地评价他人。这难道是因为我们人类的天性就是更多地给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而同时却会责怪他人?
第6章 从众
从众(conformity)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一般分为三种:靠外在力量而表现出的从中行为叫做顺从(compliance)(为了得到奖励或避免惩罚);由明确的命令所引起的叫做服从(obedience);真诚的、内在的从众行为叫接纳(acceptance)。前两种是表面上与群体相一致而内心并不赞同,后一种不仅在心动上而且也在信念上与社会压力保持一致。除非我们觉得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责任,否则,我们通常会赞成自己坚持做的事情。
什么是经典的从众研究
三组经典实验展示了研究者如何研究从众的。谢里夫光查到,他人的判断会影响人们对光点移动距离的错觉估计。就这样形成了“正确”答案的规范,并且该规范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并在一批一批研究参与者中流传下来。这种实验暗示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暗示。
所罗门·阿施设计的实验任务非常清晰,不像谢里夫采用的是模糊任务。阿施先让实验者听到其他人做出三条线段中的哪一条与标准线段相等的判断,然后自己做出判断。当其他人一致地给出一个错误的答案后,结果发现有37%的实验者会从众。
谢里夫的程序引发了接纳;另一方面,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实验引发了顺从的极端表现形式——服从。在最理想的条件下——合法、近距离的命令者、遥远的受害者以及没有一个不服从的榜样——65%的成年男性参与者完全服从命令,对隔壁发出尖叫的、无辜的受害者实施具有伤害的电击。
这些经典的实验解释了社会力量的潜能和顺从导致接纳的容易成都。罪恶不只是美好世界中坏人的行为,而且也可能是强有力的情境诱使人们对谬误的从众或向残忍屈服投降的结果。
经典的从众实验解答了一些问题,但也提出了另一些问题:(1)人们有时从众,有时不从众,那么他们什么时候从众?(2)为什么人们会从众?为什么他们不忽视群体“做真实的自己”呢?(3)是否有一种人特别容易从众?接下来让我们依次来探讨这些问题。
什么因素可以预测从众
利用从众实验程序,研究者考察了从众产生的环境条件。某些情境看起来特别有影响力。例如,从众会受到群体特征的影响。当面临意见一致的、3个或更多个有吸引力的、地位高的人时,人们最容易从众。如果个体是在公众场合作出反应并且没有做出事先承诺,那么人们也最容易从众。
个体为什么会从众
实验表明人们之所以从众主要出自两个理由。规范影响来自于人们希望获得别人的接纳。信息影响来自于其他人为自己提供事实证据。当公开作出反应时从众程度较大,这反映出规范的影响力。当遇到难以决策的任务时从众程度也比较大,这反映出信息的影响力。
谁会从众
“谁会从众?”这个问题没有找到确定的答案。一般人格测验分数无法准确地预测个体的特定从众行为,但却是个体一般从众倾向(和其他社会行为)较好的预测指标。特质效应在“微弱的”情境中显得最为强有力,在这种情境中社会力量并不比个性差异占绝对优势。虽然从众和服从是普遍的社会现象,但是文化却使人们表现出或多或少的社会敏感性。
什我们如何抵制从众的社会压力
逆反(reactance):人们确实采取行动来保护他们的自由感,努力限制人们的自由常常会导致反从众和一种称作“回飞镖”的效应。我们并不是追求某种独特性,而是追求正确方向上的独特性。我们要求不只是与众人不同,而是要好于众人。
社会心理学家强调社会压力的重要性,因此必然强调人的力量。我们并不是玩偶。当社会强制变得非常明显时,人们常常会表现出逆反心理——为了恢复自由感而公然蔑视强制力量的动机。当群体所有成员同时表现出逆反心理时,其结果便是反叛。
与群体偏离太远,我们会感到不舒服,但是我们也不想和其他人太一致。于是,我们就会以那种坚持自己独特性个性的方式行事。在群体中,我们最可能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
作为个体,我们需要平衡自己的独立性需要和依恋需要,私密性和公共性,个体性和社会同一性。
第7章 说服
说服(persuasion):说服有利有弊。说服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而是信息背后的目的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决定了我们对好坏的判断。我们称不好的说服为“灌输”,而好的说服则为“教育”。与灌输相比,教育以事实为基础,并且较少使用强制手段。我们的观点总是有一定来源的,因此,无论是教育还是灌输,说服都是不可避免的。
说服的途径有哪些
有时候说服是发生在人们关注某个论题并且对其做出积极思考的时候。当人们自然而然地对论点进行分析时,使用的是说服的“中心途径”。如果论题没有引发个体作出系统的思考,个体只是根据一些具有偶然提示性的线索下定论时,说服会通过速度更快的“外周途径”发生。由于中心途径的说服更具理性,因此更加持久,也更有可能改变行为。
说服的要素有哪些
人类相互关系和影响的六大原则:
1)权威性:而你们会听从可行的专家。建立你的专业知识,确定你已经解决的问题和你说服过的人。
2)偏好:人们对自己所喜欢食物的反应更加积极。赢得朋友并且影响他人,在相似兴趣的基础上建立联系,当众公开表扬。
3)社会证明:人们利用他人的例子来证实自己怎样思考,感觉和行动。利用“同辈力量”——让那些受尊敬者指引方向。
4)互惠性:人们感觉自己应该去回报所得到过的东西,
5)一致性:人们倾向于遵守自己公开作出的承诺。让别人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或者说出来。不要说“请在......情况下做这件事”,而要通过提问引发肯定的回答。
6)珍奇性:物以稀为贵。真诚地强调信息或者机会的唯一性。
说服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组成部分:1)传达者;2)信息内容;3)沟通渠道;4)听众
谁是发言者? 可靠的传达者给人的感觉就是值得信赖的专家。那些讲话预期果断、语速较快并直视听众眼睛的人通常较为可信。那些特与个人利益相悖观点的人也会让人产生同样的感觉。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信息传达者在品位和个人价值方面也非常有效。
说了些什么? 当一条信息与好心情联系起来的时候会更有说服力。人们在情绪好的时候一般会做出更多更为爽快、不假思索的判断。而一些引起恐惧心理的信息也同样有效,如果信息接收者能够采取预防行为的话,则更是如此。
一种信息与听众已有观念之间会产生怎样的差异,取决于传达者的可信度。而究竟是单方面信息还是双方面信息更有说服力取决于:如果听众已经赞成该信息,而且过后不大可能会考虑相反的意见,那么单方面的观点可能更有效。而当听众心思较为缜密或者并不赞同该信息时,那么包含正反两方面的信息则更为有效。
当涉及某个问题的正反两方面时,观点出现的哪种顺序会更有优势呢?最具普遍性的结论就是首因效应。但是如果观点之间存在时间间隔,那么较早呈现的信息作用会减小;如果在第二条信息呈现完后立即作出判断,那么对于该信息的印象还很清晰,很可能会出现近因效应。
沟通渠道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信息是如何被传达和交流的。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通常都是最有效的。然而对于复杂难懂的信息来说,书面文字媒介则是卓有成效的。然而对于复杂难懂的信息来说,书面文字媒介则是卓有成效的。当问题无关紧要(例如该买哪个牌子的阿司匹林)或情境比较陌生(如在两个不知名的候选人之间做出选择)时,大众传媒则较为有效。
观众 最后,信息的接收者也很重要。听众们接受信息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他们是在考虑有力的想法还是想做出反驳?他们是否被事先警示过了?此外听众的年龄也有影响作用。对人们做过长期反复调查的研究者们发现,年轻人态度的稳定性较差。
现实生活中的说服:邪教(cults)是如何进行精神灌输的
宗教邪教的成功让我们有机会见识了强有力的说服过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种成功看来是源于对行为承诺的强调,运用有效的说服原则,以及将人们孤立在思想同化的团体中。
应该如何抵制被说服
人们应该如何抵制被说服呢?预先公布自己的立场(这可能是受到别人对自己立场轻微的攻击而引发出来的),会导致个体抵制随后的劝说。温和的攻击还可以起到免疫的作用,使个体对可能到来的更强烈的攻击做好反驳的准备。结论看似矛盾:加强现有态度的方法之一竟然是对其发出挑战;当然,这种挑战的强度必须始终,不至于颠覆其以后的观点。
总结:开明带不要天真
作为说服的接收者,我们人类的任务就是在天真轻信和愤世嫉俗之间求生存,有人认为,容易被说服是人类的一个弱点。我们主张“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但是,拒绝一切信息的影响到底是一种优点呢,还是一种对狂热的掩盖?我们如何让能够在保持其谦卑和开明的同时,对说服进行批判性思考呢?
作为开明的人,我们可以假设自己所遇到的每一个人在某方面都可以充当我们的指导老师。我所遇到的每个人都有某种超越我的专长,因此总有可以教给我的东西。当我们建立联系的时候,我希望能够从这个人身上学到一些东西,并且能够与他分享我所拥有的知识来作为回报。
作为批判性的思考者,我们可以从预防研究中得到启示。你是否想在接触确凿的信息之前就建立对说服的防御机制?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和批判性的思考者吧。强迫自己与之争论。听完一次政治演说之后,与别人一起讨论。换句话说,不要光听,还要做出反应。如果该信息经不起仔细推敲,那么它就再糟糕也不过如此。如果禁得起推敲的话,它对你的影响可能会更为持久。
第8章 群体影响
群体(group):两个或更多互动并相互影响的人。群体成员把自己群体中的人看作是“我们”而不是“他们”。群体的存在可能有许多理由——为了满足归属的需要,为了提供信息,为了给予报酬,为了实现目标等等。
社会助长作用:我们是怎样受他人在场影响的
他人在场问题是社会心理学家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对于该问题的早期研究发现,观察者或者共事者的存在会提高个体的作业成绩。另一些人则发现他人在场会降低个体的作业成绩。扎伊翁茨用一个知名的实验心理学定律吧这些发现融合了起来。这个定律即是:唤起能促进优势反应。由于他人在场能引发唤起状态,所以,观察者或共事者在场,会提高简单任务(其优势反应是正确的)的作业成绩,但会降低复杂困难任务(其优势反应是错误的)的作业成绩。
然而,我们为什么会因为他人的在场而被唤起呢?实验表明:这种唤起部分来自己评价顾忌,部分来自己分心——注意他人和注意当前任务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另一些实验(包括一些动物实验)表明,即使我们不存在评价顾忌或者分心,仅仅是他人在场也会引起唤起的。
社会懈怠:个人在群体中会减少努力吗
社会助长研究的是个人作业成绩能得以单独评价的任务中人们的行为表现。然而,在许多工作情境中,人们汇聚个人努力以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个人的努力却无法单独被评价。研究表明群体成员在完成这样的“集体任务”时,就不会那么努力了。这正如我们平常所见的;如果个人的责任被群体分散了,那么就容易导致个体成员搭群体便车的现象。
去个体化:人在群体中何时会失去自我感
高水平的社会唤起与责任扩散结合有可能使人们放弃自己的道德约束或者丧失自己的个性。当个体处在一个大的群体之中或者身穿有隐蔽作用的服装时,会被唤起,或者分心,进而体验到一种匿名性,在这样的情境中,尤其可能会发生去个性化现象。其结果就是自我觉察和自我约束减弱,而对积极或消极的直接情境因素的反应性增强。
群体极化:群体会强化我们的观点吗
潜在的积极和消极结果都来自群体讨论。在你试图理解群体讨论会加强个体冒险性这一有趣的发现时,研究者发现实际上是讨论加强了原本的主导观点,无论是冒险的还是审慎的。在日常情境中也同样,群体交流会强化观点。群体极化现象为研究者观察群体影响打开了一扇明窗。研究者证实了两种群体影响:信息影响和规范影响。从讨论中收集起来的信息大多有利于大家最初的选择,因此会强化对其的支持。而且,如果人们在比较了各自的立场后,惊奇地发现其他人都对自己最初的意向持支持
态度,那他们就会表现得比以前的意向更胜一筹。
群体思维:群体会阻碍还是促进好的决策
对几大国际事件失败决策的分析表明,群体对和睦一致的渴望要求可能会压倒对相反观点的真实评价。特别是当群体成员猛烈地渴望统一性,或是他们与相反的观点相隔绝,又或是领导暗示了他或她本人的意愿时,这表现得尤其突出。
这种以群体思维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对和睦过分的关注,其症状表现有(1)无懈可击的错觉(2)合理化(3)对群体道义的无可质疑(4)对对方立场的刻板印象(5)从众的压力(6)对异议的自我潜意识压力(7)一致同意错觉(8)保护群体不受不愉快信息干扰的“心理防御”。对贾尼斯的群体思维模型的批评指出,该模型的某些方面(例如支配型领导方式)与错误决策的联系要大于其他方面(例如凝聚力)。
但是,无论是在实验中还是历史事实中,群体有时候也会做出英明的决策。这些案例说明了群体思维的理论仍需加以修正。通过从各方面搜索信息以及改善对各种可能性选择方案的评价,群体能够从其成员整合后的洞察力中获益。
少数派影响:个体是怎样影响群体的
如果少数派的观点永远都不会成功,那么历史就会是静止的,一成不变。在实验中,当少数派具有一致性并且自信地坚持自己的观点时,当多数派中开始有人叛离时,少数派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即是这些因素并不能使多数派采纳少数派的观点,它们也会令多数派产生自我怀疑并且促使多数派考虑其他的可能性选择,并通常可以诞生更好的、更具创造性的决策。
任务与社会型领导,正式和非正式群体的领导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力。那些朝着既定目标坚持不懈并且表现出自信领导气质的人们通常能赢得信任并鼓舞其他人追随自己。
总结:难道群体不利于我们吗
我必须承认,很多人会认为总体而言群体是不好的。在群体中,我们容易被煽动,更有压力,也更紧张,在复杂任务中更易出错。沉浸在给我们提供匿名权的群体中,我们更容易虚掷光阴或是由于去个性化而释放出最糟糕的冲动。政治暴行、私刑、团伙破坏和恐怖分子都是群体现象。群体讨论常常会使我们的观点极化,增强种族主义和敌对主义。它还可能压制异议,产生出导致灾难性决策的一致性的群体思维。难怪我们会颂扬那些为了真理和公正而站出来的个体——由一个人组成的少数派,也就是那些独自反对群体的人。群体看上去实在是非常非常的不好。
所有这些都是真实的,但这只是真相的一般。另一半是,作为社会动物,我们是群居生物。就像我们的远祖一样,我们为了生活资料、支持和安全感而相互依靠。而且,当我们的个体倾向十分积极时,群体交流能使我们变得更好。在群体中、奔跑者会跑得更快,观众会笑得更大声,捐献者会更加慷慨。在自助的群体中,人们可以增强自己戒酒、减肥和努力学习的决心。在志趣相投的群体中,人们会将自己的精神意识扩大化。“有时候精神层面的真诚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心灵的健康,”15世纪的牧师坎佩斯(Thomasa Kempis)观察后这样说到。当人们的信念“相遇、交谈并共同交流”时,尤其如此。
从群体正在扩大或放任自流的倾向出发,群体可以是非常非常好的,也可以是非常非常坏的。所以我们最好能明智而有目的地选择群体影响。
第三编 社会关系
第9章 偏见:不喜欢他人
偏见(prejudice):基于错误和顽固的概括而形成的憎恶感,这是一种没有明显依据的易变的观点。
偏见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
刻板印象是有关其他群体的信念,信念可能准确,也可能不准确,或者过度概括,但是它是基于真理核心的。偏见是一种预断性的负面态度。歧视是不合理的负面行为。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可能指个体的预期态度,或者歧视行为,或者压制性的制度实践(即使并非有意带有偏见)。
刻板化的信念、偏见性的态度和歧视性的行为长期以来一直在危害着人们的生存。根据过去40年美国人对调研人员的陈述来判断,他们对黑人和女性的偏见已经骤然减少。然而,微妙的调查问题、评估人们态度和行为的间接方法,依然能揭示强烈的性别刻板印象和相当程度的掩饰过的种族和性别偏见。偏见虽然不再那么明显,但它依然潜伏着。
偏见有哪些社会根源
社会情境以多种方式滋生并维持着偏见。一个沉醉于社会和经济优越感中的群体,往往会以偏见的信念来他们的地位做辩解。人们同样也在孕育或者减少偏见的方式下被抚养长大。家庭、宗教团体及更广阔的社会都可能维持或者减少偏见。社会制度部分出于惯性的原因也支持主张偏见。
偏见有哪些动机根源
人们的动机会影响其偏见。挫折滋生敌意,人们有时候会将这种敌意发泄到替罪羊身上,有时会更直接地针对��争性的群体来表现这种敌意。人们还有一种愿望,即认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群体比其他群体优越。即使很普通的群体成员身份,也会使人们喜欢自己的群体要胜于喜欢其他群体。自我形象受到威胁会增强这种内群体的偏爱,归属感的缺失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从相对乐观的角度看,避免偏见的动机能够引导人们打破偏见习惯。
偏见有哪些认知根源
近期的研究对偏见有了新的视角,这些研究展示了偏见背后的刻板印象怎样成为我们思维——我们简化世界的方式——的副产品。
首先,将人分门别类的做法,夸大了群体内部的一致性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
第二,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诸如孤零零的一位少数派人士,具有无法抗拒的特点。这种人会让我们意识到在其他情形下注意不到的差异。两个独特事件的发生——或许是一位少数派人士犯了一种非同寻常的罪行——帮助建立了人与行为之间的错误相关(illusory correlation)。
第三,将他人的行为归结于内在品质,会导致利群偏差:将外群体成员的消极行为归结于天生的特点,对他们的积极的行为则闪烁其词。
指责受害者,还源于一个公认的假设:因为这是一个公正的世界,人们得到他们应得的东西。
偏见的后果是什么
偏见和刻板印象会造成非常重要的后果,尤其是当它非常强烈的时候,在判断不了解的个体的时候、在就整个群体做政策决定的时候。刻盘印象一旦形成,就趋向于自行永久存在,并且拒绝改变。它们还会通过自我实现的预言创造出它们相应的现实。偏见通过刻板印象威胁,让人担心其他人会刻板化地看待自己,因而还能放爱一个人的表现。
总结:我们能够减少偏见吗
相对于减少偏见而言,社会心理学家在解释偏见方面做得更为成功。因为偏见源于很多相互关联的因素,所以没有简单的纠正方法。不过,现在我们有望找到一些办法来减少偏见:
1)假如不平等的姿态滋生偏见,那么我们可以谋求建立合作、地位平等的关系
2)如果偏见常常使得歧视行为合理化,那我们可以通过法律要求非歧视
3)如果社会制度支持偏见,那么我们就取消这些支持(例如,说服媒体宣扬种族之间的和睦)
4)如果外群体看起来比事实上更不像某人自己的群体,那么我们可以努力将它们的成员个性化
5)如果自发的偏见致使我们做出一些让我们羞愧难当的行为,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羞愧激励我们打破偏见
第10章 攻击行为:伤害他人
攻击行为(aggression):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或者言语行为。可分为敌意性攻击行为(hostile aggression,由愤怒引起,以伤害为目的)和工具性攻击行为(instrumental aggression,只是把上海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
大多数恐怖活动属于工具性攻击,谋杀大多都是敌意性的。
攻击行为理论
当不幸看上去不可避免时,人们可以耐心地忍受;一旦人们感到他们可以摆脱这些不幸,它们就变得令人无法忍受了
攻击行为的主要原因有3点:
1)人类有基于生物本能的攻击性驱力
与弗洛伊德和洛伦兹关系密切的本能观点认为攻击性的能量会在体内不断积累,就像谁在大把后积聚一样。虽然这种观点很少有直接证据的支持,但攻击行为确实受到遗传、血液化学成分和大脑的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2)攻击行为是对挫折的自然反应
如果存在攻击性的线索,这种愤怒就可能激起攻击行为。挫折感不仅来自剥夺本身,还来自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3)攻击行为是习得的
��� 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别人的成功,我们会习得攻击行为的好处。社会学习使家庭、亚文化和大众媒体都能对攻击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厌恶事件(疼痛、炎热、受到攻击或侮辱)、唤醒(体育锻炼、性兴奋)、媒体(色情文学、性暴力、电视、电子游戏)和群体氛围
一个躯体唤醒状态会引发怎样的情绪,取决于人们对这种唤醒的解释和分类。而且唤醒状态是可以相互增强的。(过山车受到惊吓之后性爱更有激情)
反复观看以快速、强迫的性行为为特征的色情片容易导致:
1)性伴侣的吸引力下降
2)对通奸和女性对男性的性顺从更容易接受
3)男性对女性的感知更容易从性的角度出发
长时间看电视的人会认为世界是个危险的地方
厌恶事件不仅包括挫折,也有不适、疼痛和身体、言语上的人身攻击。几乎任何一种来源,甚至包括身体锻炼或性刺激导致的唤醒,都能被转化为愤怒。
电视表现了相当多的暴力。相关实验研究得出一致的结论:观看暴力节目会
1)导致攻击行为出现一定增长,尤其是在被激怒的人中
2)降低观众对攻击的敏感度和改变他们对现实的觉知。
这两个发现和对观看暴力色情文学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观看色情文学会增加男性对女性的攻击,而且扭曲他们对于女性对性胁迫的态度的知觉。反复玩暴力游戏则会引发更多的暴力攻击性的想法、情绪和行为。
很多攻击性行为是群体发生的。激怒个体的情境同样可能激怒群体。通过分散责任和极化行为,群体情境能够增强攻击反应。
如何减少攻击
宣泄作为一种治疗技术已经存在一百多年了。它一度是心理分析疗法的中流砥柱,但现在已经不是了。它的主要缺点是,没有证据证明它起作用了。当你调查人们是否喜欢宣泄疗法,你听到了很高的赞誉。当你考察它是否带来了变化时,宣泄则鲜有建树。
与宣泄假设相反,发泄攻击更多地引发攻击的产生,而非减少进一步的攻击。
社会学习观点建议通过消除引发攻击的因素来控制它——通过减少令人厌恶的刺激,奖励和塑造非攻击行为,和产生于攻击不一致的反应。
第11章 吸引和亲密:喜欢他人和爱他人
人与人之间的终生的相互依赖性使得人际关系成为我们生存的核心。
什么造就了有益和吸引
影响喜欢和友谊的4个强有力的因素:
1)接近性: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的最好预测因素。接近性有利于双方不断表露自己,从而进行相互交往,这也促进双方去发掘两人的相似之处,感受彼此的喜爱。
2)外表吸引力:我们都倾向于选择有吸引力的人,但是在生活中人民都愿意选择那些大体上与自己吸引力相当(或者,对方魅力不足但具有其他补偿性品质)的人结婚。对有吸引力的人的积极归因形成了关于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也就是“美即是好”的假设。
3)相似性:双方在态度、信仰和价值观上的相似性,会极大地增进一方对另一方的喜欢。相似导致喜欢
4)被喜欢:对立则很少能产生吸引。我们也可能和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建立关系
总而言之:我们喜欢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回报,或者那些与回报事件相联系的人
什么是爱情
完美的爱:亲密+激情+承诺
伴侣之爱:亲密的感情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一种稳固而温馨的爱情
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坠入情网,很难从一段爱情中解脱出来,而且,相比于女性,男性很少会结束一段即将迈向婚姻的爱情关系。但是,热恋中女性则一般会有像她们的伴侣一样多的情感投入,甚至会比对方投入更多。她们更倾向于报告自己体验到的感觉。同样,女性比男性更注重友谊中的亲密感,也会更多地关心她们的伴侣。男性则比女性更多地想到恋爱中的嬉戏以及性的方面。
有的时候,熟悉关系不仅仅会发展为友谊,而且会成为激情之爱。这样的爱情常常是狂喜与焦虑、兴奋与痛苦的混合体。情绪的两因素理论认为,在一个浪漫的情境中,任何刺激(甚至疼痛)造成的唤醒水平的可以被解释为激情。在最完美的感情关系中,最初的浪漫兴奋会逐渐成为更加稳定、更加温情的关系状态,这种关系就被称为伴侣之爱。
哪些因素促进了亲密关系
造成人们亲密关系(伴侣之爱)的起伏的3个因素:
1)依恋类型:安全性依恋、回避性依恋、不安全型依恋
2)公平:双方对自己的付出和所得的感觉(不公平和婚姻紧张会产生恶性循环)
3)自我表露:这是一种随着对方表露程度的提高而做出回应从而逐步达到的一种状态。信任取代焦虑,使我们更容易展现自己,而不需要担心失去他人的友情或爱情。随着相互关系的深入和发展,自我表露的伴侣会越来越多地向对方展现自我;他们彼此的了解越发深入,直到一个适当的水平为止。
亲密关系是如何结束的
人们处理失败婚姻关系的3中方法:
1)忠诚于伴侣,等待时机以改变关系
2)忽略伴侣(尤其是男性),无视另一方的存在并任由婚姻关系继续恶化
3)表达他们在乎的内容,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婚姻关系(如讨论问题、寻求建议、尝试改变)
如果丈夫能够接受妻子的批评,他们的婚姻通常能够继续下去。痛苦和争吵并不能预测离婚,真正能够预测婚姻危机的因素是冷漠、希望破灭和无助。当羞怯的男性找了挑剔的女性为妻(违背传统的性别期望),情况更是这样。幸福的夫妻减少抱怨和责难,增加肯定和赞同,腾出时间表达彼此的观点,每天一起祈祷或悠闲,凝视对方的眼睛
爱情并不总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婚姻解体的预测因素有很多,包括强调感受重于承诺的个人主义文化,以及双方的年龄、受教育水平、价值观和相似性等。夫妻双方分手或重建其婚姻的过程也是因人而异,但是很少是不可解决的,其中共同的是积极的、非对抗的沟通方式。
总结:经营爱情
现代生活的两个事实似乎无可辩驳:
1)亲密而持久的婚姻关系是幸福生活的标志
2)亲密而持久的婚姻关系正在减少
婚姻幸福的心理要素是心意相通,交往和性的亲密、平等地给予和获取情感和物质资源
人们必须付出努力才能防止爱情的衰退。每天挤出时间聊聊当天发生的事情;克制自己的唠叨,不争吵,坦露自己并倾听对方的感伤、关注和梦想;努力使婚姻达到理想的完美境界,成为“社会平等的、无阶级的乌托邦”,伴侣双方都能自由地给予和获取,能够共同作出决策并一起享受生活。
成熟的爱情是被一种信念所支撑的:爱情本身就包括对差异和缺点的承认和接纳;爱情是在内心决定去爱一个人并对其作出长相厮守的承诺;爱情是可以经营的,它需要相爱的人共同去培育。
长久的爱情不会发生在那些轻易分手,棱角分明或者需要小心对待的人身上。
第12章 利他:帮助他人
利他主义(Altruism):是自私自利的反义词。一个利他的人即使在无利可图或不期待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也会关心和帮助别人,终极目的是增加他人的福利。
利己主义(egoism):主张自我利益驱动所有行为,终极目的是增加自己的福利。
我们为什么会有帮助行为
三个理论通过外部的和内部的回报分别解释了利他行为:
1)社会交换理论把帮助行为看作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是由代价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的追求所驱动的。收益也可以是内部的。人们在违规后,进场会更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显然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消除内疚感和维护自我形象。悲伤的人也倾向于作出帮助行为,但是这种坏心情——好行为效应并不会在年幼的儿童身上发生。这种现象说明,帮助行为带来的内部奖励是后期社会化的产物。最后,存在显著的好心情——好行为效应:快乐的人一般也是乐于助人的人。
2)社会规范同样要求人们帮助他人。互惠规范使我们要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报之以帮助而不是伤害。社会责任规范召唤我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只要他们值得帮助,即便他们不能回报,我们也无所谓。处于危难中的女性,部分原因是她们看起来更需要帮助,因此,通常会比男性接收到更多的帮助,特别是来自男性的帮助。
3)进化心理学假定,有两种形式的帮助行为:奉献于近亲和奉献于有互惠关系的人。然而,很多进化心理学家认为,自私的基因比用于自我牺牲的基因更有可能存货下来,因此,整个社会必须交到人们去帮助他人。
除了由内部和外部的回报所驱动的帮助行为,以及为躲避惩罚和痛苦而做出的帮助行为以外,似乎还存在着真正的、基于共情的利他主义。由于共情的唤起,许多人被驱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和处于痛苦中的人,即便他们的帮助是无人知晓的,即便他们的心境不会受其影响。
我们何时会帮助、谁会提供帮助
不同的情境影响因素抑制或鼓励了利他主义。紧急事件随着旁观者数目的增加,每一位旁观者将:
1)更少注意这个事件
2)更少将其解释为紧急事件
2)更少感到责任
除此之外,地域、文化、时间压力、(相貌、气质)相似性等方面都会影响到人是否会提供帮助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以下3种情况下会可能会提供帮助:
1)观察到其他人的帮助行为之后
2)时间不太紧
3)个人因素(心境、宗教、信仰、人格等)
如何增加帮助行为
我们可以用2种方法来增加助人性
1)去除对帮助的抑制:减少模糊性、提高(旁观者)责任感;产生个体化的吸引力;激起人们的内疚感或对自我形象的关注(申诉或留面子)
2)社会化利他主义:教化道德包容;树立利他主义榜样;把帮助行为归因为利他主义;学习利他主义
如果我们想诱导人们的利他主义行为,我们还应到记住过度辩护效应:强制行善常常会减少行善者对善行的自发之爱。如果我们给决定做好事的人提供足够的奖励,但又不过分的话,做好事的人就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自己的利他动机,从而更乐于帮助。对于利他主义的学习,如你刚刚所作的,也会使人们做好准备,更好地知觉他人的需要并进行反应。
第13章 冲突与和解
从一个方面来看,缺乏冲突的关系或组织可能是死气沉沉的。冲突体现了参与、承诺和关心。如果能够被理解和解决,冲突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人们可能很少会想到要面对并解决他们的问题。
在积极的意义上,和平指的不是对公开冲突的压制,也不是一种处于紧张和脆弱状态下的表面平静,它是通过创造性的处理冲突得到的结果,不同团体协调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并达成真正的一致。
什么会引起冲突
当两个人、两个群体或是两个国家交往时,他们就可能因为需要或某个目标产生冲突。当人们将个人的利益看得比集体的利益更重要时,很多社会困境就会出现,囚徒困境和公共地悲剧很好地诠释了这种个人与集体利益间难以抉择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解决办法包括:
1)通过制定法律规则限制利己行为
2)通过划分较小的社会群体使人们有更多责任感
3)通过增进交流减少不信任感
4)通过改变激励机制使合作行为能得到更多回报
5)倡导利他行为的规范
当人们为了某种稀缺资源而竞争时,人际关系也常常陷入偏见和敌意。非赢即输式的竞争使陌生人迅速成为了敌人,即使对那些正常而优秀的男孩,都会引发彻底的争斗。
当人们认为他们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冲突常常会爆发。根据公平理论,人们以付出和获得的均衡来定义公正,当人们认为他们的付出没有得到足够的回报时,他们就会感到不公正,并产生冲突。
在冲突中,双方真正在目标或行为上的对立只是冲突的一小部分,不过由于对对方冬季或目标的误解,使冲突往往显得更加严重。此外,群体的冲突中双方常常会产生镜像知觉,即双方都相信“我们爱好和平,而他们则具有侵略性。”在这种误解下产生的行为,往往会强化原有的误解。而在国际性的冲突当中,“领导邪恶——民众善良”也是一种常常被信以为真的假象。
怎样获得和平
和解的4个建议:接触(contact)、合作(cooperation)、沟通(communication)、调和(conciliation)。
通过以上4种方式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1)接触:在学校中,仅仅威胁种族隔离对于改变民族态度并无多大影响。但是,当种族间的接触促进了与其他种族的个体之间的情感纽带,并且这种接触时建立在双方地位平等的情况下时,敌意通常能股减少。
2)合作:当人们为了克服同一个困难或者实现同一个超级目标而在一起工作时,接触会变得特别有益。
3)沟通:可以通过谈判(bargain)、调解(mediate,请第三方通过提议或促进协商)、仲裁(arbitration,将双方分歧交由第三方)这三种方式进行。
4)和解:GRIT(逐步 graduat、互惠 reciprocat、主动 initiative、减少紧张 tension reduction)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和解策略,可以引发对方回报性的和解心动,减少各方间的紧张状态。
怎样建设性地斗争:
8个不要
1)过早的道歉
2)回避争论,保持沉默,或者夺门而去
3)利用你对别人的了解而攻击对方的缺点
4)引入无关话题
5)当厌恶时假装同意
6)告诉对方他或她自己的感受
7)通过指责对方所看重的东西,含沙射影地攻击对方
8)威胁对方的安全
8要:
1)私下争吵,远离孩子
2)清晰界定问题,用自己的话重复对方的观点
3)抛开你积极或消极的感受
4)接受对自己行为的反馈
5)澄清哪些你同意,而哪些不同意,以及你们彼此最关心的问题
6)提问以及帮助对方表达其观点
7)等待对方自然地平静下来,不要报复
8)提供双方都满意的建议
个人权利和公共权利之间的冲突
很多社会冲突时个人权利和集体权利的���争。而随着个人权利和集体权利之间冲突的继续,文化之间和性别之间的知识可以使我们看到其他文化的价值观,从而使我们对自己的价值观看得更加清楚。
第四编 应用社会心理学
第14章 社会心理学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
什么导致了临床诊断的偏差
临床诊断实际上也是社会决策,因此也很容易受到相关错觉、事后聪明造成的过分自信以及自我真是的判断的影响。因此临床预测的结果往往和统计预测相差甚远(后者更为可靠,并且往往是正确的)。
依靠直觉的判断频频出错,因此必须用严格的检验来证明直觉的结论。科学方法不能解答所有疑问,而且很容易为偏见所作与。但值得庆幸的是,它能帮助我们明辨对错。所以在这里我们需要独创性的思维,否则我们就永远只能做琐碎的测试。但那些所有影响深远的理论都是心理学家从无数相互竞争的论断中途那个过研究筛选出来的。科学永远是直觉和严谨论证的结合,是创造性的直觉和怀疑批判精神的结合。
伴随行为问题的认知过程是什么
社会心理学家正在积极地探索抑郁、孤独、社会性焦虑以及身体有疾病的人们的归因和期望问题。抑郁的人有一种消极的解释风格。与不抑郁的人们相比,他们更加自责,用一种更消极的看法去解释和回忆事情,对于未来也不保用太多的希望。尽管轻度抑郁的人有较消极的看法,但是在实验室测验中他们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现实性。
抑郁者抑郁的思考方式对其行为产生了影响,反过来又使其持续了一种恶性循环。对于那些有长期孤独(消极地知觉他人、感到孤独和被排斥)以及处于社会性焦虑(怀疑我们在社会情境中的能力、过分个人化的情境)状态(例如羞怯)的人,大都是类似的情况。
健康心理学正处于迅速发展中,它探索的是人们怎样判断自己是否生病了,怎样解释自己的症状,以及何时他们会寻求和接受治疗。同时它也在探索消极情绪的影响,以及疾病、压力和消极解释风格之间的联系。
社会心理治疗方法有哪些
在社会心理学原理中,进场被应用于治疗的是以下3个:
1)外在行为的改变能够引起内在的改变
2)通过对行为技能的训练、积极体验改变后的自我知觉、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消极态度和行为所形成的恶性循环可以被打破
3)如果人们将他们的状况的改善归因于他们持续控制下的内在因素而不是治疗计划本身,那么改善的状况能得到最好的维持
心理健康工作者同时也认识到,要改变病人的态度和行为需要说服。治疗师,由于其作为专家和令人信任的交流者对象,可以试图通过有说服力的论证和提出问题来促进更为健康的思维。
社会关系如何促进健康与幸福感
健康和幸福不仅受社会认知影响,而且还为社会关系所影响。那些享受亲密的、支持性的人际关系的人,有较低的患病和早逝的危险性。这类人际关系帮助人们应对压力,尤其是人们能倾诉他们内心的情绪。
亲密的人际关系还提升了幸福感。那些与朋友和家庭成员有亲密的、长期的依恋关系的人能更好地应对失败,并报告了更大的幸福感(已婚者通常比未婚者幸福)。这不仅由于快乐幸福的人有更大的社会成功,也由于一个支持性的生活伴侣带来了幸福舒适。
总结:提升幸福感
关于提升幸福感的10点建议:
1)认识到持久的幸福并不来自“制造它”。人们适应变化的环境——甚至适应财富或残障。因此财富就像健康,没有它会使人痛苦,但是拥有它(或者任何我们渴望得到的环境)也并不一定能保证幸福。
2)控制你的时间。幸福的人感觉他们能控制自己的生命,这通常得益于他们对时间的掌控——设立目标,将它们分解为每天的小目标。尽管我们经常高估在任何特定的一天我们能完成多少任务(其结果使感到挫败),但是我们通常低估一年内我们能完成的工作量,考虑到我们每天只能有那么一点点的进展。
3)表现出幸福。我们至少可以使自己假装一个暂时的心情。做出一个微笑的表情,人们感觉会好一点;当他们皱着眉头板着脸,整个世界似乎也在怒视自己。因此给自己一个的快乐的笑容吧。说话时也好像你感觉到积极的自尊、乐观和友好。体验这些情绪,便可以引发这样的情绪。
4)寻找合适的工作和休闲方式,使得你的技能得以发挥。幸福的人通常处于一种被称之为“心流(flow)”的圈里——专心于一个挑战自我而不会压倒他们的任务。最奢侈的休闲形式(如坐游艇)比起从事园艺、交际或手工制作,通常提供的心流体验要少得到。
5)参加运动。大量的研究揭示,有氧运动不仅促进了健康和精力,也是消除轻度抑郁和焦虑的一剂良药。健全的心灵存在于一个健康的身体中。不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笨拙的、终日懒散、无所事事的人。
6)保证足够的睡眠。幸福的人们过着一种积极的、精力旺盛的生活,同时也预留了时间来补充睡眠和回复独处的宁静。许多人都收到睡眠债,以及随之而生的批发、敏感性下降以及抑郁的心境等的影响。
7)优先考虑亲密的人际关系。与那些非常关心你的人建立亲密的友谊,能够帮助你度过困难的时期。倾诉对于心理和身体都是很好的。要决心去精心培育你最为亲密的关系:不要认为他们对你好是理所当然,要像对待其他人那些对他们显示出你的友善,肯定你的伴侣,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如果要找回你的爱情,就要用这种深情表现的方法来达到。
8)关注自我之外的事物。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幸福能促进人们的助人行为(那些感觉良好的人会更倾向于做好事)。但是,做好事反过来同样能使人感觉很好。
9)记录感恩日记。那些每天停下来思考他们生活中一些积极方面(他们的健康、朋友、家庭、自由、教育、感受、自然环境等)的人体验了更多的幸福。
10)照顾你的精神自我。对于很多人,信念提供了一个支持性的群体,一个超出自我关注的理由,一种生活目的和希望的意识。许多研究都发现,虔诚的宗教信仰者报告自己更加快乐,而且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危机。
第15章 社会心理学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
目击者的证词可靠吗
目击者和陪审员都很容易形成一种村绝,认为目击者拥有的“心里记录仪”是不会犯大错的。但是当目击者从记忆中构建和复述他所观察到的事情时,错误就悄悄潜入了。研究提供了一些方法,能够减少目击者报告中的错误,又减少陪审团运用该报告时的错误。
目击者证词受到一下8个现象的影响(从高到低排列):
1)询问用词:目击者关于事件的证词会受所提问题用语的影响
2)列队指认指导语:警察的知道可以影响目击者进行指认的意愿
3)信心可展性:目击者的信心会受到与辨认的准确性无关的因素的影响
4)嫌犯照片诱导偏见:看见嫌疑犯的照片,增加了目击者后来从列队中指认该嫌犯的概率
5)事后信息:目击者证词不仅反映了他们真实看到的,而且反映了他们后来获得的信息
6)态度和期望:目击者对事件的知觉和记忆可能会被他(她)的态度和预期所影响
7)种族偏见:目击者辨认本种族的人要比辨认其他种族的人更为准确
8)准确性和信心:目击者的信心并不能很好地预测他(她)辨认的准确性
影响陪审团判断的其他因素
案件的事实通常有足够的说服力,使陪审团放下偏见给出一个公正的判决。然而,当证据模糊时,陪审团往往倾向于用他们先入为主的偏见来解释案件,并对有吸引力或者与自己相似的被告表示同情。
当陪审团接触到破坏性的审讯前公开报道或不被允许的证据时,他们会听从法官的指示将其忽略吗?在模拟审讯中,法官的命令有时候是被遵守的,但是通常,特别是当法官的劝诫出现在印象形成以后,则没有被遵守。除此之外,被告的特征(外表吸引力、与陪审员的相似性等)也会影响陪审团
什么影响了个体陪审员
事关重要的不仅仅是法庭上所发生的,陪审员的内心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同样重要。
主要有3个因素影响陪审员的判断:
1)构思出一个可以解释证据的故事
2)考虑法官的指示
3)在他们理解与可能的裁决之间做出比较
在一个封闭案件中,陪审员个人的特征会影响他们的判断。支持死刑或者非常专断的陪审员易于给特定类型的被告定罪。然而,最重要的不是陪审员的个性和总体态度,而是他们必须对之前做出反应的情境。
群体因素对陪审团的影响
陪审团是群体,影响其他类群体的那些力量也会使它们摇摆——说服性论证,多数派和少数派影响的模式,群体极化、信息交换等。研究者也对美国最高法院进来允许小型陪审团和非一致意见决定的陪审团的设想做了检验,并提出了质疑。
模拟陪审团毕竟不是真实的陪审团,因此,我们在把研究结果推广到现实法庭上时必须要多加注意。但是,就像社会心理学所有的实验一样,有关陪审团的实验室试验,有助于我们构建用来解释更加复杂的日常生活世界的理论和原则。
第16章 社会心理学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
什么是全球危机以及如何应对
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从没像今天这样生活得健康而长寿,拥有更多的繁荣景象,更多的人权和更多的先进科技。但是,全世界的科学领袖都指出,我们正面临一场全球性的灾难。迅速增长的人口和不断上升的消费量都使得地球眼中“超载”。今天地球上的汽车数量是半个世纪前的10倍,我们燃烧更多的石油和煤炭来产生电和热,温室气体越来越多,同时这个星球也变得越来越热。
今天的地球已经不能支撑那些发达国家的消费量,更不用说进一步增长的消费量。因此持关注态度的科学家和公民们都在考虑我们人类怎样才能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如果我们提高科技的效率和农业生产力结果会如何?如果我们通过引发刺激,以及改变行为和态度来控制人口节制消费结果又会怎样?在过去40年中,文化发生了快速地变化,作为对全球危机的回应它还会再次发生。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眼中的物质主义和财富
当人们感到不确定、不安全和贫困时,物质主义,即从上金钱和财富的观念,会比较流行。当缺乏安全感时,人们在得到一些新的占有物时常常能获得暂时的情绪提升。但是,这种满足是很短暂的。
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明显的民众信心的提高。当物质财富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转而追求亲密感,个人成长,和为社会事业而奋斗的人会体验到更高质量的生活。
在人类的适应能力(当收入和消费量增加的时候,我们很快就会适应)和社会比较倾向(同其他人相比我们可能发现自己的相对状况并没有发生变化)这两个原则的驱使下,我们无法从物质主义中得到满足,也无法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
社会心理学如何有助于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对于有限世界的致命观念:
1)消费会带来幸福(当我得到那栋度假别墅时我就会很幸福)
2)忽视未来(未来的世界自然而然会好的。我的生活就是现在当前。)
3)增长是好的(越多越好)
4)贪婪是好的(我们都应该尽我们所能去索取)
5)支付得越少越好(不应该通过对汽油征税来促进资源保护——我想要便宜的汽油)
6)如果它还没有出故障,就不要去修理它(全球变暖的预测可能是个错误)
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式:亲密、支持性的关系;团体信仰;积极的特质;全神贯注。
总结:个体如何在现代世界承担自己的责任
社会心理学能够既具有坚实的科学性,同时也是温暖而人性化的,即是客观真实的又是启迪智慧的。社会心理学的知识能够借批判性思维来限制直觉思维,用理解来揭穿幻觉,以同情避免不客观的审判。
“一旦思维得到扩展”,思想“就再也不会回到原本狭小的领域了”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