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存在主义与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文首发于《高校科幻》。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是美国作家丹尼尔.凯斯所创作的小说。在1959年,以中篇小说形式发表的《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获得了“雨果奖”。1966年,该小说又以长篇形式获得了“星云奖”。这部小说可谓经典的人文主义科幻。 这部小说的技术内核为以手术的形式提高智商。这项技术必然会对社会伦理产生冲击。但小说并没有围绕着伦理去展开,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描绘主人公的自我认知和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小说的其中一个主题,就是存在与爱。 在探讨这部小说之前,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人要如何才能获得爱,莫非要美貌出众,要聪慧过人,才值得被爱?显然从理论和应然层面来讲,这并无必要。但每个人获得爱的机会,却会因为个人条件的差异而不均等。当一个人的外在条件发生改变,获得爱的可能性也会发生改变。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就讲述了一个与爱相关的故事。查理.高登是一个智力低于大众平均水平的男青年,尽管他因智力问题遭到父母的冷眼,但他心性乐观,在面包店打工,过着充实而快乐的生活。偶然的机会,他获得了一个通过科学手段提高智力的机会。他与一只名叫阿尔吉侬的实验鼠都通过手术,成功提高了智力,改变了生命的轨迹。他逐渐拥有了以前无法想象的社会地位以及爱情,但也发现了他身边存在着自己以前无法理解的欺骗,光明与暗影相互交错。他亦不知科技给的馈赠,又会被无情收回。他与阿尔吉侬,并没有长久地留住科技赠予的礼物,而是面临着手术失败,逐渐失去智能的结局。在生命最后的阶段,查理开始回忆自己的人生历程,思考关于爱以及自身的价值的问题。 按照某种“幸福人生”的标准,查理是不幸的,不能颐养天年,不能拥有浪漫爱情,事业短暂辉煌之后却英年早逝。 但这些“标准”,又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默认一个“幸福”的人,应该有不低于平均值的智商,应该有辉煌事业,应该聪慧而不被欺骗,应该拥有甜美的爱情,应该颐养天年?但在生活中,我们时常发现,很少有人能“完整”地拥有这一切,当一个人缺失了这些标准中的一项或者两项,便会被认定为“不幸”。这种认定影响自我价值感,会想要把“缺失”的部分补全,或者自我厌弃为一个“不完整的人”。 法国当代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写道:一件工艺品——例如一本书或者一把裁纸刀,它是对此有一个概念的匠人制造的。它是一组概念、公式的集合。我们可以说它是“制造先于存在”的。按照无神论的观点,假设人非神所创造,那么人是先存在,而非基于某种定义所创造的。 那么,人又怎能去定义其他人的人生是否“完整”? 在《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中,作者也以查理的视角思考了存在主义。查理在提高智商后获得了短暂的辉煌,他赢得了财富、地位和人们的尊敬,以及爱情。在这之前,他在面包店领着微薄的薪水,少年时因为无法理解人情世故,表白女同学失败后又受到霸凌。对比之下,查理不禁感叹,以前的自己,难道就不值得爱,不值得尊敬? 既然人的存在先于本质,查理本身的存在即值得被尊敬和被爱,那么就不该以��标准”去否定以前的查理。这是一种基于存在主义的爱,一种自我接纳和疗愈。命运亏欠查理的一切,被查理自己以存在主义思考的形式弥补。但查理并非在思考后才获得主体性,在他手术之前,他就已经拥有了先验的主体性,只是思考之后才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查理在逐渐失去智力的时候,依然怀着对世界的爱,试图与时间赛跑,赶在自己的意识彻底消失之前,为世界多留下一点科学成果,提高以后智力增强手术的成功率,帮助更多人。这是他在认识到自己主体性后,做出的选择。也是他在接纳自我后,献给世界的爱。 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作者写道:人就是人,这不仅说他是自己想成为的那样——是他(从无到有)从不存在后愿意成为的那样。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什么都不是。在《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中,查理便是如此,他主观性地选择了成为一个充满爱的人,爱着世界,爱着人们。 在生命的力量逐渐散去时,查理断断续续的意识里,仍然不忘记挂着与他有过牵绊的人们,以及和他命运相连却已经死去的小鼠阿尔吉侬。 “我要去的地方我将会有很多的朋友。” “还有,如果你有机会请放一些花在后院的阿尔吉侬的坟上。