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的背后,也许是在邀请你开启一种语言游戏。
读完以后联想到很早以前干过的一件事,就用它来试图快速地和大家解释沟通游戏这个概念。艾瑞克 伯恩把对话中对话者的角色分为(父母)、(成人)和(儿童)。对话者会在对话过程中随时切换角色,玩各种各样的游戏。通过角色的交换和不同种类的游戏来维持这种沟通的形式。
这个模型让我想起很早很早以前,我发过要捐钱保护野生动物的话题(成人在阐述观点)。有人留言说“圣母”,为什么不先保护人类?(对方的父母角色出现,玩游戏“看看你做了什么”)。我是个教堂狂,所以我觉得“圣母”这么优美的名字能给我,说实话我还觉得挺开心的,竟然有人能觉得我是基督他妈了(儿童出现)。然后在这个游戏里我继续与他对战,就是要保护动物。然后对方继续叫我圣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停下,他不能改变规则,我也不能改变游戏规则。哪怕我也很在乎人类,但是为了让有被继续称为圣母的机会就不能改变想法。
不能告诉他我的儿童角色其实挺享受被他叫做圣母的。对方的儿童角色应该也觉得他真实地捍卫了他的观点,他在为人类而战。
然后我们将这个游戏玩了一段时间。我觉得我自己可真是个大好人,无敌圣母在对战邪恶力量。对方大概也觉得对面坐了个智障,自己火眼金睛能洞悉世间的真实性。
现在再回头想想这个语言游戏里,我们确实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
所以最近网络上总是出现一些不够温和的言论,也许也是语言游戏的一种形式。这样想想就不至于太过生气,对方这样表达的背后,也许是在邀请你开启一种语言游戏,说不定就是“妈妈/爸爸来打我屁股”游戏。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