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如何注——读后之感
《宋诗选注》是我读过的第一本钱锺书先生的文学评论作品。读这本书的源头来自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一书中,关于这本作品由来的评论:
郑振铎先生是文研所的正所长,兼古典文学组组长。郑先生知道外文组已经人满,锺书挤不进了。他对我说:“默存回来,借调我们古典组,选注宋诗。” 锺书很委屈。他对于中国古典文学,不是科班出身。他在大学里学的是外国文学,教的是外国文学。他由清华大学调入文研所,也属外文组。放弃外国文学研究而选注宋诗,他并不愿意。不过他了解郑先生的用意,也赞许他的明智。锺书肯委屈,能忍耐,他就借调在古典文学组里,从此没能回外文组。
对于我而言,读这本书最大的乐趣,不在于“选”了哪些,而在于“如何选”和“如何注”;正如关于这本书的众多评价所言,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注”得旁引博证,钱锺书先生对各类作品的阅读力、记忆力,可以做到信手拈来又挥洒自如。这本书读毕,着实让人畅想倘若是有《全唐诗》、《全宋词》等作品被他选注,得是一桩多美的幸事。
关于“如何选”
不可否认,这本书的“选”有其时代背景,同样是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一书中提到的:
许多人认为《宋诗选注》的选目欠佳。锺书承认自己对选目并不称心:要选的未能选入,不必选的都选上了。其实,在选本里,自己偏爱的诗不免割爱;锺书认为不必选的,能选出来也不容易。有几首小诗,或反映民间疾苦,或写人民沦陷敌区的悲哀,自有价值,若未经选出,就埋没了。锺书选诗按照自己的标准,选目由他自定,例如他不选文天祥的《正气歌》,是很大胆的不选。
钱锺书先生在这本书后续港台版修订时,也提及:
这部选本不很好;由于种种缘因,我以为可选的诗往往不能选进去,而我以为不必选的诗倒选进去了。
纵然有不少遗憾,这本《宋诗选注》依然价值颇高。从浩瀚如海的诗作中,选出81位诗人的289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选”的过程,既要考虑所谓“代表性”,又要考虑偏好,几乎是一个时时刻刻在反复甄选的过程;选与不选,既是众口难调,更是“吃力不讨好”。特别是在自主挑选之外,还要被时代背景所裹挟,颇有些身不由己。如此一来,招致一些非议或批评,足以证明作者和这本书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道不是一件坏事。
“选”的过程往往是定规则、做决策的过程。在管理学上,我们通常习惯于先定原则、再做计划、过程控制、结果反馈,大致上是有一个PDCA循环。最会被关注到的是“过程控制”,很多管理上的初学者,最迷恋的也是各类控制方法和工具,很容易陷入方法和工具误区,即“为了做而做”,并为此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相较于过程控制和反复的“校正”,倒不如学一学钱先生,再选定标准上下功夫,把时间放在前面,以标准为尺度做衡量,避免陷入“改来改去”的控制误区。
关��“如何注”
根据学者王兆鹏统计,钱注宋诗直接征引过的宋诗总集有11种、宋代诗文别集169种、类书8种、宋人笔记45种、宋人诗话著作20种,方志2种。该学者在其文章《钱锺书《宋诗选注》的文献价值及文献疏失》中同时也提到了:
其中诸如“陶弼《邕州小集》、金君卿《金氏文集》、史尧弼《莲峰集》、员兴宗《九华集》、许及之《涉斋集》、赵汝𬭼《野谷诗稿》、陈元晋《渔墅类稿》、华岳《翠微南征录》、裘万顷《竹斋诗集》、罗与之《雪坡小稿》、吴元伦《兰皋集》、陈普《石堂先生遗集》、文珦《潜山集》、俞德邻《佩韦斋文集》和周南《山房后稿》等,老实说,笔者本人至今既未翻阅过,也很少见有人引用过。
此外,有学者沙叶新同样点评到:
为了说明宋诗的‘世态炎凉’和‘市价涨落’,钱先生仅在一则‘注’中便引证了《古今诗删》、屠隆的《鸿苞集》、陈子龙的《陈忠裕全集》、袁宏道的《瓶花斋集》、陶望龄的《歇庵集》、谭元春的《东坡诗选》、黄宗羲的《明文授读》以及明代的戏曲小说《荷花荡》、《鹦鹉洲》、《金瓶梅》甚至清末的《小说时报》等十几条资料,前仆后继,汹涌澎湃。
想起来去年岁末有幸再次拜访钱锺书故居,陈列的记录中提到,他在清华大学就读期间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一书中同样旁证到“这在锺书并不稀奇。他不爱活动。我在清华借读半年间,游遍了北京名胜。他在清华待了四年,连玉泉山、八大处都没去过。清华校庆日,全校游颐和园。钟书也游过颐和园,他也游过一次香山,别处都没去过。”
爱读书之人,自有其独到的乐趣。读书是要费不少功夫的,只是这种功夫很难以常人眼光、应试之论所能理解。书读到肚子里,能“倒”出来,这种功夫更是难得。做“注释”这种事,却很考验这种功夫的效用。这种感觉,就像是在大脑中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图书馆系统,在做“注释”时能够快速响应何时、何地、何处。哪怕有时候只是只言片语,却要遍寻出处,这样的经历绝迹不是片刻就能得来的。
读书的乐趣,大抵在于读书之内能够有所感触,也在于读书之外能够禁得起诱惑。在信息爆炸的年代里,能够容纳下读书的时间,而不是从其他信息流的30秒或1分钟内感受快感,更需要抵挡得住诱惑。上学时所学到的“慢工出细活”,工作后体会到的“浅尝辄止”,以及观察到周围人“急于求成、 不求甚解”的状态,让我对这种感觉有了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