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体成为自我的过程,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
作者Kate Kirkpatrick在《成为波伏瓦》的后记中写道:“成就一本书需要一整个村庄”。从本书的体量、客观性和严谨度中都可以看出为了成书,作者作了海量阅读,引用了大量文献、信件、波伏瓦和萨特作品原著内容等,尽力为读者展现一位传奇女性的真实人生。书中体现的(不仅是波伏瓦,也是每个人的)复杂性,让读者可以更加客观地、从一个全景角度去一睹那个时代以波伏瓦和萨特为中心的知识分子圈层生活以及他们在哲学、政治上的追求和探索,也把一个复杂而真实的波伏瓦置于其中。读完本书感受更深的是生活本身也是一个不确定的、探索的过程,正如波伏瓦表达的真实生活和文学作品的区别:小说不像自传那样能够表现出生活的偶然性。小说被雕琢成一个艺术的整体;而人生在世,风云变幻,没有任何规律可言。
读完《成为波伏瓦》,我可以列举出它的许多优点:章节主题鲜明、时间线索完整、语言客观流畅...但最好的一点还是作者没有把波伏瓦与萨特及其他恋人、朋友的关系作为重点或线索,而是娓娓道来她的成长历程、文学及哲学成就、成长探索的过程,并将这些关系客观又自然地穿插于其中,让读者看到How those relationships shaped/stimulated/inspired Beauvior in becoming herself. 在传奇女性传记中,我读到过很多作者臆断或想象的描述其生活、情感的内容。在我还没有较为成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精神以前(虽然现在也不咋地),我会隐约觉得不太对劲但仍然因为猎奇而读得津津有味。现在想来在20岁左右读过的关于林徽因、张爱玲、三毛这些杰出女性的传记大多数是作者对其感情轶事的捕风捉影,那时的自己却被这些内容影响了社会观和情感观(此刻真想双手捂脸)。
作者在前言中写道:“去了解另一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其实能够让我们对自己的时代和价值观有更多的认识”。这本书也做到了:通过读一本客观详实的传记,让我们更加清晰地梳理对自我的认知。对于存在主义和女性主义的一些观点,在日常的生活体验和思索中其实都隐约地出现过。只是那时我会怀疑is this just for me or for everyone?读书过程中,这些以往在思考中出现的碎片会与理论产生重叠,进一步印证/修正/激发我自己的想法,提升到一个可以清晰地name it的高度,这种阅读体验对我来说是一种特别实际又高质量的奖赏。比如,作者写道波伏瓦在《皮洛士与息涅阿斯》中讨论“爱与奉献”的问题时说:“每个人都想要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寄托。大部分人,尤其是女性,是在为他人奉献、为他人活着中找到了寄托...但是通过奉献来合理化一个人的存在的做法是有问题的。首先,如果你所有的快乐都建立在对方是否接受一个他不怎么想要的东西上时,你为之奉献的对象很可能会厌烦你。而且,如果我们用奉献去限制他人的自由、违背他人的意愿,那我们对他人的奉献就有可能变成一种暴政式的绑架。”波伏瓦希望读者看完她的作品后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行动塑造了生活里他者的世界,塑造了他们所能行动的境况(P.208)
在我过去一年不断反思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pros and cons时,想到以往自己对所谓“奉献和自我牺牲”的态度。现在看来当时的“奉献”和奉献后心态真的是困��重要他人和自我的双重枷锁。身边的女性长辈们受传统意识的影响,自身实践着同时也不断教育下一辈女性要奉献、去牺牲、去利他,把自我价值与奉献绑定。但是大家在争相比拼奉献时,没有能做到“任劳任怨”,大多数人可能任劳,但是不任怨。奉献后想要获取的东西一旦得不到,就会发出无休止的怨言,事情过去了也会翻旧账。“被奉献者”也许会处于对奉献和怨言都不想要,但又害怕陷入道德指责,最后进入循环内耗当中。以前的我自己一边内耗一边又迫使自己遵循奉献原则,仿佛同时成为了一个加害者和被害者。很多的所谓付出的爱,其实只是期待被爱,一旦付出后没有得到就会有强烈的被辜负感。明白了这个逻辑以后,我会在给予前和自己约定,不要妨碍别人、不要期待任何回馈、允许一切发生,我所有做出的“奉献”都要以其本身作为我纯粹的快乐而心甘情愿地付出为前提和原则。如果违背这个原则,这个“奉献”行为就不要发生。
因为开学以后太忙,这本书陆陆续续读了一个多月才读完。在这一个多月时间里,我感觉自己大部分时间在和波伏瓦的思想共处,作者成功地让我看到了波伏瓦作为一个有天赋的、勤奋的、勇敢的、情感充沛的、富有同情心同理心、有力量、有思想、有成就感的真实的独立女性的生活是怎样的,而不只是被打上和萨特的开放式关系这一个标签的波伏瓦是怎样的。作者写道:“不管再怎么好地去记录一个人的一生,生活的记录也永远不能等同于生活本身...即便如此,我仍试着去展现一个完整的波伏瓦:她的踌躇满志与自我怀疑,她的意气风发与万念俱灰、她的求知若渴与恣情纵欲。”怀揣不同目的的人想要从波伏瓦身上找到自己想要印证的那部分她,还是那句话,我们自己如何,看到的世界便如何;所以,多读书吧,让我们逐渐地视野开阔,思想深邃,摒弃狭隘和偏见,慢慢成长为一个deep thinker。
感谢波伏瓦带给世界的文学作品和哲思,以及她对思考的态度:“她选择了一生坚持思考和写作,因为她珍惜自己的思想,也坚信自己能够一直思考下去。”当然也要感谢她带给我们的女性主义的思考。想起一个豆友的post中的那句:“祝你们无论在大众文化中,还是在亲密关系里,不被物化、矮化、附庸化,能够得到真正平等的爱与尊重。当然,如果你们不需要的话,也祝你们可以摆脱爱情的桎梏,得到更广阔的自由。”在成为男人和女人之前,首先,我们是一个人。所以,不论是女性还是男性,祝我们不被裹挟,不受偏见所困,自由独立,明朗开阔。
Sentences highlighted:
追求一个“独立与爱情”并存的未来;
用哲学指导生活,自由地过一生;
由内而外对自我的审视,从外向内对自我的观察;
忠于自己,且成为自己;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生命被真正的看到,不仅因为这是一个生命,而且因为这是她自己的生命;
生命中没有那种一切都和解的瞬间;
女性没有获得自由似乎只有两个可能的原因:要么是因为她们受到压迫,要么是因为她们选择不自由;
女人不是一个固定的现实,而是一个成为的过程,当一个人考虑超越时,这就是一种有意识的、变化的、自由的存在,就没法结束;
不要做德·波伏瓦小姐,要做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