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叔本华“论死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异常显赫的富商家庭,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
如果了解他的基本生平,就很容易能够理解为什么我手中这本《叔本华美学随笔》里所记录的种种超乎想象的东西。比如这里面的“论音乐”和“论文学”等等篇章,如果在当时无法拥有优厚的物质条件,难以接触到数不胜数的上流音乐和接触宽广视野的文学书籍,是很难完成对哲学的深思的。叔本华家庭方面的因素加之他个人的性格和天赋等,应该是他悲观主义和终身未婚的原因。
这篇“论死亡”在书的最后一章,在这一章里,他对人性作了深刻的剖析。首先他认为,人之所以怕死乃是一种生存意欲的本能,同时,也是人们经验之谈,因为我们周围的大自然仿佛都在冥冥中告诉我们,死亡是一桩极大的不幸。但是,叔本华认为,与我们在这世上不存在的时间相比,我们存在的这一段时间简直还称不上是沧海一粟。所以,为了这一段“短暂”时间,我们就惊慌害怕甚至陷入忧郁简直就是一种可笑的行为。他说:“对生的这一种难以割舍之情是盲目和非理性的。”
在叔本华看来,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诞生看作是一场“从无到有”的过程,他也难免会把自己的死亡看作是一种终结。而叔本华认为,就像一条古老定理所说的:“无只能生出无,而无也只能复归于无。”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存必然不是一开始就是“无”的状态。好比一个人诞生,现代医学告诉我们,精子和卵子的结合才创造出新生儿。而精子和卵子在我们出生之前已经分别存在于我们的父亲和母亲身上。而我们父母的降生又可以依次追溯到更上一辈。因此我们的出生早已在父母亲的身体上(精子和卵子上)具备了一种可能性。诞生就不是“从无到有”了。所以即使从物质上说,叔本华也把我们的诞生看作是一种必然,一种人类生存的必然。而由于我们的降生不是“从无到有”,而是被“注定”的,那么我们的死亡,就必然也不是终结。因为我们还会创造出下一代,并遗传给他们我们的血液或是我们人类的传统活文化等等。人类因此生生不息……
叔本华一直被称之为“悲观主义”的创始人,但是我倒觉得这种悲观主义显得具有超脱的乐观主义倾向。他实际上并未把人看作只是单纯的某一个人,他将人归类为一种种属。我们自诞生之日起,就继承了这一种属的某些特性。种属的特性,尤其是整个人类的种属特性,是永恒的,而我们由于也拥有了这方面的种属特性,因此我们也是长存的。即便我们死亡了,但我们的种属特性还长存着。这就是为什么他认为,我们是永恒的。因此,“尽管时间、死亡和腐烂,我们却一切都完好无损!”
当他把人类作为一个种属,而非一个个体的时候,他事实上就忽视了个体的独特性和自我性,以及不可重复性。如果把人类归为一个种属,那么人类的死亡就如同一种轮回,生死之间的差异就像树叶的生长降落。但是事实上,每一个人都不仅具有种属的普遍特性,还带有自我的个人特性。这种个人特性必然会随着肉身的消逝而灰飞烟灭。
由于叔本华把历史看作是一种循环往复。他说:“这种情形就像万花筒一样:每次转动都会出现新的图案,但其实我们眼前所见的始终都是同一样的东西。因此,还有什么比接受下面这一想法更加自然的吗?亦即认为哪种生、灭与事物的真正本质无关,这一本质不受影响,因而是常驻不灭的;所以,一切要意欲存在的东西,确实是持续和无尽地存在。”因此,他必然也把人类世世代代的生老病死也看作与往生循环一样没有什么差别。
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历史与万花筒是不同的。从某方面说,历史具有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万花筒不是,它完全只具备一种随机性。而且历史是在往复中不断地进步着,我们从史前时代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近代社会,直到现代社会,无不反映了一种历史变迁。如果历史只是万花筒一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人类社会怕只会凝滞不前、举步维艰。这也就说明了,人类的种属特质甚至也会在某些方面悄然发生变化。好比说我们是从“猿人”慢慢进化为现在这样的人,其中还包括了各个时代的特质。可见历史并不能与万花筒作比。人类的种属特质甚至也会随社会的变迁而改变。
总的来说,由于他认为人类是一种永恒的存在,都具有一种生存意欲,而这种生存意欲对于全部整体来说是一种永恒,因此个体的死亡并不能对之产生什么影响。他说:“死亡之于种属就犹如睡眠之于个体,或者就犹如眼睛的眨动之于眼睛——当印度的神灵现身人形时,人们可以从他们不眨眼睛而认出这些神灵。正如夜幕降临这一世界就消失不见,但这一世界却是一刻也不曾停止存在,同样,人和动物似乎经由死亡而消失了,但其真正本质却继续不受影响地存在。”
这种被称作“悲观主义”的思想却从侧面反映了一种“乐观超脱”精神,即将个体融合进整体,从而“受到了整体特质的保护(甚至被整体特质所掩盖、湮灭了)”,也就显露出了“融合进人类内部”得到皈依感的一种“超脱情绪”。但如此这般的融入,事实上也就仅仅是把自己归结于“全人类的特质”,不再强调个人的特殊性。这样的主义事实上虽能带给人对死亡的乐观解脱性,但却与此同时产生一种对生存的悲观性。因为如果我们每个人的生存都具有了一种相似性或者说是同一性,那么明日我们就可以死亡,毕竟我们是微不足道的了。——而我们都知道,正是因为个体的特殊性才能使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并使个体存在具备了无与伦比的价值。生存就是一种张扬自我和个性,以及对以往的一种发展和突破,才能有所成就。
叔本华的“论死亡”能够使我们意识到人类的种属特质,使我们产生一种“皈依感”和“解脱感”,但活着的人们还应当保持一种对生命的敬仰和热爱,才能不辜负自己生活的每一分钟。
死亡并不可怕,因为只有活着的人才能享有这一特权。
所有生成之物,
都配遭受毁灭
——《浮士德》1,1339-1340
如果了解他的基本生平,就很容易能够理解为什么我手中这本《叔本华美学随笔》里所记录的种种超乎想象的东西。比如这里面的“论音乐”和“论文学”等等篇章,如果在当时无法拥有优厚的物质条件,难以接触到数不胜数的上流音乐和接触宽广视野的文学书籍,是很难完成对哲学的深思的。叔本华家庭方面的因素加之他个人的性格和天赋等,应该是他悲观主义和终身未婚的原因。
这篇“论死亡”在书的最后一章,在这一章里,他对人性作了深刻的剖析。首先他认为,人之所以怕死乃是一种生存意欲的本能,同时,也是人们经验之谈,因为我们周围的大自然仿佛都在冥冥中告诉我们,死亡是一桩极大的不幸。但是,叔本华认为,与我们在这世上不存在的时间相比,我们存在的这一段时间简直还称不上是沧海一粟。所以,为了这一段“短暂”时间,我们就惊慌害怕甚至陷入忧郁简直就是一种可笑的行为。他说:“对生的这一种难以割舍之情是盲目和非理性的。”
在叔本华看来,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诞生看作是一场“从无到有”的过程,他也难免会把自己的死亡看作是一种终结。而叔本华认为,就像一条古老定理所说的:“无只能生出无,而无也只能复归于无。”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存必然不是一开始就是“无”的状态。好比一个人诞生,现代医学告诉我们,精子和卵子的结合才创造出新生儿。而精子和卵子在我们出生之前已经分别存在于我们的父亲和母亲身上。而我们父母的降生又可以依次追溯到更上一辈。因此我们的出生早已在父母亲的身体上(精子和卵子上)具备了一种可能性。诞生就不是“从无到有”了。所以即使从物质上说,叔本华也把我们的诞生看作是一种必然,一种人类生存的必然。而由于我们的降生不是“从无到有”,而是被“注定”的,那么我们的死亡,就必然也不是终结。因为我们还会创造出下一代,并遗传给他们我们的血液或是我们人类的传统活文化等等。人类因此生生不息……
叔本华一直被称之为“悲观主义”的创始人,但是我倒觉得这种悲观主义显得具有超脱的乐观主义倾向。他实际上并未把人看作只是单纯的某一个人,他将人归类为一种种属。我们自诞生之日起,就继承了这一种属的某些特性。种属的特性,尤其是整个人类的种属特性,是永恒的,而我们由于也拥有了这方面的种属特性,因此我们也是长存的。即便我们死亡了,但我们的种属特性还长存着。这就是为什么他认为,我们是永恒的。因此,“尽管时间、死亡和腐烂,我们却一切都完好无损!”
当他把人类作为一个种属,而非一个个体的时候,他事实上就忽视了个体的独特性和自我性,以及不可重复性。如果把人类归为一个种属,那么人类的死亡就如同一种轮回,生死之间的差异就像树叶的生长降落。但是事实上,每一个人都不仅具有种属的普遍特性,还带有自我的个人特性。这种个人特性必然会随着肉身的消逝而灰飞烟灭。
由于叔本华把历史看作是一种循环往复。他说:“这种情形就像万花筒一样:每次转动都会出现新的图案,但其实我们眼前所见的始终都是同一样的东西。因此,还有什么比接受下面这一想法更加自然的吗?亦即认为哪种生、灭与事物的真正本质无关,这一本质不受影响,因而是常驻不灭的;所以,一切要意欲存在的东西,确实是持续和无尽地存在。”因此,他必然也把人类世世代代的生老病死也看作与往生循环一样没有什么差别。
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历史与万花筒是不同的。从某方面说,历史具有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万花筒不是,它完全只具备一种随机性。而且历史是在往复中不断地进步着,我们从史前时代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近代社会,直到现代社会,无不反映了一种历史变迁。如果历史只是万花筒一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人类社会怕只会凝滞不前、举步维艰。这也就说明了,人类的种属特质甚至也会在某些方面悄然发生变化。好比说我们是从“猿人”慢慢进化为现在这样的人,其中还包括了各个时代的特质。可见历史并不能与万花筒作比。人类的种属特质甚至也会随社会的变迁而改变。
总的来说,由于他认为人类是一种永恒的存在,都具有一种生存意欲,而这种生存意欲对于全部整体来说是一种永恒,因此个体的死亡并不能对之产生什么影响。他说:“死亡之于种属就犹如睡眠之于个体,或者就犹如眼睛的眨动之于眼睛——当印度的神灵现身人形时,人们可以从他们不眨眼睛而认出这些神灵。正如夜幕降临这一世界就消失不见,但这一世界却是一刻也不曾停止存在,同样,人和动物似乎经由死亡而消失了,但其真正本质却继续不受影响地存在。”
这种被称作“悲观主义”的思想却从侧面反映了一种“乐观超脱”精神,即将个体融合进整体,从而“受到了整体特质的保护(甚至被整体特质所掩盖、湮灭了)”,也就显露出了“融合进人类内部”得到皈依感的一种“超脱情绪”。但如此这般的融入,事实上也就仅仅是把自己归结于“全人类的特质”,不再强调个人的特殊性。这样的主义事实上虽能带给人对死亡的乐观解脱性,但却与此同时产生一种对生存的悲观性。因为如果我们每个人的生存都具有了一种相似性或者说是同一性,那么明日我们就可以死亡,毕竟我们是微不足道的了。——而我们都知道,正是因为个体的特殊性才能使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并使个体存在具备了无与伦比的价值。生存就是一种张扬自我和个性,以及对以往的一种发展和突破,才能有所成就。
叔本华的“论死亡”能够使我们意识到人类的种属特质,使我们产生一种“皈依感”和“解脱感”,但活着的人们还应当保持一种对生命的敬仰和热爱,才能不辜负自己生活的每一分钟。
死亡并不可怕,因为只有活着的人才能享有这一特权。
所有生成之物,
都配遭受毁灭
——《浮士德》1,1339-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