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机翻】谜的现实性第42回“推理小说与阴谋论” | ryohei tomizuka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首次出版:“ジャーロ”78号)
2021年12月7日23:42
对象作品:
《致命尖端》
托马斯·品钦(新潮社)
《偏执狂合众国——用阴谋论解读《美国史》》
杰西·沃克(河出书房新社)
很少在公众面前露面的蒙面作家、美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品钦,不知为何有一本怪信没有在母语英语中发表,只有日语译本在流通。《PLAYBOY日本版》2002年1月号的特辑《苦恼的美国》中,与约翰·厄普代克、贾里德·戴蒙德等人一起,刊登了几个月前发生的《PLAYBOY日本版》封面上的金发美女。收录了品钦对“9.11”恐怖袭击的评论。几乎不接受采访的他在日本杂志上发表了关于“9·11”事件的唯一直接发言,这一消息当时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研究者们对他的可信度几乎都是在品钦的小说中这是一场虚实交织的激烈讨论(石割隆喜《品钦谈话》《托马斯·品钦现代作家指南》彩流社,219页)。
在报道中,他这样描述奥萨马·本·拉登。“在这次恐怖袭击事件中,人们认为本•拉登是幕后操纵者,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因为不这么做就不甘心才这么认为。我认为本•拉登是某个人的小丑。虽然我的想法总是偏执狂,但我认为有这种想法的人不止我一个。”在几乎没有公开照片,也是该特辑中唯一没有刊登照片的情况下,他表示:“无论怎么看,本·拉登都不像是在独自做什么事,给人的印象只是扮演着某种角色。甚至连在电视和报纸上出现的面孔都不知道是不是他的真实面孔。与其把本拉登看作一个人,不如把他看作一个象征。本拉登可能根本不存在。”除了这些让人看不出有几分是认真的幽默之处之外,从现在的视角来重读这篇报道时,有趣的是,可以看出当时的他对现在逐渐被遗忘的炭疽菌恐怖袭击是认真警惕的。这是露点吧。与围绕报道出处的骚动一样,内容本身也充满了与品钦的小说难以区分的偏执狂。
唐·德里罗的《坠落的人》(2007年)等描写9.11的小说陆续出版,21世纪前10年,品钦又写出了两篇长篇小说,在2011年5月本·拉登被击毙后,距离这篇报道已经过去了11年。2013年,他发表了长篇最新作品《bleeding edge》(以下简称《BE》),正面描写了围绕“9.11”的谜团与阴谋。在本文中,我想结合阴谋论和作家品钦自身的谜团这一视角,来讨论一下前不久出版的这部侦探小说。首先确认一下故事梗概。
以9.11恐怖袭击前后的2001年的纽约为舞台的本作品的主人公是犹太裔单身母亲玛奇辛·塔诺。她的工作是调查企业不正当会计的非公认不正当检查师,同时抚养两个儿子。她在享受与男人的自由关系的同时,也与前夫霍斯特纠缠不清,过着充满烦恼的日子。二〇〇一年春天的某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到她身边,委托她调查新兴IT企业“hash lingers”及其创始人盖布里尔·艾斯,故事由此拉开序幕。独自展开调查的她,在不断询问周围人士的过程中,逐渐怀疑艾斯在��公司所做的种种不正当行为与实际存在的阴谋论“蒙托克计划”以及大规模恐怖袭击有关。之后随着调查的深入,她走访的人一个接一个离奇死亡,终于发生了“9·11”恐怖袭击事件。麦基辛试图在艾斯的阴谋背后找出恐怖组织的影子,但最终没能掌握确切的证据,虽然惩罚了他一次,但真相仍停留在黑暗中…。
这样的展开,实在让人想用品钦式来形容。众所周知,在品钦的作品中,宏大阴谋的全貌并没有被完全解开。长篇小说《V.》(1963年)中的V的真实身份仍然不明,《拍卖49批》(1965年)中的邮政组织“特里斯特罗”,《性本恶》(09年)中的“金牙”等与黑暗组织相关的阴谋的全部揭开形象的戏剧性的解谜瞬间基本上不会到来。很明显,本作品的构成也沿袭了过去作品的这种倾向,围绕构成故事核心的哈希斯林格斯的谜团,始终是一个谜团。那么,大御所作家在76岁时完成的这部作品中,对阴谋的处理,是否可以断言不过是对过去作品的重烧呢?确实,也不是没有被认为是自我恶搞的部分。但与此同时,以“9.11”为界,阴谋论般的想象力所遭受的不可逆转的变化也刻画在这部作品中。
杰西·沃克在与品钦的最新作品同一年发表的《偏执的美利坚合众国——用阴谋论解读的《美国史》》中,重新用阴谋论的想象力来驱动建国以来美国历史上的各种事件。拿出来给他看。特别是在这本书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围绕本•拉登建立的基地组织的错误形象。当时,美国媒体将基地组织夸大为“高度中央集权化的组织”,用沃克的话说,就是早期的美国人误以为印第安人的零星攻击是精心策划的。被同样的阴谋论所困住。同时,这种印象也与“在詹姆斯·邦德电影和其翻版电影中看到的世界规模的网络”有重叠的要素。当初被认为是本·拉登藏身的洞穴被想象成“具有空调系统和水力发电机的宾馆”一样的空间,并附有附有“能够通行车辆的宽敞隧道和检测人员出入的热检测器”的图的“本拉登的山中要塞”,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看到这篇报道后,暗示可能存在很多这样的高级要塞。但是,当美军真正发现本·拉登的藏身之处时,发现那里只有几个简单的洞穴(376—337页)。
乍一看,这种误解似乎是右派的特征。但是,如果在某种程度上相信本文开头的报道,那么至少在“9·11”事件之后不久,品钦也被困在了对本·拉登背后蠢蠢欲动的势力的偏执狂中。另外,就像在作品中开玩笑提到的自助团体“总未诊断(genericandeagnode)詹姆斯·邦德综合症”的名字一样,这是一部明显借用邦德设定的作品。《BE》也可以理解为将与基地组织阴谋论类似的形象放在了中心位置。另外,该作品敏锐地触及了当时在左派中也盛行将恐怖袭击视为布什政府所为的阴谋论的事实。实际上,沃克在自己的著作的开头也提到,关于阴谋论的古典名著理查德·霍夫斯塔特的《美国政治的paranoid style》(1964年,未翻译)“当时的权力阶层将民粹主义(民粹主义)他认为这是阴谋的产物”,却只字未提,难道阴谋论只存在于与他的主要读者群——位于统治阶层的“有良知的人”对抗的“极右”等“少数派”活动中吗?对这样的论述进行批判的同时,强调包括左派在内的“事实上任何人都有陷入偏执狂式思考的可能性”(第1629页)。沃克认识到这一点的最大契机,应该是围绕“9·11”的阴谋论的盛行。同样,对于出道以来就一直写偏执狂的品钦来说,“9.11”也成为了一条巨大的断线。
例如,仁木稔直截了当地主张“阴谋论者就是侦探,阴谋论就是侦探小说”。根据她的说法,阴谋论是“快速发现捕食者和食物所必需的能力”,也是“人类最本质的认知功能”,即“从嘈杂的环境中找出信息之间的规律和关联性”的“模式识别能力”。他说。她还提到了沃克所强调的阴谋论与民粹主义的契合之处,她认为互联网是最适合不那么不切实际的想法在“同伴之间互相支持的过程中变得极端”的集体化现象的环境。《文字构筑的宏大情节/阴谋》,《现代思想》2011年5月号。在“9·11”事件发生的2001年,网络环境已经足以让阴谋论更加激进和扩散。当时围绕恐怖主义的各种阴谋论横行霸道,按照这个论点换句话说,可以重新理解为侦探(小说)的增殖。想必品钦在某种程度上也有这样的认识。换句话说,对他来说,经历了“9.11”和互联网的世界,其本身似乎就是阴谋论≈侦探小说化的产物。如果这一推测正确,那么品钦在《拍卖第49号的呐喊》之后过了四十多年,在前作《性本恶》和《BE》中连续两部作品明确采用侦探小说这一体裁,恐怕也绝非偶然。
不过,这种预测本身并不新颖。实际上,《BE》的几篇书评已经将其视为对“品钦化的现实/世界”的回应。那么,在某种意义上追赶品钦想象力的网络和新的阴谋论的兴起,他是如何在侦探小说的范畴内再次具体地落实到作品里的呢?首先可以指出的是,登场人物的存在反映了谁都有可能成为偏执狂—侦探的状况。在这部作品中,除了马克辛以外,以反体制左翼博客作者马奇为中心,纪录片影像作家雷奇和流行文化研究者海蒂等角色也围绕着冰淇淋展开了阴谋论式的推理。打开。但是,在这部以解谜和凶手不存在为特征的悬疑推理作品中,当然不可能把各人物妄想的联系集中到一个真实上。而且,过度扩散几乎成为理所当然的偏执狂,就像随着急速扩散而作为代价减弱的病毒一样,似乎连牵引整部作品的强度都没有了。
回顾过去,在故事的开头,当提出委托的雷奇试图了解贪污事件背后的邪恶阴谋时,牧辛已经对他的疑惑做出了这样的否定。“你说话太偏执狂了吧?”“我的话没问题。偏执狂就像厨房里的大蒜一样,有多少都不愁”(第22页)。在这里,“偏执狂”被比喻为大蒜,只要一次不吃太多,就能带来食欲和消除疲劳的效果。把阴谋论重新理解为只要遵守剂量反而有益的东西,这个故事的视角是什么呢?作品中本拉登的名字是OBL和W TC(世界贸易中心)的名称被冒名夸大,在万圣节的化装场面中只出现过一次,反映了面对模仿自己的世界,年事已高的作家的新姿态。有这样的感觉。
想到这里,一个有趣的存在浮出水面,那就是私立鼻探。他也陷入了围绕希特勒散发出的气味的偏执狂。但另一方面,他又凭借惊人的嗅觉,嗅出了“按时间顺序”的气味,“能嗅出事情的来龙去脉”。作品中并没有显示真希拥有这个能力。但是,如果仔细追踪她的行动,就会发现一些有关嗅觉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记述。例如,乘坐席德的汽艇经过坍塌前的世界贸易中心附近后,她闻到了“像溪谷一样陡峭,不知为何还发光的垃圾堆”的强烈恶臭(241页)。自早期短篇《罗兰·兰德》以来,品钦反复提及的垃圾恶臭弥漫的不祥预感,强烈地让人意识到美国不断排除和否认的不利存在的气息。此外,在恐怖袭击后的曼哈顿,她被“死亡和焦灼的刺鼻化学气味,这个城市的人从来没有闻到过的气味”所袭击(468页)。从这些描写中,她嗅到了被冠以“偏执狂”之名的纽约的异变,不知道她是不是又一个私立鼻探呢?
要想分辨城市的编年史,最重要的是用脚在现实中走在大街上,像犹太裔的“爱管闲事的阿姨”一样,实际见到家人和朋友,并照顾他们。故事的后半部分,虽然被乌托邦式的网络虚拟空间“deep archer”所吸引,但真希始终在活生生的现实中立足。虽然有些唐突,但我觉得她的这种态度和2001年就和她一样住在上西区,把孩子送进小学的作者品钦是一致的。实际上,他一直被认为是可以与j.d.萨林格等人相提并论的隐士作家,从那时起,他已经多次出现在媒体上。1999年,他在儿子学校的会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自己带领孩子郊游的随笔,在经历恐怖袭击后的2002年,他发表了文章开头所介绍的谈话,之后在2004年,他又两次扮演自己的角色,虽然用纸袋遮住了头。甚至还出演了动画片《辛普森一家》。根据负责谈话翻译和构成的大野和基的叙述,品钦之所以接受他的独家采访,是因为他的女儿和品钦的儿子恰好是同级生,在现实生活中有联系。同样,品钦出演《辛普森一家》的理由也是因为他的儿子是该节目的粉丝。
确实,品钦这种怜惜孩子的态度,或许只是平庸而已。但是,对于这个时期的乒乓球队来说,对下一代的关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2003年,他为经典的反乌托邦小说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1949年)新添了一篇序文,原稿在最后提到了奥威尔和他养子的关系,并叙述了故事主人公温斯顿的故事。指出年龄和他的养子差不多,从中读出了奥威尔给下一代的信息。反过来说,《BE》的结局又如何呢?目送孩子们转身离去的母亲makiesen的眼神,并不是害怕邪恶阴谋的侦探的眼神,而是《V.》的关键——Keep cool but让人感受到体现care的延太的温柔。这个马克辛的眼神,恐怕和品钦那奇妙朴素、传记性的奥威尔读解,在某处也有共鸣吧。
正如石割所主张的那样,迄今为止,品钦小说中的侦探,总是被描写成与视觉联系在一起的“看的人”(《侦探与电灯泡——‘看’的变态》《托马斯·品钦》)。但是,依靠视觉的侦探,常常会被偏执狂所吞噬。本片中的康克林和马奇也被希特勒的合成照片和与恐怖主义有关的影像所欺骗,加深了自己的偏执狂。沃克在书的结尾也提到,许多阴谋论者在“9.11”恐怖袭击的现场照片中,从大楼升起的烟雾中发现了恶魔的面孔。本作品中几乎看不到对“9.11”恐怖事件本身的描写,恐怕也与这种认识有关。
确实,对于必须有特别的蒜香才满足的往年的粉丝们来说,本作品虽然容易读懂,但可能是不够吃的一本。但是,对品钦本人来说,不应该被过度的偏执狂所束缚,作为脚踏实地的生活者目送下一代,才是对模仿自己创作的世界最真实的回应。《BE》将侦探重新定位为“嗅闻者”,将偏执狂转变为适量的大蒜。比起阴谋的宏大,在经历大规模恐怖袭击的纽约,一个为恢复充满关怀的日常而奋斗的女人。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试图生动地描写性的坚实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