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叔本华的比喻说起
从叔本华的比喻说起。
从前看余光中谈起叔本华,大概是说西方哲学家里很少有人写起著作来能像叔本华这样
优美,他举了叔本华用流星,行星,恒星比喻三种作家的例子,作为此说的证据。
西方哲学是我没怎么涉足的领域,不是不想,而是去了又被吓回来了。最开始是看了一
本《西方哲学十五讲》,想要在门口张望几眼,多少看看里面的布置装饰,也不知是我
自己资质愚钝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在我看来,那本书除了序言写的特别激动人心之
外,真正介绍起各种哲学思想来只有越来越莫名其妙,在我花了数周时间,做了小半本
的笔记之后,仍然没有搞清楚本体到底是个什么玩艺。最后终于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在大陆理性主义面前败下阵来。然而我贼心不死,又去找了本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这次更糟,竟撞上了一本本来就以艰深晦涩著称的哲学著作。在后来的半年来,我只好
对西哲敬而远之。和东方哲学的艺术性比起来,西哲更像是一架复杂而精确的机器。无
怪乎自然科学会在西方诞生,西方人思维的逻辑性简直就是与生俱来的,就仿佛非洲大
陆上的居民天生擅长奔跑跳跃一样。
半年之后,我又被热爱西哲的朋友带到了图书馆哲学书架前,她是尼采的忠实粉丝,然
而我却一眼看到了叔本华这个名字,在《西方哲学十五讲》里,我没能坚持到叔本华出
场,那时候我对这个名字唯一的印象,便是余光中对他的那一小段评价。
也许叔本华的优美与清晰才适合作为哲学与美学的入门,这也正是他自己所一再强调
的:如果真正有思想要表达,只会采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将思想传达给读者。只有没
有思想的人,才会用摇摆不定]、花样繁复的文字夸夸其谈,故作深刻。
把思想最好的传达给读者——为了做到这一点,叔本华除了采用最平易清晰的语言之
外,最引人注目的手段便是大量的比喻。长久以来,比喻一直被我当成一种文学上的技
巧。说起神乎其技的比喻,我首先想到的是张爱玲,其次是钱钟书。张爱玲的比喻已经
到了此曲只应天上有的地步,而钱钟书的比喻则精巧而睿智,仿佛能看见他在发亮的镜
片后狡黠的眨着眼睛微笑。
然而这原来只是文学上的比喻。
正是因为张爱玲的此曲只应天上有,正是因为钱钟书的狡黠和精巧。他们的比喻都只能
是文学性质的。是花,是草叶,是衣服上的滚边与纹饰,是满足了果腹与取暖的需要之
后,拿来享用的艺术品。
而叔本华的比喻不同,叔本华的比喻与行文浑然一体,好像上帝为人类创造出四肢一
样,不是从文章中生长出来,而是与文章一同生长的,自然到不能再自然,契合到不能
再契合,同时因此也是妥贴的不能再妥帖的了。还有什么比天生的四肢更好用的呢?还
有什么比自然生长出来的事物更清晰准确,一目了然的呢?在我读叔本华时,竟产生了
一种第一次见识比喻的错觉。
也是我太激动了,一下子偏执起来,忽然觉得从前读过的许多文学家的比喻都只是故弄
玄虚的把戏,他们应该好好向叔本华学学什么才是真正的比喻。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读中文的朋友,她的回答异常冷静,告诉我比喻并不仅仅是为了把意
思表达明白,也许会更加模糊和抽象,在现代结构主义中,比喻有其自身的创造力。推
广到文学,并不是要把意思说清楚就算好,而是要有审美价值,否则朦胧诗之类的也就
没什么意义了。
我于是清醒过来,退了一步来为自己辩解——她所说的比喻是文学性的,而为了表达思
想而采用的比喻则是哲学性的,在叔本华那个时代,这两者大概还没有被区分开来。
文学和哲学还没有区分开来——古希腊以戏剧为文学形式,但伟大的戏剧都承载着宿命
这一沉重的主题。然而现在呢?即使是走在最前端的现代主义,包括让比喻模糊而抽
象,发挥其自身创造力的结构主义,难道就和哲学划清界限了吗?恐怕不见得,据我对
现代主义的微薄所知,它对“存在”等哲学范畴所作的无限逼近与还原的关注,是无论
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都无法比拟的。
对存在的省视,对自身的叩问,对意义的思考,似乎从来就是文学的灵魂,从来就不曾
改变。
木心说,科学,哲学,艺术所描述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只是科学家逻辑井然,哲学家
思维缜密。艺术家声线优美罢了。
现代主义之所以成为有别于传统文学的现代主义,就在于更为逼真的模拟了存在。最
初,文学像一个完美而精巧的模型,为了突出主要的特征而删去了现实中的芜杂枝叶。
这是浪漫主义阶段。再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限制条件一个个被打开,模型越来越接
近现实的真正面貌,而现代主义要做的,便是将原来那张小比例尺的地图还愿到具体而
微的模样。看清楚山川河流,也看清楚草芥砾石,这些微不足道的,为旷阔的目光所忽
视的角落,也许才是最真实,最不可逾越的障碍。
传统文学中,为了表现主人公的心理,往往使周围的景物都具有主观性,使一切景语都
成了情语,而在现代主义里,不但景物不再与人心疏离,连时间,事件,因果关系都直
接接受意识的指挥,因此现代主义的文学常常没有完整的剧情,情节跳跃,莫名其妙—
—仍然保留叙事外壳的先锋实验小说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意识流小说本身了。
再者,存在即合理,现代主义便是要使存在成为合理,当思考达到一定的深度,对现实
的种种限制约束逐一取消,格言便像童话一样一去不复返了。许多被主流思想所不齿,
所忽视的细节逐渐为人们注意,有一些偶然似乎才是必然,虚无似乎才是真实。土地测
量员永远无法开始自己的工作,却只是离城堡越来越远,然而却又永远无法果断的绝
望,以结束这一漫无尽头而又毫无意义的过程——生命原是悲观与虚无,这简直是一句
反动口号,反社会反人来反科学,然而在自由的时代,毕竟有人敢于对权威发出质疑的
声音。
现代主义一方面更为坚定地履行着文学的哲学义务,另一方面又使文字脱离了作为手段
与表达方式的身份,随着时代的潮流一起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文字就是文字,不是别
的什么,它有其自身的审美功用,有其自身的创造力。模糊与抽象的比喻只是它的一个
小伎俩。它对传统文学的颠覆远不止此,甚至连这样的疑问都可以产生并且困扰着作者
们——小说在动笔之前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完整的构思?这与传统的“胸有成竹”式的艺
术观念完全大相径庭。看似荒诞,却其实正反映出现代主义作家追求文字、情节本身创
造力的取向。文学有其自身的生命力,并不是作者所能驾驭的,驾驭是限制,是给自由
的马匹套上笼头与鞍鞯。而作者们所要做的,是打开长久以来束缚在文学身上的最后一
把镣铐。文学不再是一个精巧的模型,而是自然与真实存在于生长着的世界。
大胆的举措必然付出代价。走得越远便越孤独。这是一个学科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的时
代,某一顶尖的专家也许只拥有极其狭窄的领域,深度的深入导致广度的不足,广度的
不足则导致孤独——不管是以上两个趋向中的哪一个,文学在保留和挖掘哲学性的同
时,越来越作为自身而存在,其结果只能是趣味性的丧失——它离普通而数目众多的大
众越来越远了。从文学史上看来,这似乎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过程。文学在诞生后很长
一段时间里本来就是少数人的专利,是一件普通人没有资格触碰的奢侈品。然而渐渐
的,世俗文学的这一分支萌芽、发展、日益壮大——旧时的王谢堂前燕,如今已飞入平
民百姓家——直到今天,以网络文学位代表的世俗文学已经完全沦为商业化的大众娱乐
工具,根本不再成其为文学,也就是说,世俗文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几乎脱离了文学的
母体。而真正的文学仍然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从一个分叉口分出的两条路走向两个
不同方向,距离越来越远,终将再无干系。
所以诗人都是疯子,书生百无一用,作家难以养家糊口,哲学像是瘟疫,惟恐避之不
及。
叔本华在比喻和寓言——如今看来,叔本华的比喻其实都是寓言——一章里连用两个寓
言回答这一悖论,无人欣赏的野花为什么要开?花开是因为它喜欢开,它高兴开。太阳
为什么每天都要不辞辛苦的升起?因为它是太阳,别人看不看得见,那是他们的事情。
在那本被我摈弃的《西方哲学十五讲》里,难得有一个词给我以震撼且颠覆的冲击,从
此也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即是“学以致知。”
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学以致知”似乎应该出现在“学以致用”之前。至少在中国是
如此。中学学历史,讲到明朝创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种种桎梏以钳制思想,导
致学术界万马齐喑。又固步自封,自认天朝上国,不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最后终至万
劫不复种种。提到顾炎武提出“学以致用”的思想,只觉得这简直是不言自明的,学不
用来致用,还用来致什么呢?中国怎么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呢?这简直已经不是冥顽不
灵,而根本就是天生脑残了。看到顽固派与洋务派的论战,只觉得完全不可理解——论
战些什么啊,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么,还有什么好说的?再后来,看到中国终于醒悟过
来,开始接受西学,学习自然科学,才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庆幸中国终于走上了正道。
如果我从小学的不是数理化,那就是世界末日到来了。
然而直到半年前,我才知道世界上原来还有“学以致知”这么一个词。
我完全没有反对中国在历史上所作的英明选择的意思,也完全不对这个以趋利为动力高
速运转的世界有任何指摘与不满。我只是惭愧于自己的无知,原来在这许多顺其自然、
无可置疑的公理背后,还隐藏着更多更多的可能性。
多的是目的,是好处,是高效与实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充塞天地与生俱来。人与世
界都竭尽全力的向前奔跑——可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一切以发展为中心,可是竟有人敢对发展提出质疑。
飞机最怕的是鸟,哪怕只是撞上一只苍蝇,都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悲剧。
高速向前的事物都是脆弱的,经不起一句简简单单的追问。
为什么?——一旦触及意义,现代化的高楼与机械忽然就变得像一堆玩具。一切疾走奔
忙都像是在原地打转。
很多时候我觉得我只是一只动物,只知道在草原上奔跑,却不知道为什么奔跑。是为了
捕捉猎物填饱肚子?填饱肚子是为了什么?为了有体力开始新的奔跑与追逐?
生命就在这样的奔跑与追逐中走向尽头。快乐只在享受猎物时偶尔闪现。是快乐吗?是
快感吧。
苏格拉底在死前学一支笛曲,有人问他:你就快要死了,学这曲子还有什么意义呢?苏
格拉底回答说:为了学会这首曲子。
从前看余光中谈起叔本华,大概是说西方哲学家里很少有人写起著作来能像叔本华这样
优美,他举了叔本华用流星,行星,恒星比喻三种作家的例子,作为此说的证据。
西方哲学是我没怎么涉足的领域,不是不想,而是去了又被吓回来了。最开始是看了一
本《西方哲学十五讲》,想要在门口张望几眼,多少看看里面的布置装饰,也不知是我
自己资质愚钝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在我看来,那本书除了序言写的特别激动人心之
外,真正介绍起各种哲学思想来只有越来越莫名其妙,在我花了数周时间,做了小半本
的笔记之后,仍然没有搞清楚本体到底是个什么玩艺。最后终于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在大陆理性主义面前败下阵来。然而我贼心不死,又去找了本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这次更糟,竟撞上了一本本来就以艰深晦涩著称的哲学著作。在后来的半年来,我只好
对西哲敬而远之。和东方哲学的艺术性比起来,西哲更像是一架复杂而精确的机器。无
怪乎自然科学会在西方诞生,西方人思维的逻辑性简直就是与生俱来的,就仿佛非洲大
陆上的居民天生擅长奔跑跳跃一样。
半年之后,我又被热爱西哲的朋友带到了图书馆哲学书架前,她是尼采的忠实粉丝,然
而我却一眼看到了叔本华这个名字,在《西方哲学十五讲》里,我没能坚持到叔本华出
场,那时候我对这个名字唯一的印象,便是余光中对他的那一小段评价。
也许叔本华的优美与清晰才适合作为哲学与美学的入门,这也正是他自己所一再强调
的:如果真正有思想要表达,只会采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将思想传达给读者。只有没
有思想的人,才会用摇摆不定]、花样繁复的文字夸夸其谈,故作深刻。
把思想最好的传达给读者——为了做到这一点,叔本华除了采用最平易清晰的语言之
外,最引人注目的手段便是大量的比喻。长久以来,比喻一直被我当成一种文学上的技
巧。说起神乎其技的比喻,我首先想到的是张爱玲,其次是钱钟书。张爱玲的比喻已经
到了此曲只应天上有的地步,而钱钟书的比喻则精巧而睿智,仿佛能看见他在发亮的镜
片后狡黠的眨着眼睛微笑。
然而这原来只是文学上的比喻。
正是因为张爱玲的此曲只应天上有,正是因为钱钟书的狡黠和精巧。他们的比喻都只能
是文学性质的。是花,是草叶,是衣服上的滚边与纹饰,是满足了果腹与取暖的需要之
后,拿来享用的艺术品。
而叔本华的比喻不同,叔本华的比喻与行文浑然一体,好像上帝为人类创造出四肢一
样,不是从文章中生长出来,而是与文章一同生长的,自然到不能再自然,契合到不能
再契合,同时因此也是妥贴的不能再妥帖的了。还有什么比天生的四肢更好用的呢?还
有什么比自然生长出来的事物更清晰准确,一目了然的呢?在我读叔本华时,竟产生了
一种第一次见识比喻的错觉。
也是我太激动了,一下子偏执起来,忽然觉得从前读过的许多文学家的比喻都只是故弄
玄虚的把戏,他们应该好好向叔本华学学什么才是真正的比喻。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读中文的朋友,她的回答异常冷静,告诉我比喻并不仅仅是为了把意
思表达明白,也许会更加模糊和抽象,在现代结构主义中,比喻有其自身的创造力。推
广到文学,并不是要把意思说清楚就算好,而是要有审美价值,否则朦胧诗之类的也就
没什么意义了。
我于是清醒过来,退了一步来为自己辩解——她所说的比喻是文学性的,而为了表达思
想而采用的比喻则是哲学性的,在叔本华那个时代,这两者大概还没有被区分开来。
文学和哲学还没有区分开来——古希腊以戏剧为文学形式,但伟大的戏剧都承载着宿命
这一沉重的主题。然而现在呢?即使是走在最前端的现代主义,包括让比喻模糊而抽
象,发挥其自身创造力的结构主义,难道就和哲学划清界限了吗?恐怕不见得,据我对
现代主义的微薄所知,它对“存在”等哲学范畴所作的无限逼近与还原的关注,是无论
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都无法比拟的。
对存在的省视,对自身的叩问,对意义的思考,似乎从来就是文学的灵魂,从来就不曾
改变。
木心说,科学,哲学,艺术所描述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只是科学家逻辑井然,哲学家
思维缜密。艺术家声线优美罢了。
现代主义之所以成为有别于传统文学的现代主义,就在于更为逼真的模拟了存在。最
初,文学像一个完美而精巧的模型,为了突出主要的特征而删去了现实中的芜杂枝叶。
这是浪漫主义阶段。再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限制条件一个个被打开,模型越来越接
近现实的真正面貌,而现代主义要做的,便是将原来那张小比例尺的地图还愿到具体而
微的模样。看清楚山川河流,也看清楚草芥砾石,这些微不足道的,为旷阔的目光所忽
视的角落,也许才是最真实,最不可逾越的障碍。
传统文学中,为了表现主人公的心理,往往使周围的景物都具有主观性,使一切景语都
成了情语,而在现代主义里,不但景物不再与人心疏离,连时间,事件,因果关系都直
接接受意识的指挥,因此现代主义的文学常常没有完整的剧情,情节跳跃,莫名其妙—
—仍然保留叙事外壳的先锋实验小说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意识流小说本身了。
再者,存在即合理,现代主义便是要使存在成为合理,当思考达到一定的深度,对现实
的种种限制约束逐一取消,格言便像童话一样一去不复返了。许多被主流思想所不齿,
所忽视的细节逐渐为人们注意,有一些偶然似乎才是必然,虚无似乎才是真实。土地测
量员永远无法开始自己的工作,却只是离城堡越来越远,然而却又永远无法果断的绝
望,以结束这一漫无尽头而又毫无意义的过程——生命原是悲观与虚无,这简直是一句
反动口号,反社会反人来反科学,然而在自由的时代,毕竟有人敢于对权威发出质疑的
声音。
现代主义一方面更为坚定地履行着文学的哲学义务,另一方面又使文字脱离了作为手段
与表达方式的身份,随着时代的潮流一起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文字就是文字,不是别
的什么,它有其自身的审美功用,有其自身的创造力。模糊与抽象的比喻只是它的一个
小伎俩。它对传统文学的颠覆远不止此,甚至连这样的疑问都可以产生并且困扰着作者
们——小说在动笔之前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完整的构思?这与传统的“胸有成竹”式的艺
术观念完全大相径庭。看似荒诞,却其实正反映出现代主义作家追求文字、情节本身创
造力的取向。文学有其自身的生命力,并不是作者所能驾驭的,驾驭是限制,是给自由
的马匹套上笼头与鞍鞯。而作者们所要做的,是打开长久以来束缚在文学身上的最后一
把镣铐。文学不再是一个精巧的模型,而是自然与真实存在于生长着的世界。
大胆的举措必然付出代价。走得越远便越孤独。这是一个学科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的时
代,某一顶尖的专家也许只拥有极其狭窄的领域,深度的深入导致广度的不足,广度的
不足则导致孤独——不管是以上两个趋向中的哪一个,文学在保留和挖掘哲学性的同
时,越来越作为自身而存在,其结果只能是趣味性的丧失——它离普通而数目众多的大
众越来越远了。从文学史上看来,这似乎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过程。文学在诞生后很长
一段时间里本来就是少数人的专利,是一件普通人没有资格触碰的奢侈品。然而渐渐
的,世俗文学的这一分支萌芽、发展、日益壮大——旧时的王谢堂前燕,如今已飞入平
民百姓家——直到今天,以网络文学位代表的世俗文学已经完全沦为商业化的大众娱乐
工具,根本不再成其为文学,也就是说,世俗文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几乎脱离了文学的
母体。而真正的文学仍然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从一个分叉口分出的两条路走向两个
不同方向,距离越来越远,终将再无干系。
所以诗人都是疯子,书生百无一用,作家难以养家糊口,哲学像是瘟疫,惟恐避之不
及。
叔本华在比喻和寓言——如今看来,叔本华的比喻其实都是寓言——一章里连用两个寓
言回答这一悖论,无人欣赏的野花为什么要开?花开是因为它喜欢开,它高兴开。太阳
为什么每天都要不辞辛苦的升起?因为它是太阳,别人看不看得见,那是他们的事情。
在那本被我摈弃的《西方哲学十五讲》里,难得有一个词给我以震撼且颠覆的冲击,从
此也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即是“学以致知。”
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学以致知”似乎应该出现在“学以致用”之前。至少在中国是
如此。中学学历史,讲到明朝创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种种桎梏以钳制思想,导
致学术界万马齐喑。又固步自封,自认天朝上国,不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最后终至万
劫不复种种。提到顾炎武提出“学以致用”的思想,只觉得这简直是不言自明的,学不
用来致用,还用来致什么呢?中国怎么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呢?这简直已经不是冥顽不
灵,而根本就是天生脑残了。看到顽固派与洋务派的论战,只觉得完全不可理解——论
战些什么啊,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么,还有什么好说的?再后来,看到中国终于醒悟过
来,开始接受西学,学习自然科学,才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庆幸中国终于走上了正道。
如果我从小学的不是数理化,那就是世界末日到来了。
然而直到半年前,我才知道世界上原来还有“学以致知”这么一个词。
我完全没有反对中国在历史上所作的英明选择的意思,也完全不对这个以趋利为动力高
速运转的世界有任何指摘与不满。我只是惭愧于自己的无知,原来在这许多顺其自然、
无可置疑的公理背后,还隐藏着更多更多的可能性。
多的是目的,是好处,是高效与实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充塞天地与生俱来。人与世
界都竭尽全力的向前奔跑——可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一切以发展为中心,可是竟有人敢对发展提出质疑。
飞机最怕的是鸟,哪怕只是撞上一只苍蝇,都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悲剧。
高速向前的事物都是脆弱的,经不起一句简简单单的追问。
为什么?——一旦触及意义,现代化的高楼与机械忽然就变得像一堆玩具。一切疾走奔
忙都像是在原地打转。
很多时候我觉得我只是一只动物,只知道在草原上奔跑,却不知道为什么奔跑。是为了
捕捉猎物填饱肚子?填饱肚子是为了什么?为了有体力开始新的奔跑与追逐?
生命就在这样的奔跑与追逐中走向尽头。快乐只在享受猎物时偶尔闪现。是快乐吗?是
快感吧。
苏格拉底在死前学一支笛曲,有人问他:你就快要死了,学这曲子还有什么意义呢?苏
格拉底回答说:为了学会这首曲子。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