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象的退却》,一窥古代自然环境的历史变迁
古代九州之一的豫州,从字面上来看是个很有意思的州。《说文解字》有云:“豫,象之大者,从象,予声。”
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的郭沫若认为:“古豫州之野必有国名豫者,故周末儒者造拟九州,即因豫以为之名。”由此可知,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省全境,在古代便曾以产象而声名遐迩。
安阳殷墟曾发掘出大量象牙制品与大象尸骨。远在4000多年前,中原一带还是气候温润,林草茂密的洞天福地,当时的河南省就曾有野象出没。自西周起,大象的活动范围已经从中原(包括黄河中下游一带)往南迁徙到了江淮流域。
《孟子·滕文公下》说周公“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西周时,大象已在中原销声匿迹。自此,西周以后再无关于中原腹地有大象出没的史料记载。
英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剑桥大学博士伊懋可所著的《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一书系统阐述了在中国古代所发生的长达四千多年的自然社会历史故事。但由于早期史料的匮乏,是以本书中作者将重点倾向于帝制晚期。
书中包括“模式”、“特例”与“观念”三部分。在揭示总体图景,界定时空范围后,通过对浙江嘉兴、贵州苗族原居地、河北遵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的研究,以及大象南撤、森林破坏、战争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水利系统建设和维持等问题,反映了中国自然环境、历史地理层面的长时段变迁,将三个不同区域的环境史一一加以总结概括,淋漓尽致地从情感 、知识 、思想、信条、文化等层面,让读者更为深入了解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历史环境变迁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对于醉心于研究中国古代典籍的伊懋可来说,《大象的退却》一书的写作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超以象外 ,得其环中”、“羚羊挂角 ,无迹可求 ”、这些格言警句无不体现出作者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同理可证,治“大史”也是同样的道理。要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献中写出一部上下四千年的中国环境通史的难度可想而知。本书以环境为主题,结合相关史料,将聚焦点对准浙江嘉兴、贵州苗族原居地与河北遵化三个最具研究价值的典型区域,为读者描绘出了一幅中国环境史的真实画卷。
在漫长的数千年历史上,在大象一再退却的历史表象下反映出的是人象之间的“长期战争”。 社会发展依旧面临着数千年来不可持续的瓶颈,偏偏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环境保���的认知与实际行动却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于是乎,我们可以看到,在对于环境变迁原因的总结归纳上,伊懋可的态度是:“我怀疑,正是小单位的主动精神(反映了某种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几乎不受限制的任意组合的结合(要么以行政、要么以商业为基础),从而引起了对环境的彻底开发,这在现代世界中是独树一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